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6、
钱要用在有意义的地方

华人富豪李嘉诚曾这样说过:“我的人生观就是,我所做的都是我认为对国家和民族有利的。”

他还说:“成功之后,利用多余资金做我内心想做的善事,心安理得,方寸间自有天地。我希望上天或者有高人可以给我指引,告诉我怎样做有助民族和人类兴旺的事,让我能够做得比过去更有意义。不论花多少钱,多少精力,我都在所不惜。当我年纪渐长时,我希望在以后的岁月中减轻业务上的工作量,但是不会不工作,尤其是对于做善事。我希望多些时间放在医疗及教育上,对自己国家对民族也有好处。我在过去二十多年也没有停过。在未来亦会做,甚至比过去做得更多。”

如果有人要问,李嘉诚事业的最大成功是什么?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说,是1972年7月31日亲自艰辛缔造的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再有人要问,李嘉诚一生事业中最精彩最得意的“杰作”是什么?应该说是从1979年9月25日起到1981年入主香港英资老牌财团“和黄”公司,从而形成了国际化多元化的庞大“经济王国”。

然而,令人绝对想不到的是,真正令李嘉诚高兴和钟情的却并非此两件事。熟悉李先生的人都知道,他最为高兴最为满意的是独立捐资创建汕头大学,他常常耿耿于怀、念念不忘和钟情的则是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及附属二院,还有汕大精神卫生中心的肿瘤医院。

“悬壶济世,治病医人”历来是道德至上者追求的目标之一。因此,从治病救人人手做善事,也是一件最容易打动世人的事情。李嘉诚真诚地说:“我对教育和医疗的支持,将超越生命的极限。做利国利民的事,乃人生第一大乐事。”

李嘉诚热心捐赠医疗事业,一是基于他对“体之健康,益于社会”的深刻认识,二是他痛感昔年父亲因为贫穷和医治不及时而过早辞世的切身之痛,早已在青年时期就立志当发达之日,一定要发展医疗事业造福社会的夙愿。

数十年的人生征途,使李嘉诚对发展文教医疗卫生事业终有所悟。他意识到,“中华民族要屹立于世界强国之林,国民体魄之健康至为重要”,“一个旅居海外的中国人,如果无国无家,再有钱也不顶用”,“中国要强盛起来,在国际上才会受到尊重,这是很重要的事情。”他看到,“人生的病痛对一个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事。如果科学昌明,又有了钱,患了病,就有办法治疗,健康可以恢复,生命可以挽回。”“一个人如果得了病,得不到好的治疗,有时甚至会丧失劳动力,会增加家庭的负担,增加社会的负担,自己痛苦社会也艰苦。”因此,李嘉诚在内心之深处牢固地树立了“竭诚为祖国的文教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的坚定信念。

《南方日报》《光明日报》最早于1981年1月14日、1月16日发布了关于“李嘉诚先生捐赠港币500万元,帮助汕头医专附属医院引进医疗设备”的新闻。一时轰动全国,引为美谈佳话。

据悉,汕头医专及其附属医院依靠李嘉诚的赞助,引进了1 10多项先进仪器设备,顿时大大地提高了医疗质量,扩大了诊治项目,使医护人员感到“有用武之地”,促进了积极性的发挥,医院也旧貌展新颜了!

继1980年在潮州捐巨资兴建潮州医院、潮安医院后,李嘉诚又投资1. 4亿港元集中力量办好一所汕头的医学院及附属医院。在教师座谈会上,他又一次反复地强调了这样的思想观点:“希望汕头市全力支援汕大和医院、新建附属医院的工作!我们一定要齐心协力,把汕大,把医学院、把附属医院办好!”然后,李嘉诚又着重强调说:“所有建筑物和赠品,都不要写我的名字,我个人是不求名的。”

李嘉诚发展祖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另一项贡献,便是创建汕头大学精神卫生中心。建立这么一座精神卫生中心的主要目的,在于改革国内对精神病的治疗、预防及管理原则,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精神卫生道路来。

1995年8月,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宣布李嘉诚为香港首富。李嘉诚说:“不,我跟你讲,所谓首富大家都明白,是一个错误。在香港比我有钱的人不少,我不可以讲他们的名字,然而香港人都明白。但是,富要看你的做法,是怎样富的?如果单以金钱来算,我在香港第六,第七名还排不上。我这样说是有事实根据的。依我认为,富有的人要看他是怎么做。照我现在的做法,我自己内心感到满足,这是肯定的。”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李嘉诚对首富这个桂冠并不在乎,他更看重的是自己能做一个高尚人,看重用钱来干什么?是为善,还是为恶?是为大家,还是为自己?他一再强调说:“月是故乡明。我爱祖国,思念故乡。能为国家为乡里尽点心力,我是引为荣幸的。”

李嘉诚在资助家乡修建安居楼和医院之后,又资助家乡450万元修建韩江大桥。李嘉诚先生与夫人庄月明和母亲李庄碧琴太夫人,还捐资111万余港元修建潮州市的开元镇国禅寺。此外,李嘉诚先生对潮州市佛教联会也有所捐赠。

