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得是一门很复杂、很深奥的人生哲学,不是舍小取大、舍小取多那么简单。
很多看起来很很“愚蠢”的做法,其实是聪明绝顶的选择。
比如,你面前摆着一个大西瓜和一粒小芝麻,给你一个机会选择要哪一个?大多数人肯定会毫不犹豫的选择西瓜,西瓜与芝麻在形态体积上的差别太明显不过了,但是在我们的舍得哲学里,有时候选择“芝麻”,将会比选择“西瓜”收获更多的东西。
相信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家里很穷,迫于生计,年幼的他只好上街去乞讨,好心人同时给小男孩1美元和10美元,让他选择拿哪一个,小男孩只拿了1美元,不拿那10美元。起初人们以为小男孩心地善良,不好意思拿人家更多的钱。后来又有人故意这样让小男孩选择,小男孩还是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
于是,这个只要1美元不要10美元、似乎有点傻里傻气的小男孩的名声就传出去了。有越来越多的人因为好奇而纷纷拿1美元和10美元让小男孩选择,小男孩自始至终都不拿10美元,只拿1美元。甚至有人反复地拿出1美元和10美元放在小男孩面前,只为了取乐小男孩只选择1美元时的那傻瓜样,有人竟然一口气拿了10次1美元和10美元让小男孩选择,小男孩选择了10次1美元。
取乐的人问小男孩:“你为什么分10次拿我的1美元,而不一次拿我的10美元呢?”小男孩故意不置可否,没有任何回答,取乐的人如果还给他选择1美元和10美元的话,小男孩依然只拿1美元,不拿10美元。
后来,家里人也觉得奇怪,问小男孩:“你到底为什么只拿人家1美元,而不要拿人家10美元呢?”小男孩说:“我要拿人家10美元的话,我就跟其他乞丐一样了,人家也就不会故意拿钱来给我选择了。”男孩虽小,心计可大,小男孩是把握住人们的“好奇心”把乞丐做出“个性”,做出“品牌”来,故意以这样的方式吸引客户的。小男孩不是傻瓜而是绝顶的聪明,他为了一个长期而源源不断的1美元利益,而放弃了偶尔的短期的10美元收益。这就是所谓的放长线,钓大鱼。
这个小男孩后来成为了美国总统。很多时候,懂得舍得,才可以取得人生的成功。
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中国千百年来流传的一个道德教育故事,是中国古代东汉末文学家孔融的真实故事,教育人们凡事应该懂得谦让的礼仪。《三字经》中“融四岁,能让梨”,说的就是我们很小就耳濡目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我们所知道的是孔融自己选了最小的梨子,因为哥哥们年长就应该吃大的,弟弟年幼也理应吃大的。孔融让梨的故事成为千古佳话,孔融也成为了道德榜样,一只梨子的大小差距不大,可是却成就了孔融的千古美名。有时候,取“芝麻”,反而可以得到西瓜。
众所周知,劳力士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手表,曾于1914年得到矫天文台(Kew Observatory)的A级证书。这是英国这一知名天文台从未颁发过的最高评价。它的精确度得到了承认,从此,劳力士也成了精确的代名词。
但劳力士的问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
劳力士创始人汉斯·威尔斯多夫出生在德国巴伐利亚一座城市里,开始时作养殖珍珠的生意,19岁时为一家专门出口的钟表制造厂作代理,后来他也创办了公司销售并研发自制手表。当时,巴伐利亚有位钟表匠叫菲尔德,他纯手工制作的手表不但自动而且防水,因而远近闻名。汉斯·威尔斯多夫看了惊叹不已。于是,他想聘请菲尔德到他的公司当技术总监,菲尔德没有答应。汉斯便想收购菲尔德的技术,可菲尔德却一口回绝:“我是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追求的,我的理想是研制出一款世界上最好的手表。”
汉斯知道,一旦菲尔德在自己之前研制出那款手表,自己的公司将会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
怎么办?只有抢在菲尔德之前研制出当时最好的手表,才是公司唯一的出路,但显然菲尔德在技术上更胜一筹,要抢在他之前研制出那款手表谈何容易?
就在束手无策的时候,汉斯突然得到了一个消息:菲尔德在研制手表的同时,还兼作草帽生意。汉斯立即让助手去向菲尔德高价定购草帽。
果然,菲尔德在收到草帽的定单后,决定将研制手表的事情暂时放一放,而先去赶制草帽。就这样,汉斯为自己尽快研制出手表并抢先上市赢得了时间。他给那款有着防水和自动功能的手表取名为“劳力士”,并立即进行了注册。
当劳力士手表迅速地占领市场,并成为世界品牌后,汉斯才打开后院,对走上门来的菲尔德指着那一院子的草帽告诉菲尔德,“那就是你的作品。”菲尔德这才恍然大悟,但捶胸顿足也为时已晚了。菲尔德捡起了草帽,却扔到了手表,吃了鼻子尖上蝇头小利的亏。
人生在世,免不了会戴上各种各样的帽子。菲尔德戴着急功近利的帽子,因而鼠目寸光,将机会和功名,拱手相让于人,喟叹在失败的泥淖。因此,应当挺起胸抬起头来,别让帽檐遮挡了视线,要豪情满怀,高瞻远瞩,放眼未来,才能在求索的路上走得更远,获得更大的成功和荣耀。
在追求成功的人生旅程中,我们经常要遇到舍与得的抉择。站在选择的十字路口,我们往往只看到了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事物本来存在的长远价值,于是该舍的不舍,该得的也没有得到。学会舍得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应该把眼光放的长远一些,多为以后做打算。
真正事业有成的人都有一种善于舍得的能力,这个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人们通过对取舍的理解,舍弃眼前暂时的巨大诱惑,选择更为长远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