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 捏脊疗法

(一)捏脊疗法的渊源

捏脊疗法源于小儿推拿,而小儿推拿又是中医推拿疗法的一个重要分支。小儿推拿的临床操作方法,最早的记载为《五十二病方》的“婴儿病痫方”“婴儿瘛方”。现小儿推拿常用手法之捏脊,最早记载于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其载曰“卒腹痛……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行之,以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此段文字描述了捏脊的适应症、操作手法及作用部位。至隋唐时期,按摩推拿已渗透入儿科,并应用于小儿日常保健中。《外台秘要》中有“疗小儿夜啼……又以儿母手掩脐中,亦以摩儿头及脊验”的记载。唐代大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记载了膏摩治疗多种小儿疾病,并将膏摩用于小儿保健推拿。宋代《颅囟经》及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的问世,形成了儿科理论体系,为小儿推拿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且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也有小儿推拿的记载,如“手掐眉目鼻面,甘桔汤主之”,其用掐法配合药物治疗“肺热”;在《太平圣惠方》记载有膏摩治疗小儿病症,如“粉摩法”,其治“小儿壮热”,浴后以粉摩之;用捏法治“小儿疖”;摩脐治“大便不通”等。明朝以后,小儿推拿开始发展壮大,逐渐形成独立的学科。明代杨继洲的《针灸大成》中就记载有四明陈氏所著的《小儿按摩经》,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推拿按摩专著,而“推拿”一词最早见于明代万全的专著《幼科发挥》中。同时代的有关小儿推拿的著作还有明代龚云林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这是一部儿科推拿专著,其论述了小儿推拿理论及具体操作,其论述多以歌赋形式出现,图文并茂,便于临床掌握应用,被誉为“推拿最善之本”。详尽论述了小儿的生理、病理、诊察及小儿推拿的原理等,广为后世引用。清朝小儿推拿的理论基础更加成熟,临床应用更加广泛,同时涌现出了大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著作,如熊应雄所著的《小儿推拿广义》、骆如龙所著的《幼科推拿秘书》、周松龄的《小儿推拿辑要》、张振的《厘正按摩要术》、夏禹铸的《幼科铁镜》等。

小儿推拿是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通过穴位点按及推拿手法以调节脏腑、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改善儿童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的治疗、保健方式。其运用中医的阴阳气血、经络等基础理论为指导,临床辨证配穴,通过推拿手法对穴位及经络进行刺激,经络联系脏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十二经别、十五络脉,纵横交错,出入表里,通达上下,完成联络脏腑之功用;腧穴亦可以治疗脏腑的病变,可使气血运行,抵御病邪。小儿推拿不同于成人,存在相当数量的小儿推拿特定穴,是小儿推拿在发展过程中,经前人摸索总结归纳出的既方便于操作,又具有良好临床疗效的穴位。经穴合用,以合阴阳、通经络、调脏腑、培元气,使阴平阳秘、气血调畅、各脏腑器官功能协调,祛病健身。由此可知,经络、腧穴与脏腑的联系及经络、腧穴的功能作用是小儿推拿作用的根本。

捏脊疗法最早可追溯至我国魏、晋朝时期。在晋代,当时出现了一位中医名家,他就是晋代的葛洪先生,葛洪在他所著的医书《肘后备急方》中,最早记录了捏积疗法的手法、作用部位及所治的疾病。他在医书中写道:“治卒腹痛方……使病患俯卧……拈取其脊骨皮深取痛引之,从龟尾至顶乃止。未愈,更为之。”说的是治疗突发的腹痛,让病人俯卧位,沿着病人的背部的脊柱骨从下到上采用拈捏皮肤的方法进行治疗。此外,唐代大医家王焘在《外台秘要》一书中也记载了用手指夹取患者脊骨处皮肤,反复十余次,可治小儿夜啼。清代的张振鉴在按摩专著——《厘正按摩要术》中记载了用蘸葱姜汁由颈部大椎穴向下直推至龟尾穴,治疗伤寒骨节疼痛。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在明朝专门设立了按摩科为医学十三科之一,此时推拿名家辈出,推拿专著大量涌现,明清时期是小儿推拿较为兴盛的时期,推拿在民间广泛流传,发展了许多特色的推拿治疗方法,也形成了不同的推拿流派。关于捏积手法的记载,散见于各类按摩专著中,直到20世纪60年代,捏积疗法的专著才相继问世。

(二)捏脊疗法的流派

捏脊疗法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在小儿疾病的防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捏脊疗法是祖国医学特色外治法,是古人在长期社会、医疗实践中逐步摸索出的一种脱胎于古老按摩手法的(捏、拿等手法)一种疗法。捏脊疗法经过历代医家探索完善,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拥有自己独特理论体系,使用多种手法作用于人体脊背的经络、穴位,以调整人体脏腑、气血功能,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捏脊疗法常用以治疗小儿疳积、积聚等疾病,故又称为“捏积”,因其作用于脊柱,又称“捏脊”。随着中医学的发展,捏脊手法出现不同的流派。南方地区捏脊时多采用三指捏法,双手手心朝下;北方地区以北京地区“冯氏捏积疗法”为代表,采用二指捏法,双手手心朝上。两种捏脊有其不同之处:

1.三指捏法 以拇指横抵于皮肤,食指、中指两指置于拇指前方的皮肤处,以三指指腹相对用力捏拿肌肤,两手交替捻动向前。同时拇指向上推移,从龟尾至大椎穴止为一遍,如此反复捏拿,在捏拿三下或五下的同时提拿一次,临床称为“捏三提一”“捏五提一”。且三指捏法捏拿提的力量相对小,主要刺激夹脊穴。因地域的影响,南方地区气候温暖,南方人肌肤薄,腠理疏松,采用较轻刺激即可激发阳气,故采用该手法者居多。

2.二指捏法 双手腕关节略向尺侧偏斜,食指中节桡侧横抵于皮肤,拇指置于食指前方的皮肤处,以拇指、食指捏拿皮肤,两手交替捻动向前,从下至上,龟尾至大椎穴为一遍,如此反复。其中一遍在捏拿的同时提拿一下,临床操作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推拿的部位和穴位。且两指捏脊捏拿提的力量相对较大,同时伴有双手食指紧贴抵住脊柱的皮肤,可以加重刺激督脉及膀胱经。因北方地区天气寒冷,人的腠理紧闭,肌肉丰厚,皮肤坚实,宜重刺激,故采用该种疗法者居多。

3.捏脊治疗时间及疗程 捏积疗程及间隔时间不等,但大都每日治疗1次,连续5~7天为一个疗程,休息2~7天后可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47PrO+asSQTjZY8N4MsOkFJDzer8gHdrQeG1epNtGYdTsgXJnfQwfjc0zONx3rd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