李嘉诚先生还捐资帮助潮州办福利基金等。1987年至1990年,他捐资80万港元给潮州、潮安两所医院作“医疗福利基金”;1992年给潮州市卫生局捐赠25万港元作事业发展费用;1985年,他给潮州市庵埠华侨医院捐赠了12万港元;1989年,捐赠10万港元给潮州市作为“教育奖励基金;1990年,捐资150万港元赞建潮州市体育馆。此外,1992年还捐款50万港元赞助南澳县人民医院。

李嘉诚先生对桑梓对国家做了大量好事,但却一贯秉承“低格调”的做人准则,“只期默默耕耘,不拟作任何宣传”,也不愿出席剪彩仪式。在香港是这样,在汕头、在广州是这样,在家乡也是这样。

李嘉诚先生充满深情地说:“我目睹祖国之高速进步,在四个现代化政策之推动下,一切欣欣向荣,深感雀跃。支援国家建设,报效桑梓,此乃本人毕生奋斗之宗旨也。”李嘉诚又说:“若有一天,我独自一个人到医院去,喜见病人接受良好的治疗,康复出院,我心已足矣!”

李嘉诚拥有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他认为“人生的最大价值在于无私的奉献”,“人的一生应该为国家,民族和人类做一些高尚有益的事情”,“为年轻一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明天”,“一个人当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分钟,想到曾为国家、民族、社会做过一些好事时也就心满意足了。”李嘉诚正是从这个基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发,去实践自己人生信条的。李嘉诚对香港社会福利事业的种种贡献,显示了他具有高尚的人格力量和博大的爱心。

李嘉诚秉承着“达则兼善天下”的古训和家训,关怀香港社会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社会慈善福利事业。他认为在香港有两种人最值得尊敬、关心和鼓励。一种是教师,他们在做“传道、授业、解惑”的工作。一般来说,教师的生活都比较辛勤和清淡。更由于李嘉诚的父亲做过教师,深知当老师的甘苦。所以,他特别尊敬老师,也特别重视和关心教育事业。

第二种人是警察,他也深知当警察的甘苦,因为他们是维护社会治安的。他们忠于职守,出生人死,辛勤工作,廉洁奉公。香港社会的繁荣发展与安定,有他们一份不可磨灭的功劳。他们也很值得尊敬关心和爱护。

李嘉诚从1977年开始,先后给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女学孙中山基金会、香港大学“学生交换计划”,香港中文大学的“三年硕士课题”、“夏鼎基爵士基金”、香港语言运动、法国国际学校、新华社香港分社教育基金以及明爱中心、圣士提中学、圣保罗男女学校、东华三院李嘉诚中学、香港外展训练学校,迦密中学、三育小学、劳工子弟学校、姬爵匕奖学金以及警察子弟教育基金、警察教育福利基金等21个专项提供无私捐赠0.54亿港元。

李嘉诚对香港医疗事业的热心捐献,也广为香港市民所称道。在1984年6月间开业的沙田威尔斯亲王医院——李嘉诚专科诊疗所,就是李嘉诚捐赠0. 3亿港元兴建的。

1987年,李嘉诚在香港还捐资0.5亿港元兴建了在跑马地等的3间老人院。

1988年至1989年李嘉诚还捐资0. 12亿港元兴建儿童骨科医院,并对亚洲盲人基金、香港肾脏基金、东华三院都有可观的捐赠。这方面总额超过数亿港元。

李嘉诚对香港的社会福利和文化艺术事业也十分关注和热心,多有捐赠。

至于李嘉诚在香港不时扶危济困、抚恤孤寡的事例更是不计其数。从来他都是默默地做好事,从不张扬。

李嘉诚说过:“我的钱来自社会,也应该用于社会。”“我已不再需要更多的钱,我赚钱不只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公司,为了股东,也为了替社会多做些公益事业。把多余的钱分给那些残疾及贫困的人。”

据悉,他还有一本“私账”,那是“扶危济困、抚恤孤寡、帮助亲朋”的“账本”。逢年过节或者一月一季,他的属下就会按名字、地址、数目寄去款项。李嘉诚对寄发对象、寄发时间、寄发数目有一个清晰的记忆。对这件事,他就像在履行“义务”那样认真地去做着。

从1977年以来,李嘉诚每年都以“匿名”方式,用一亿元港币,帮助香港和大陆发展医疗教育事业。

当然,也不要误解为“李嘉诚挥金似土”他是精明细致的,很讲究“钱”如何用得有意义,有社会效益。他是绝不允许“奢侈”和“浪费”的。因此,众多的香港市民也夸奖李嘉诚“会用钱,会使钱”。

李嘉诚深知,在商品经济激烈竞争的现代社会里,“没钱是办不成事的”,但“金钱却也不是万能的”、“对有些地方、有些事,就是有了钱也并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他多次说过:“我生平最高兴的,就是我答应帮助人家去做的事,自己不仅是完成了,而且比他们要求的做得更好,当完成这些许诺时,那种兴奋的感觉,是难以形容的……” rM+NWzu8R29NXHiWneFHif0wkYxafJ5R0wan1TQTTJTT5KFtLnrud1SwRsiMnW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