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章
阿尔卑斯要塞

名囚从萨克森豪森集中营和布痕瓦尔德撤离的同时,身在柏林的阿道夫·希特勒在阴暗的总理府地堡中发着脾气。他的“三千年帝国”将迎来最后大对决,但即便军队战败,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仍在歇斯底里地下达命令。

希特勒更为狂热的追随者也处于密闭空间,因而同样妄想多疑;但他那些不太忠诚的军官正悄悄进行自我营救计划。党卫队编制内无所不能的禁卫军(Praetorian Guard)是元首身边叛徒最多的一支军队,他们担忧自己的未来,开始设计计划,有时自相残杀,会对夹在中间的名囚造成严重影响。

党卫队帝国长官、大屠杀总计划的倡导者海因里希·希姆莱(Heinrich Himmler)是最背信弃义的计划人。他深信自己能取代希特勒成为元首,商讨和平条款,让新德国加入美英阵营,一同对战苏联。从1944年3月开始,他就通过中立国向盟军示好;首先让富兰克林·罗斯福和温斯顿·丘吉尔知道他已经准备好推翻希特勒。战争形势似乎无力回天后,希姆莱开始私下释放自己管辖集中营中的一批批囚犯;这种行为激起了属下的怀疑,希特勒发现时也非常愤怒。然而,希姆莱用示好姿态讨好英美的如意算盘落空了。

希姆莱两个最高级的副手更加现实,但筹备的计划却与之南辕北辙。几周以来,柏林的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二级上将恩斯特·卡尔滕布鲁纳(SS-Obergruppenführer Ernst Kaltenbrunner)和意大利的党卫队全国副总指挥兼武装党卫军二级上将卡尔·沃尔夫(SS-Obergruppenführer Karl Wolff),两人内心挣扎,到底怎样结束战争才对德国意义最大?两人计划的重中之重是防守纳粹中心地带奥地利和巴伐利亚州(Bavaria)。山脉绵延的阿尔卑斯提洛尔地区(Alpine Tyrol region),跨越奥地利、意大利边境的阿尔卑斯山要塞(Alpenfestung)由设防严密的山区基地网组成,是最后方案的备选地址之一。

卡尔滕布鲁纳和沃尔夫曾是朋友,而后相互敌对,一度恶化到公然挑衅的地步。作为头目众多的帝国中央保安总局领导之一,卡尔滕布鲁纳身材魁梧、脸带疤痕,单看外表甚至能震慑住希姆莱,可谓第三帝国权力最大的军官之一。中央保安总局接纳了盖世太保、刑事警察(Kripo)和情报安全处,组成了纳粹德国绝对极权统治网络。

与卡尔滕布鲁纳截然不同,卡尔·沃尔夫迷人且帅气,带着洒脱的气质。他的人格魅力能俘获所有人,希姆莱和希特勒也不例外(这一点令卡尔滕布鲁纳特别烦恼)。沃尔夫以前从事公关工作,是个技艺高超的接线员,而且不知为何,似乎对野蛮的纳粹主义很冷漠。他曾是党卫队体系的三把手,成为希特勒总部希姆莱的得意副手,但是他“失宠”了。1945年4月他被派往意大利,做意大利德国党卫队的全权指挥,还加了个浮夸的头衔:最高党卫队分区区队长。

总的来说,两人在党卫队体系中地位相差无几,但是影响力不对等。卡尔滕布鲁纳总部设在柏林的普林茨阿尔布切街(Prinz Albrecht Strasse),就位于希特勒总理府转角处,离希姆莱司令部,即度假城市霍亨里亨(Hohenlychen)也不远。卡尔滕布鲁纳几乎每天下午都会在希特勒的地堡中,将位置优势利用到极致,以期摧毁在意大利与世隔绝的对手之地位。

1945年4月,盟军军队已经控制了意大利大半部分,只有伦巴第(Lombardy)、威尼托(Veneto)平原和提洛尔南部山地才能作为保护纳粹巴伐利亚州和奥地利中心地带的最后缓冲区。卡尔滕布鲁纳坚定地认为,两个地方都能够经得起意大利盟军的攻击,但前提是德国军方要坚定信念。他固执地认为,最后的抵抗战役可以在阿尔卑斯要塞这一天然屏障中获胜。

