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0

一师求学

正当泽东处于徘徊状态,这时,湖南省第四师范学校发出一则招生广告,说学校不收学费,膳宿费也很低,毕业后即可担任教师。泽东对此很感兴趣,毅然报考,1913年春入学。第二年,第四师范合并到第一师范,泽东编入第八班。

一师在长沙南门外妙高峰下,面对着静静北流的湘江,东靠粤汉铁路,江西岸是郁郁葱葱的岳麓山,环境优美,呼啸而过的火车声,又带来现代社会的气息。

在一师,有一批学识渊博,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的老师,诸如杨昌济、徐特立、方维夏、王季范、黎锦熙等;在此,泽东也结识了蔡和森、张昆弟、陈章甫、罗学瓒、周世钊、李维汉、萧子升、萧子械等一大批意气风发的学生,连前清秀才,比泽东大十七岁的何叔衡也成为他的学友。

孟子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其体腹,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在一师,泽东关心国家大事,探求真理本原。同学们都说他“身无分文,心忧天下。”1915年1月,日本以赞助袁世凯称帝为诱饵,迫其签订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日本五月七日发出最后通牒,袁世凯5月9日复电基本接受。消息传出,举国愤慨。一师学生将袁卖国条约的言论,编印成册,题名为《明耻篇》,泽东读罢,义愤填膺,在封面上题誓四句:“五月七日,民国奇耻,何以报仇?在我学子!”

这时,泽东的好友易水畦因病去世,五月二十三日,学友会为其举行追悼会,毛满怀悲痛,为其写了一首挽诗:“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列嶂青且蒨,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荡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诗中,泽东表达了对民族危艰的沉重忧虑和雪耻救亡的赤子抱负。

由于受鸦片烟的毒害,中国国民的体质极弱,竟被西方列强视为“东亚病夫”。

因而,在一师,泽东除努力求知外,还特别注重锻炼身体。一九一七年四月一日,泽东有一篇《体育之研究》登在《新青年》上。他认为,身体是知识和道德的载体,在中学和中学以上,应该实行德、智、体“三育并重”;针对重文轻武的颓风,他提出一个“欲文明其精神,先自野蛮其体魄”的口号。

为此,泽东与一些志同道合者提出了一些自觉锻炼的项目,有日光浴、风浴、雨浴、冷水浴、游泳、登山、露宿、长途跋涉以及体操和拳术等。

所谓冷水浴,即一年四季,均用冷水洗脸,洗澡,浴足,寒冬腊月也不例外,这除了锻炼自己的体魄外,亦可锻炼自己坚韧不拔的意志,以担负未来之重任。

至于游泳,一师学校面对的即是清澈碧绿的湘江。泽东在其一首诗中说:“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每天黄昏,他都与同学们下江洗浴游泳,中流击水,当作一大乐事。

还有风浴,雨浴。有一次,在一个狂风大作、电闪雷鸣、暴雨倾盆的夜晚,泽东独自一人一鼓作气登上了岳麓山,然后又从山顶快速跑下来,来到山下蔡和森家中,浑身湿淋淋的,就像从水中捞出来的一样。蔡母和蔡妹和畅问他是怎么回事,他用手抹掉脸上的雨水笑着说:“我冒着风雨上了一趟岳麓山,是为了体验《尚书·舜典》中‘纳于大麓,烈风雷雨弗迷’的情趣。” mB9vJmErYOArVOBnmk/Ehlm7DIje2cUPens74qe4FtUNBrfoPxJWEDUozZo37lv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