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很多人都舍不得让一步来“予”人方便,他们害怕自己因此而有所损失,事实上,那些肯舍得帮助别人,肯舍得先把自己的利益放下让别人获利的人,都是生活中的成功者,他们多半都是幸福的人。因为,“予”人方便就是“予”己方便。
人在世上,不可能一帆风顺,难免都会遇到困难的时候。此时,如果你向身处困境中的人伸出友爱之手,给他善意的帮助,他不但会乐意接受,而且会心存感激。当然,要帮助别人,你就要付出一些劳动,或是受到一些损失,但这点付出和牺牲是完全值得的。因为帮助别人你自己也获得了快乐。
然而在我们身边还是有很多人不愿意舍弃一点小利,不给他人方便的人,自己也难有好的结果,不爱人等于不爱己。关心身边的人,你才不会被生活抛弃。人们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予”人方便,“予”己方便。是的,我们的生活中如果没有了关怀和爱心,人们就无法和睦相处。有时候,我们必须为他人的利益着想。
人与人之间需要相互帮助,缺少了这些什么事也干不成。不要斤斤计较、小题大做,不给对方留下一道门,其实也把自己堵在了门外。
两个人在一架独木桥中间相遇了,桥很窄,只能容一个人通过,两人都想着让对方给自己让路。
一个人说:“我有急事,你让我先过。”
另一个人说:“我们谁也不愿让,那就同时侧身过桥。”
两人一想也对,就侧过身子脸贴脸地过桥。
这时其中一个人暗暗推了另一个人一把,另一个人在挣扎中抓住了他,两人同时掉进了水里。
墨子说:“恋人者,人必从恋之;害人者,人必从害之。”构建平和的心境,设身处地给予他人方便,也是自己得到方便的根源。人际交往的一条重要原则就是舍得先为对方着想。在生活中,若遇到只为自己的利益考虑的人,我们常常会很鄙视其为人,自然就会很少与其来往。相反,若遇到的是一个能为他人着想的人,我们常常会敬佩其为人,也很乐意与他来往。思己及人,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我们应该尽可能地为对方着想。
有这样一个古老的类似于寓言的故事:一个双目失明的盲人在晚上打着灯笼赶路。有个路人很奇怪地问他:“你本来双目失明,灯笼对于你来说一点用处也没有,你为什么还打灯笼呢?不怕浪费灯油吗?”盲人听了他的话,慢条斯理地答道:“因为在黑暗中行走,别人往往看不见我,我便很容易被撞倒,而我提着灯笼走路,灯光虽然不能帮助我看清前面的路,却能让别人看见我,这样,我就不会被别人撞倒了。”这位盲人用灯光为别人照亮了本是漆黑的路,为他人带来了方便,同时他也因此保护了自己,正是“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的最好体现。
另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一个乡下人进城经商,在一条街上开了家店铺。刚来不久,他就发现这条街不仅生意不好,而且路面坑坑洼洼,到处是残砖乱石。乡下人觉得奇怪,就向相邻的商家请教。相邻的商家告诉他,路不好走,经过的人或车辆就会慢下来,人们走进店铺的几率就会增加,这样才能增加商机。乡下人对这种逻辑很不以为然,认为事情不是这样的,他不听周围人的劝阻,花钱请人坚决搬走路上的砖石,并找人将路面修平。从此,这条街人车畅流,呈现出一派繁华景象,商机非但没有减少,反而大增。众人疑惑不解地问乡下人:路通畅了,人们驻足停留的机会少了,何以商机反倒增多了呢?乡下人答道:路不好,人或车辆多绕道而行。经过的人少了,商机又怎能多?
有些人总是想着自己,放不下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的死活;不管对方的感受,心中只有自己,这是不可能拥有完美交际的。
卡耐基曾经说过,世界上惟一能够影响对方的方法,就是时刻站在对方的角度去考虑对方的需要。满足对方的需要,不一定要你付出很多,有时不过是一只援助之手,有时候,不过是一句贴心的话,有时候不过是一个小小的让步。但是你的这些小舍不但不会让你受到较大的利益损失,反而会让你受益匪浅,总有一天时候到了,所有你的付出都会回到你的身上,而且会比你付出的要多得多。
我们生活在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社会体系之中,每个人都不可避地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他人,没有人可以脱离集体而单独存在。充分发挥自己的能量,舍得付出你心中的一点热,在你温暖别人的同时,别人也会对你感恩,并向你敞开一扇方便之门。这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世界也会因此而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