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事物千奇百怪,变幻莫测,固定、单一的思维模式是不足以应对复杂多变的世事的。在做事的时候,需要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之所以有的人成就了伟业,有的人却碌碌无为一辈子,原因就在于变通思维的差异。其实,成功的机会无处不在,只是它更青睐于善于思考、善于变通的人。思考力的差距,会造成收入的差距,而对知识怠惰的人,在未来将因没有竞争力而无法生存下去。就像有人说的:“这个世界不缺少能干活的人,缺少的是会思考会变通的人。”
成功之道,本来就有两种,一种是顺受,另一种是逆取。当自己不能顺利地取得成功的时候,不妨尝试一下逆取,就会取得意想不到的结果。逆向思维作为通向成功之路的一种捷径,它缩短了行动与目标之间的距离,它常常是成功人士发掘机遇、牢牢把握机遇的窍门,它的匠心独运、别出心裁,往往能为你实现理想做出独创性的贡献。
在18世纪的法国,土豆种植曾有很长一段时间得不到推广。医生们认定它对健康有害;农学家断言,种植土豆会使土壤变得贫瘠。法国著名农学家安瑞·帕尔曼切曾吃过土豆,觉得土豆是一种很好的食品,于是决定在法国培植它。可是,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都没能说服任何人。面对人们根深蒂固的偏见,他一筹莫展。后来,帕尔曼切决定借助国王的权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1787年,他终于得到了国王的许可,在一块出了名的低产田上栽培土豆。帕尔曼切发誓要让这不受欢迎的“鬼苹果”走上大众的餐桌!
他耍了个小小的花招——请求国王派出一支全副武装的卫队,白天晚上轮流值班对那块土地严加看守。这异常的举动,撩拨起人们强烈的偷窥欲望。周围的农民无不好奇,不断地趁着士兵的“疏忽”而溜进去偷土豆,小心翼翼地把偷来的土豆拿回去研究,种在自家地里,精心侍弄,看到底有何不同。哨兵对周围的农民偷土豆,表面上似乎严禁,实际上则睁一眼闭一眼。当周围农民种的土豆获得丰收之后,所谓的“鬼苹果”的优点也就广为人知了。
就这样,通过这个巧妙的主意,土豆在法国普及开来,很快成为最受法国农民欢迎的农作物之一。土豆食品也昂然走进了千家万户。
生命的长途中既然有平坦的大道,那也就会有崎岖的小路;有春光明媚、万紫千红,也就有寒风凛凛、万木枯萎的时候。在生命的寒冬里我们需要执著,然而当面前就是万丈深渊之时还固执前行,那就就意味着死亡。变通则可能在瞬间让你获得生命。变通不仅是对现状的换角度思考,也是对规则的审视和怀疑。
人类的发展永远都离不开机会,要想及时地把握机会、创造机会,我们就必须不停地开动脑筋,运用智慧,否则我们就有可能会被时代淘汰。只要我们善于运用变通的思维方式,不断改变自己的观念,我们就能抓住机会,走出困境,进人新的天地。
换个思路,变个想法,往往令你取得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正确巧妙的思考技巧,对致富来说,无异于机器内部的软件。大多数人并不缺乏知识与才能,但却没有一个正确巧妙的思考技巧。拿破仑·希尔在遍访当时美国最成功的五百多位富翁之后得到一个结论:“思考即财富。”中国一位传奇的民营企业家也有句名言:“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可见我们思考方法的匮乏是妨碍致富的又一大障碍。只要养成善于逆向思维的习惯,就能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位做高档皮衣生意的老板,他在北京有个几百人的工厂,生产的皮衣品牌年年列入全国销售排行榜前几位。皮革行业竞争非常激烈,曾经有一个香港富翁投入了一千多万元准备做个皮装品牌,没过一年,钱全打了水漂,其激烈程度由此可见一斑。那个香港富商慕名前去拜访他,求教成功的秘诀。他微笑说,这属于商业机密,不能透露。
后来有一次这位老板喝了点酒,一高兴就对朋友们道出了他成功的秘诀:在公司里,客服部是专门联系给顾客修理皮衣的部门,他发现哪一个款式返回维修得最多,就马上命令车间开足马力生产这种款式。如果某种款式一件返修的也没有,即使利润再高,也得马上停产。
朋友们没有一下明白过来。于是他问:“你们是不是最爱穿你喜欢的衣服?”“是啊。”“穿的次数多了有一部分会不会坏掉?”“是啊。”“坏了之后你会怎么办?”“扔掉或者重新买一件啊。”“如果它价钱很贵而且还是你最喜欢的款式呢?”朋友们豁然开朗:“拿回去修一下坏的地方不是照样能穿吗?”
买得起皮衣的大多是一些手头宽裕的人,那件皮衣如果他不喜欢的话就算是有点贵也不至于麻烦到送回厂里去修。既然肯送回来修,那不是特别钟情这件皮衣还是什么?
那位把皮衣生意做得很成功的老板就是靠着这样逆向的思维牢牢把住了市场的脉搏和消费者的心理,所谓成功的秘诀就是这么简单。善于改变自己的思维,就会取得非同一般的成效。这就是说,换一种思维方式,就能够化解问题,从而把不利变为有利。换一种思维方式,把问题倒过来看,不但能使你在做事情上找到峰回路转的契机,还能使你找到生活上的快乐。
有时成败只在于一个观念的转变。用正常模式行不通的时候,不妨采用逆向型思维。它能使你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一改认死理的习惯,灵活掌握随机应变,这头不通走那头,从而开启新的成功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