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仑 亚洲存在主义团体学会创立者
阅读这本书是一种“惊心动魄”的享受。因为作为临床心理咨询师在阅读它时,大脑会不由自主地跟着书中的某个片段、某个章节回到某个来访者咨询的那个空间的片刻,再次确认当时水平和垂直的互动是十分恰当的,再次反思有没有更好的干预方式。我深信每一位咨询师潜意识里都有一个幻想——在自己临终的那一刻,从业以来所有的来访者一一走过身旁,并对自己说:“感谢你曾帮助我渡过那一段艰难的岁月,请你安心上路。”
我记得从业早期一位来访者曾经非常认真地问道:“为什么听你说话还要付费呢?”当时,我的脑海里闪过一大堆关于心理咨询如何有效的书面语言,内心的焦虑使之浮上心头,而下面却有着另外的问题,与此同时,我也在问自己:“凭什么你说的话就可以令人改变呢?”
当时联想到弗洛伊德的工作情境:被分析者躺在沙发上,就好像沉睡在妈妈的臂弯中;分析者弗洛伊德坐在一边,对被分析者所呈现出来的一切开展工作,就好像爸爸的智慧。如此这般,被分析者在一种慈悲与智慧的交织矩阵中,在一种所谓象征性的“父母双全”中,感受自己、解构痛苦、在联想中与梦对话、探索人类精神沉淀的历史。
然后,我对那位来访者说:“现在我们之间有两个焦点,一个是语言意味着什么,另一个是金钱意味着什么。”
在咨访关系中,影响彼此的变量绝不只有语言和金钱,还有其他同样重要的东西,我相信在这本书里读者都可以看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本使心理咨询的工作过程变得更加通透的书。无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通透都意味着平等,这也是一本还原咨访关系平等性的一本书。
后来,我与这位来访者一起度过了几年的咨询时光,我们共同拥有深刻的探索体验,彼此都学到了很多东西,当然她也在咨询过程中获得了她想要的和不想要的体验,这些都令她成为一个更加完整的个体。
然而,“为什么听你说话还要付费呢”这句话一直留在我的心里,这当然不是单纯地对咨询师临床资格与能力的一种叩问,更像是人类在问自己:“我们究竟该如何帮助我们自己?”
希望开始阅读本书的你,能够从中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