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身份认同的改变和构成

一生中,我们经历的改变会塑造身份认同,即我们对自己作为一个独特、自主、鲜明的个体的表征。与人格不同,一旦成年,人格结构就相对稳定,而身份认同不是一个固定的、一劳永逸的东西。人的一生中,身份认同会不断地起伏波动,当我们遇到新的重要经历、某个人生的阶段或重要考验时,它就会发生变化。正如经历过某些际遇后,我们会感觉自己变了,与从前不再一样了。

伊迪斯·雅各布森(Edith Jacobson ,1975)认为,身份认同的形成是指我们与自体融合和统一的主观体验。它是一种持续的、不间断的感觉:尽管一生中发生了许多改变,尽管我们有时感觉自己已经变了,但我们知道自己仍是同一个人。身份认同由自我的多种表征构成,其中一些表征是有意识的(例如,我们对自己的外貌、社会地位、价值观和理想价值的认知),而许多表征是无意识的(深层次的欲望、无意识的理想、被内化的禁忌、行为模式和已然成为条件反射的思维和感知方式)。

唐纳德·温尼科特(Donald Winnicott ,1969)称“真实自我”是身份认同的核心。对他来说,这是一个人最真实和核心的部分。“真实自我”不仅会表现在与冲动和情绪相关的身体的力量运动中,还会表现为身体和生理所自然流露出来的东西,如天赋、品位、自发兴趣等。出生时,婴儿能感觉到自己身体的动作,但不知道该如何认识自己。他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但还没有发展出自己是行为的主人的意识。自我意识或神经科学家所称的“意识的意识”,即我们在创造、感受、思考现实的各个方面的过程中对自己的意识。 为了能使他认识到“真实自我”流露出来的表现来源于他自己,他身边的人必须为他指出来源于他自身的东西。正是因为大人用语言对孩子做的、经历的、表达的东西进行描述,孩子才能学会认识并表述自己的感受,他才能学会把自己描述成一个温柔、愤怒、浪漫的人等。如果这种认识正确地反映了孩子的现实情况,它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的生命是鲜活的、真实的。

因此,他人的眼光在自我意识的早期发展过程中起着主导作用。在那之后,在整个生命旅程中,认同都会对他人的看法保持敏感。每段人际关系都会让我们质疑甚至动摇自我认同,因为我们身上总有某些自己都不了解的部分,但当他人感知到了并向我们发出反馈时,就会撼动我们的身份认同。

对“真实自我”的意识决定了主体的地位。在精神分析中,我们用这个术语指那些谈到自己的冲动、情感、意图和欲望时,被证明是有能力说出“我”的人,因为他感觉自己就是那样的,并全然接受。这种自我意识并不总是存在。我们可能会对某些内心活动、扰乱情绪、驱动我们行为的不那么崇高的意图毫无察觉。我们会采取行动,并对自己的行为、想法、反应有所意识,但仍然不知道是什么在滋养着它们。成为完全的主体意味着一个人必须认识自己的本源,接受真实自我的全部。 P3rhExAcCyOvTbAUptUvG0jpGsXikP6vRs+nFxnNiY3bpk15dJZKd+j5GDnlRT4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