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如何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

在第一节中,我好像把认识自己说得困难重重,但认识自己其实没那么难,而且它有一种非常简单的办法,就是可以从他人身上发现自己的轮廓。

我相信谈到这一点时,大家应该不会觉得新奇或陌生。这不就是很多人会挂在嘴边的话吗?看看你身边的人就能更了解自己,这有什么难的?但我在这里还是要提一提,因为尽管它已经变成了一种常识,但其实很少有人真正实践这一点。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是一句非常有道理的老话。在“类聚”中,我们知彼就能知己。所以此时我们看别人,就更容易看清楚自己。我们的眼睛看不到自身,只能看到自身之外的事物,自己想要进行系统的内省并不容易,但在看别人时,我们可能是专家。既然已经有了这样的“方便之门”,我们为何不利用起来呢?

知彼知己的探索工具:人际同心圆

我们可以在一张A4纸上画同心圆,如果你有圆规可以画得标准一点儿,如果没有,那画得随意一些也没关系。

请你把与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人的名字写在最里面的一环;把和自己的关系仍然很亲近,但比第一环中的人稍微远一点的人的名字写在第二环,以此类推,可以多画几环。一般来说,我们在写名字时更容易想起那些和我们关系好的人,愿意回忆他们,也愿意写下他们的名字。而对于那些和我们的关系没那么好的人,我们可能就不太愿意写他们。这里所说的没那么好,更多是指一种爱恨交织的感觉,它比纯粹不好的感觉更复杂。但我们在上一节已经说了认识自己这件事没那么容易,因此希望你能克服一下,先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上面。等你把这个人际关系 同心圆中的所有人名都写好后,这些人和你认知自我的关系就比较大了

爱恨交织的人要不要纳入同心圆

你可能会想:“我特别讨厌一个和我关系密切的人,我和他在哪一方面都没有共同点,为什么还要把他放在我认识自己的范围内?”在这里我解答一下大家的这类疑惑。

假设有一个和我们关系非常密切的人,他身上的某些特点、素质,或是性格和我们格格不入,甚至完全相反——他爱喝热饮,我们爱喝冷饮;他喜欢吃咸的,我们喜欢吃甜的……总之,我们和他在很多方面都很不同,为何我们还要考虑和他的联系?其实,你们的不同之处越多,你们的关系可能就越密切;你不喜欢的他的那些方面,你身上大概率都有,不信的话,你可以问一问你和他都熟悉的人,看看他是不是这样认为的。

我身上就有特别多的我原本讨厌的那个人的特质。想想看,如果这种关系是存在于最常见的由外婆、母亲和女儿构成的家庭关系组合中,在生活的某个场景中,母亲刚刚和外婆有所互动,比如外婆非让要她穿得厚一点,或总是让她吃这个、吃那个,她很不高兴,和外婆争吵了一阵。然而当母亲走入另一个房间和女儿互动时,她就会觉得自己说的话都很有道理,女儿需要听她的。此时她可能会突然发现自己的语气和她的母亲一模一样。不要忽略我们不想认同的人的力量,将这些人视为和我们交往密切的人,放在你的同心圆的三环、二环,甚至是一环,完全没有问题。

单向关系的人要不要纳入同心圆

也许有些人会产生疑问:我刚刚在同心圆里不仅写了我的家人,还写了我的偶像,可是我和偶像之间只有单向的关系,我特别熟悉他,知道他的一切,但他对我一无所知。这样的人可以写在里面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样可以写在里面。

虽然是单向的关系,但如果你们之间的关系在你心里有着很强的联结,也说明你非常认同他。 一般来说,青少年都会产生对偶像的认同,这种认同甚至会达到迷恋的程度,青少年可能会希望自己的方方面面都与偶像一模一样。 一个人所崇拜的偶像的特质,其实会融入其人格结构