3月15日,卡尔滕布鲁纳和他的属下党卫军二级突击队大队长——意大利和匈牙利情报局局长威廉·霍丁(Wilhelm Höttl)——一起商讨此事。卡尔滕布鲁纳对阿尔卑斯要塞计划的可行性很有信心。赫赫有名的党卫队突击队队长奥托·斯科尔兹内(SS commando leader Otto Skorzeny)被任命协助防御任务。他是希特勒跟前的红人,协助领导1943年空袭计划,成功从山顶监狱中营救出墨索里尼。卡尔滕布鲁纳希望能够利用好他的资源、名声和震慑力,在阿尔卑斯要塞中继续纳粹的反抗,引诱盟军谈和。斯科尔兹内和希姆莱一样,也曾认为盟军愿意接纳新任领导人之下的改革德国,一起建立反布尔什维克联盟。

但即便身为管辖领地与阿尔卑斯要塞地区部分重合地的军官,沃尔夫对成功完成最后抵抗和打赢战争也不抱任何幻想。他与希姆莱的观点越来越趋同。沃尔夫知道德国已经战败了,不可能成功获得最后抵抗的胜利。意大利已经沦陷,更好的选择是尽快撤出德国军队,同时与盟军敲定并签署和平条款。沃尔夫已经准备和军队一起投降,终止战争。

自3月初,沃尔夫就在中立国瑞士与负责美国情报的长官艾伦·杜勒斯(Allen Dulles)谈话,并偷偷地向敌军靠拢。杜勒斯是罗斯福总统在伯尔尼的私人密使,也是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前身战略情报局(OSS)的局长。沃尔夫已经两次偷渡边境,秘密与杜勒斯交谈。虽然交谈过后,沃尔夫会把偷渡行为描绘成无私的举动,称其目的是终止大型杀戮;但实际上,他的宏伟战略只是为了自保,为了在德国战败后给自己寻个好出路。

沃尔夫说服了意大利战区空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Luftwaffe Field Marshal Albert Kesselring),让他接受了私通行为背后的逻辑。对于沃尔夫的秘密对话,凯塞林的态度模棱两可,表示默许。凯塞林3月被调离至西部前线之时,行动陷入了危机,但替代凯塞林的海因里希·冯·维廷霍夫上校(Colonel General Heinrich von Vietinghoff)发出了试探性讯号,表示同意沃尔夫的观点,认为已不值得在意大利继续耗下去。为了与在意大利的盟军讲和,沃尔夫、维廷霍夫和几位高级德国官员设计了一场阴谋。

为了不让背叛的消息走漏风声,传到柏林和元首耳中,他们格外谨慎。但在卡尔滕布鲁纳巨大的盖世太保和SD间谍网络之下,沃尔夫的阴谋显得脆弱不堪,所以他的敌人卡尔滕布鲁纳很快发现了反叛计划。卡尔滕布鲁纳非常愤怒,因为他自己向瑞士盟军示好的尝试被坚决地拒绝了。杜勒斯拒绝了卡尔滕布鲁纳的示好,因为他不能像沃尔夫一样在打仗的时候撤出大量的党卫队和国防军。所以,卡尔滕布鲁纳和柏林军队中更疯狂的人就将希望寄托在阿尔卑斯要塞上。

实际上,规模如此庞大的国防系统对于任何国家来说,工程量都是巨大的,让已经奄奄一息的德国建成要塞的希望更加渺茫。但无论如何,工程本身就是极为有利的宣传武器。单单在幅员辽阔、山脉道路狭窄蜿蜒的阿尔卑斯地区建立防御工事的概念,就会在战争最后几个星期逼迫盟军完全改变战略部署。

早在1944年5月,希姆莱就提出此意。但直到同年9月,军队才派遣工程队进行可行性研究。日子一天天过去了,却没有任何一份建造或人员配备的具体计划。一开始,华盛顿和伦敦方面都未严肃对待。但是1944年8月两件事的进展激起了双方对神秘的阿尔卑斯堡垒的兴趣。

