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 头面颈项部穴位

坎宫

【位置】 自眉心起沿眉毛至眉梢成一横线。

【操作】 两拇指自眉心向两侧眉梢作分推,连续分推30~50次,称推坎宫。

【作用】 推坎宫的主要作用是疏风解表止头痛,醒脑明目。 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状,多与开天门、揉太阳等合用;若用于治疗目赤肿痛,多和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清天河水等同用。

四白

【位置】 目正视,瞳孔直下,在眶下孔凹陷处。

【操作】 中指指腹按揉,称为揉四白穴,揉20~30次。

【作用】 揉四白穴主要用于治疗近视、目赤痒痛、口眼歪斜等。治疗小儿假性近视,常与揉睛明、太阳穴同用,治疗口眼歪斜常配合掐承浆、掐人中、按揉合谷等。

天门

【位置】 两眉中间(眉心)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操作】 术者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推30~50次,称开天门。若自眉心推至囟门,推30~50次,则称为“大开天门”。

【作用】 开天门具有解表疏散风邪、镇静安神、开窍醒神的作用,故常用于外感发热、头痛等症,多与推坎宫、推太阳等合用。若惊惕不安、烦躁不宁多与清肝经等同用。佝偻病患儿慎用。

太阳

【位置】 眉后凹陷处。

【操作】 术者用中指或食指端揉该穴,称揉太阳或运太阳,向眼方向揉为补,向耳方向揉为泻。

【作用】 可清热、疏风解表、明目止头痛,主治头痛、发热、小儿惊风。 推太阳主要用于外感发热,揉太阳主要用于外感风寒。若外感表实头痛用泻法;若外感表虚、内伤头痛用补法。

高骨(耳后高骨)

【位置】 耳后入发际,乳突后缘高骨下凹陷中。

【操作】 术者用拇指揉耳后高骨下凹陷中,揉50~100次,称揉高骨。

【作用】 揉高骨:疏风解表,安神除烦,镇静安神,常用于治疗烦躁不安、神昏、惊风、头痛等症状。治感冒头痛时多与开天门、揉太阳、推坎宫等合用。

百会

【位置】 头顶正中线与两耳尖连线的交点处,后发际正中直上7寸。

【操作】 术者用拇指端按或揉,按30~50次,揉100~150次,称按百会或揉百会。

【作用】 百会为诸阳之会,总理一身之阳气;且部位靠近脑,脑为元神之府,主理神智。按揉百会可安神镇惊,升举下陷的阳气。治疗惊风、惊痫、烦躁等病症,多与清肝经、清心经、掐揉小天心等合用;由于其具有升阳举陷的作用,故常用于遗尿、脱肛等病症,与补脾经、补肾经等合用。

眉心(印堂)

【位置】 两眉内侧端连线中点处,即眉心。

【操作】 术者用拇指甲在眉心处掐,掐3~5次,称掐眉心。用拇指或食指端揉,连续揉20~30次,称揉眉心。

【作用】 掐眉心:醒脑安神,治疗惊厥。治疗慢惊风,常与掐十王、掐人中、掐揉承浆等法合用。揉眉心:祛风,开通鼻窍,治疗感冒、头痛、常与开天门、推坎宫、按揉太阳等相配合。

山根

【位置】 两目内眦中间,鼻根低凹处。

【操作】 术者用拇指或食指甲掐,连续5次,称掐山根。

【作用】 掐山根:开关窍,醒目、安神。 治疗惊风、昏迷、抽搐等症,多与掐人中、掐老龙、掐十王等合用。此外,本穴有很好的诊断疾病的价值,如小儿脾胃虚寒或者惊风此处常青筋显露。

准头(鼻准)

【位置】 鼻尖端。

【操作】 术者用拇指甲掐,掐3~5次,称掐准头。

【作用】 掐准头:祛风镇惊。治鼻出血,与掐通天、掐上星、掐迎香合用;治昏厥与按揉内关、掐人中等合用。

人中

【位置】 人中沟正中线上1/3与下2/3交点处。

【操作】 术者用拇指甲或食指甲掐之,掐3~5次或醒后即止,称掐人中。

【作用】 掐人中:醒神开窍,该穴常用于急救,具有交通阴阳、回神醒厥的作用。对于人事不省、窒息、惊厥或抽搐疗效明显,多与掐十宣、掐老龙等合用。

迎香

【位置】 鼻翼旁0.5寸,鼻唇沟中。

【操作】 术者用拇指按揉,按3~5次,揉20~30次,称揉迎香。

【作用】 揉迎香:宣通肺气、通鼻窍。治疗感冒、慢性鼻炎或过敏性鼻炎等引起的鼻塞流涕、呼吸不畅,效果较好,多与清肺经、拿风池等合用。小儿面瘫嘴角歪斜时亦常用按揉迎香。

承浆

【位置】 颏唇沟的中点。

【操作】 术者用食指指甲掐3~5次,称为掐承浆。

【作用】 承浆是手足阳明经与督脉、任脉四者的交会穴,可以交通任督二脉,联系人体阴阳,治疗一切昏厥。掐承浆常用于治疗惊风抽搐、癫狂、昏厥等病症,治疗齿龈肿痛、口歪流口水等,常配合合谷、牙关等穴。

牙关(颊车)

【位置】 下颌角前上方一横指,用力咀嚼时,咬肌隆起处。

【操作】 术者用拇指按或食指揉,按10次,揉30~50次,称按牙关或揉牙关。

【作用】 按牙关主要用于牙关紧闭,具有开启口窍之功用;若口眼歪斜,则多用揉牙关,与按揉合谷同用,具有疏风止痛的作用。此外,揉牙关亦可治疗牙痛。

天柱骨

【位置】 颈后发际正中至大椎穴成一直线。

【操作】 术者用拇指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上向下直推,推250次,称推天柱骨。

【作用】 推天柱骨:降逆止呕、祛风散寒、清热。治疗外感发热、颈项强痛等症多与拿风池、掐揉二扇门等同用,亦可治疗头项强痛;治疗呕恶多与横纹推向板门、揉中脘、揉足三里等合用亦可治疗颈项强痛。治用刮法多以汤匙边缘蘸姜汁或凉水自上向下刮至局部皮下有轻度瘀血,可治暑热发痧等症。

风池

【位置】 在枕骨粗隆直下凹陷处,当斜方肌和胸锁乳突肌之间取穴。

【操作】 用拇指按揉或者拿法,称为揉风池和拿风池,揉5~10次。

【作用】 拿风池可发汗、疏风解表、祛风散寒,常配合开天门、揉二扇门等增强发汗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无汗的表实证。此外,还可治疗目眩、头项强痛等病症。 zptIdvCCKW1pm1p2q7nBoFyZqXqBZKAvgy7NBizl76JUuyGtF56QmeppULmBHED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