为什么同一个时代的人会有共同话题呢?因为,虽然他们的父母完全不一样,他们的亲友、家族之间也没有任何交集,但如果他们曾经崇拜过同一个偶像,也就好像是在一个象征性的家庭中有了亲缘关系,这些人会通过对同一个偶像的认同,获得一些相同的特质。直到多年后,他们才会发现自己的偶像在自己身上融入了当年自己需要的一些东西。

这看上去有些复杂,容我稍稍解释一下。我们对别人的印象其实经过了自己主观的需要、需求或是欲望的转化。如果你特别需要某种特质,而你的父母身上没有,那你自然会向外界寻找,哪怕在外界找到的那个人身上只有一丁点儿符合你需要的特质,我们的内心也不会容许对方只有一丁点儿像,我们一定会在心里给他加戏、加码,不管对方有没有这样的特质,哪怕这个特质只是人设的一部分,我们都会在心里加工一番,使他最终变成我们需要的那个完美的对象。

我们的家人和偶像身上其实都有一些特质会被我们这样转化吸收。如果这些特质是我们欣赏的,就会被正向吸收;如果这些特质是我们讨厌的,可能会被反向吸收。我们可以把自我设想成一个系统,自我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运作的。

思想实验:从他人身上寻找自己的特质

现在,大家可以开始做一个思想实验。如果让你从他人身上寻找自己的特质,你第一个想到的人是谁?先不考虑你对这个人有怎样的情感,我们先问一问自己,你从这个人身上发现了自己的什么特质,大部分人会第一个想到自己的父母,你也可以从自己的父母开始。

任何人想和父母完全没有一丁点儿相像的地方是不可能的,所以认识自己的第一步,可以从看一看你的父母是什么样子的开始。比如他们是不是热爱养生?可能你并不赞成养生,但说不定你喜欢另外一种形式的“养生”呢?你觉得父母的养生很荒唐,但也可以想一想,说不定我们自己“养生”的荒唐程度和父母不相上下。只不过他们和其他父母在同一个群体里,大家相互催眠、相互肯定,都觉得自己的养生方法是世界上最正确的;而我们在朋友圈里相互催眠、相互影响。可能某些被我们所处的群体认为无比正确的观点,等到将来我们的孩子长大后去看,也觉得很荒唐。

我们要对每一个被写在同心圆里的人做这个思想实验,并在内心准备好面对一些情绪波动 。我在前面阐述过,发现自我、做自己的知己的过程没那么云淡风轻、没那么容易。不过面对思想实验带来的精神痛苦时,如果你有心理准备,你可能会轻松一点儿。

大家在做这个思想实验时,可以在同心圆里每天只填一个人,然后在下边列一个表格,想想我和对方有哪些地方相似,有哪些地方完全相反,然后写在表格里。完全相反的特质仍然是一种深刻的认同,而且,通常这种完全相反可能与你的意识层面完全相反,而你的无意识照单全收;也可能你对待别人时完全相反,对待自己时则与对方一模一样。比如,你的父母为人特别吝啬,你想和他们完全相反,所以你对朋友特别慷慨,你甚至以慷慨著称,所有人都夸你,说你和你的父母完全不一样。这时你要考虑一下,有可能你对自己并不慷慨,甚至比父母还要吝啬。因为总体而言,我们的自我系统有一种守恒的法则,如果你想补西墙,就一定要把东墙拆了才行,所以有可能我们对自己吝啬的程度已经超过了父母。

做这样的一个思想实验可能会让我们对自己原来的认识逐渐崩塌。如果你在实验中感觉有些不适,不要强迫自己,因为如果你强迫自己,希望赶紧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可能这个实验你就做不下去了。

你看了这本书,也相当于认识了我,那现在我也是你的系统中的一部分,你也可以从我开始做这个思想实验。你和我之间有哪些相似之处呢?比如,你觉得我写的内容有趣,那你可以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个有趣的人?如果你觉得我好像有些危言耸听,你也可以想想自己是不是也有危言耸听的地方? /pSaAlUyS+NsvPyXoyuiPt3q8hDCXDKPCrtIIu84jsFXti3lR4IceRNslyYBPPz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