一份发往华盛顿的机密美国情报急件报告了阿尔卑斯山中巨大的防御工事,其中建有地下工厂、武器和军需仓库、秘密机场等。急件还怀疑称,1945年春天的军事大溃败后,德国在这里还能再坚持6到8个月。没有任何一位美国指挥官愿意在如此强大的防御工事上造成不可避免的大量死伤。但如果这最后的堡垒不被攻克,纳粹则会继续苟延残喘两年,可能在德国造成大范围的游击战。

做出如此令人担忧的评估后,美国战略情报局研究分析处(the OSS Research and Analysis Branch)研究了德国南部建造防御工事的潜力,其中考虑到党卫队的狂热心态,并指出巴伐利亚州一直是国家社会主义的发源地;而且,不仅是希特勒,许多纳粹领导人也表现出对于南部山脉近乎神秘的向往。

实际上,所有给美国军方规划人员造成影响、令人担忧的信息细节,都来自党卫队保安局的虚假信息传播。许多有关阿尔卑斯要塞的信息都是由位于奥地利城市布雷根茨(Bregenz)的保安局局长汉斯·冈塔尔德(Hans Gontard)发出。他截获OSS的报告时,对欺骗美国人的容易程度惊奇不已,并给实际掌权提洛尔–福拉尔贝格大区(Tyrol-Vorarlberg)的弗兰茨·霍费尔(Franz Hofer)长官看了一份副本,长官很快利用起盟军的恐惧。在他看来,恐惧心理是阿尔卑斯要塞能够行之有效的证据,所以应当建立要塞。11月,霍费尔向纳粹党务中心领导人兼希特勒私人秘书马丁·鲍曼(Martin Bormann)发了一份备忘录,建议实施工程。霍费尔提出调遣大量机械、军备、设备与人员,还建议选3万名盟军战俘作为人肉防线。

接下来的几个月,这份备忘录默默无闻,但最终被约瑟夫·戈培尔(Joseph Goebbels)看到,他也意识到阿尔卑斯要塞的宣传价值,决定好好利用美国人心中的“要塞歇斯底里症”。而且,想要达到目的,只需严禁任何德国报纸或出版物提及此地。禁言的消息肯定能传达到盟军情报部门,让他们相信建立工事的消息的确属实。

戈培尔提议后,鲍曼将霍费尔的备忘录呈递元首。希特勒下令马上开始建造防御工事,希望能恐吓盟军做出政治让步。有了希特勒本人的背书,纳粹政党中对立的几股势力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议,他们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以自己的方式利用敌人的担忧心理。

1月份,戈培尔设立了宣传部门,专门负责编造有关防御工事建造的虚假消息。结果大获成功。一开始,美国《高利》(Collier’s)杂志刊登文章,报道代号为狼人的德国行动,其中包括训练众多游击战队,从贝希特斯加登(Berchtesgaden)附近坚不可摧的堡垒中展开空袭。不久后,一份苏黎世报纸刊登在上萨尔茨山(Obersalzberg)建造大型防御工事的报道。随后1945年2月11日,《纽约时报》发表了名为“纳粹的最后堡垒”报道,描绘了长280英里、宽100英里的防御区,从瑞士最西端延伸到奥地利中部,是一个“极难攻克的堡垒”,这片“巨大山脉”里面,还有着结实的掩体和其他隐藏在岩石中的防御工事。

这篇文章让形势更为复杂。文章将此举描绘为“恶魔般的胁迫”,还写到纳粹掩藏着另一个狡诈的阴谋。“自从诺曼底登陆以来,”文章写道,“所有的盟国政治人质都被盖世太保转移,从德意志帝国各地转移到阿尔卑斯山的矩形地带中。”文章还点名道姓指出前法国总理莱昂·布鲁姆就是人质之一。

实际上,那时布鲁姆还在布痕瓦尔德的营地中关押着,离阿尔卑斯山还好几百英里。其实除了卡尔滕布鲁纳和希特勒等疯狂纳粹分子的想象之外,根本没有什么阿尔卑斯要塞。但《纽约时报》却无意间正确预测了纳粹高层指挥官的终极战略。

文章发表两个月后,4月初,希特勒下令集结德意志帝国所有名囚人质,让他们向南转移。 4YbrCkTsXoLB8R0vAOqVBmOd7n9/Asq5xNhYVqa/TIHS8z7tqqkuJyq5YNNWnKp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