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主体间的相遇必不可少

负责情绪的半脑是改变发生的主要动力,它将人在与外部环境交往接触时被唤醒的身体感受集聚在一起,以此触发情绪,并对这些被唤醒的身体感受做出回应。主观经验中最重要的,是那些我们与同类交往时产生的经验。它们会触发一系列我们经常不太留意的感性印象,但这些印象会不断地滋养隐性的直觉思维。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的这种印象既不可被评估,也不可被量化,但是十分真实。正如弗朗索瓦·鲁斯唐所言:“我们可以评估眼睛的功能,但我们不能衡量眼神的力量,我们可以丈量人与人之间交流时保持的距离,并从中找到社会风俗的线索,但是无法计算讲者对听众施加的影响的强度。” 即使我们没有刻意予以关注,但我们对这些不可量化的领域的感知却十分灵敏,我们受到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在这种隐性的情感交流中,出现了一个主体间世界。在这个世界中,他人的情绪和思想与我们自己的情绪和思想在不断地进行对话,互相影响和改变。这种与他人共同创造的持续交流构成了丹尼尔·斯特恩(2003)提出的“主体间性母体”(intersubjective matrix )。正是通过这种关系性交易,主体才得以建立。生活体验可以是情感、认知、感官或肢体层面的,但是若要产生这种富有创意性的影响,就必须在精神层面上与他人分享。正如斯特恩所言,每个人都应该能够说“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或“我感觉你感觉到了我的感觉”。

在成长的初期阶段,主体间相遇促使抚养者能够回应婴儿自发流露出来的感受和需求。婴儿进行交流,释放信息,并等待外界环境的回应,但他尚未意识到这些心理活动来源于他自己,他还不知道自己就是它们的主人。正因为他者的真实存在,以及他们针对婴儿所表现出的需求而调整后的反应,支撑了婴儿的思维、自我意识和他者意识的发展。当婴儿长到6~8个月大时,如果最初的主体间交流是积极的、结构化的,他就更能意识到自己就是行动的主人和需求的发源地。同时,他也开始明白自己的健康、幸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者的照顾,于是就会出现失去他者的恐惧,这会使他发展出依恋的纽带。也正是从这一刻起,孩子与他者交流时的感觉里出现了本能的冲动,这也为主体间的相遇添上了目的性的色彩。孩子在对自己的需求变得更有意识之后,会向抚养者提出爱和排他性的要求。如果他接收到与自己的情绪相应的回应,那么他将逐渐发展出一种在关系中也考虑到对方需求的能力,并逐步向更深度的社会化演进。爱,会在他的交往中占据愈发重要的位置。

若要有这样的发展,主体间的相遇需要关系中的人躬亲参与。当自我意识得到充分发展之后,对象的真实存在对主体间相遇的效用就不再那么必不可少。文化、艺术、信件可以发挥这种作用,因为它们承载了大量会影响我们甚至让我们发生转变的情感和思想。若个体无法在最初的关系交往中充分发展自己的“真实自我”,那么另一个人的真实存在和情感赋予对于触发重大转变的发生,并重新启动主体化过程至关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主体间的相遇在心理治疗中非常重要,我们将在后面的章节中探讨这个主题。 nPoVueWIJDccjbAcJIoXj5xn1pWK3fLgfUrhL76ChRn4lUF5XnIIlzOMZUUDRTni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