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节
应用写作的意义和要求

一、应用写作的意义

随着社会的发展,应用写作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科。据统计,在人们每日接触的书面文书中,有95%甚至更多的是应用文,它已成为整个社会乃至人类各方面信息的介绍者和传播者,它可以统一人们的行为规范,协调群体的行为,加深人与人之间的了解,促进彼此的合作,实现共同的需要。特别是在进入信息时代,更需要用应用写作来传递信息,沟通联系,加强合作。因此,应用写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应用写作是现代信息社会的需要

应用文是信息社会中最常使用的文体,它讲究实用,重于应用。现代信息社会要求快、准、新地传递信息,从应用文与其他文体的比较来看,应用写作最能适应信息社会的这一要求。因为应用文比较规范,有一定的格式,且行文要求比较严格,这是其他文体无法比拟的特点。特别是随着管理工作科学化、书写工作电脑化、知识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应用写作更趋向于文风的简洁明了、讲究实效、直截了当,这就决定了应用写作更能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要求。所以说,应用文写作是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的途径之一。

(二)应用写作是信息社会人们竞争、谋生的手段

信息社会到处存在着竞争,现代信息社会中的人们也必须有雄厚的实力才能取得竞争的胜利。而具备应用写作能力是取得胜利的手段,也是竞争时取得胜利的关键。一份好的求职信会成为用人单位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也会成为揣测判断应聘者综合素质的依据。因此,随着应用写作的作用得到更多人的肯定,信息社会中的人必须掌握应用文的写作,要有足以应付日常工作和生活所需的写作能力。会不会写应用文不仅仅是衡量一个人素质的问题,而且成为现代信息社会竞争、谋生的手段。正如叶圣陶先生在《作文要道》中所说的那样:“大学毕业生不一定要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能写工作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

(三)应用写作可培养人的规范性思维

应用文与其他文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程式性。所谓程式是指应用文的体式和结构,它包括格式、书写规则、正文组织结构、专门用语、行文程序等。作者在写作时,为了写出符合要求的文章,必须要考虑这些程式。长期以来,作者的思维就具有了明显的规范。此外,应用文是为解决实际问题而写的,作者在行文时要根据不同的对象使用不同的文种和表达方式,从而体现行文关系。可见,应用文写作的特定规范要求,使作者的思维受到一定的约束,也必然培养了人们的规范性思维。但是,约束并不是桎梏,思维的规范也不同于思维的定势,在实际生活中,我们要避免和克服思维的定势,也要提倡思维的规范。

二、应用写作的要求

应用写作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活动,是作者多方面素质的综合体现。因此,要写出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文章,就必须遵循应用写作规律,符合应用写作要求,力求规范。

(一)应用写作的读写要求

1. 阅读范文与实际写作相结合

人们学习写作的过程都要经过“仿造”到“创造”两个阶段。在学习应用写作过程中,也不可回避这两个阶段。应用写作历史悠久,古今中外都有许多典范的文章,作为一个初学应用写作的人,一定要广泛阅读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资源,在阅读鉴赏中分析他们的写作思路,探讨他们的写作技巧、方法,甚至要模仿他们的写法。但是,模仿是短暂的,当我们积累了一定的写作方法、技巧之后,要立即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绝不能把范文当成自己写作的至宝,不动脑子照搬照抄,以范文代替实际写作,以不变应万变。

2. 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在长期的实践应用中,应用写作有了一定的程式,形成了自身完整的理论体系;同时,应用写作又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在写作实践中只有用写作理论去指导写作行为,才能写出好的文章。那些认为应用写作只要记住写作格式或只要苦练即可见效的认识都是偏颇的。任何理论,如果没有实践的应用,将是毫无意义的理论;任何实践,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论作指导,必将是盲目的实践。只有认真学习应用写作的理论知识,把握写作的基本规律,并用以指导自己的实践写作,才能较快地提高自己的应用写作能力。

3. 勤读书而多为之

毋庸置疑,要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关键在于多练,这是理论知识转化为写作技能的唯一途径,只学理论或只读典范文章是远远不能解决问题的。欧阳修曾说:“作文‘无他术’,惟勤读书而多为之自工。”清人唐彪在谈到读和写之间的关系时,曾引用了一段谚语:“谚云,读十篇不如做一篇,盖常做则机关熟,题虽甚难,为之亦易;不常做,则理路生,题虽甚易,为之亦难。”所以,我们要多写多练,练基本功,练文体写作,练熟练程度。只有“多为之”,才能写出好文章。

(二)应用写作的语言要求

任何文体都对语言有特别的要求,以体现文体、语体的特征,应用文也如此。它有自身的语言特征,也有最基本的语言要求。

1. 应用文的语言特征

不同的语体,其语言特征也不同,作为交流思想、传播信息、解决问题的应用性文体也有鲜明的语言特征。

(1)具有稳定的习惯用语

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应用写作形成了一套相对稳定的习惯用语。比如标题中常用“关于……”的介宾短语概括发文主旨;开头常用“根据”“遵照”“按照”等阐明写作目的,有时也用来引出写作缘由;结尾又常用“为盼”“即请查照”“妥否,请批示”“此复”“特此通知”“特此证明”“希遵照执行”等强调写作者的旨意。这些习惯用语有助于提高行文速度,也有利于受文者的阅读理解,提高办事效率。

(2)保留了部分文言词语

应用文是为实用而作,讲究语言的规范、庄重、简洁,在使用中保留了部分文言词语,如兹、兹有、兹因、奉、谨悉、业经、为盼、为荷、贵、拟、承蒙、谨启、惠存、恭请、敬请等词语,起到了白话文不能起到的作用。

(3)较多使用专业术语

应用文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可应用于各行各业,比如党政机关、团体组织、金融税务、财经外贸等。这些行业各有专用术语,尤其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企事业单位,其常用术语较为丰富,比如资金、发票、银行对账单、净利润、借、贷、抵押、索赔、保护关税、差别关税等。这些术语使用方便,表意确切,更能反映专业情况。

2. 应用文的语言要求

从应用文的特点和作用看,平实、准确、简洁、得体是应用文语言基本的要求。

(1)平实

所谓“平”,即通俗易懂,平易;所谓“实”,即质朴实在、不夸饰、不做作。孔子说:“辞达而已矣”(《论语·卫灵公》);沈约的《评〈颜氏家训〉》说:“文章当从三易:易见事,一也;易识字,二也;易读诵,三也。”强调的正是语言平实的问题。

平实是对应用文语言的基本要求,不同文种对语言的要求也不尽相同,运用中还有其具体的要求,要灵活对待。

(2)准确

应用文语言的准确是指文意表达上要确切恰当、合乎真实。这就要求选择材料、使用语言讲究真实、准确,作者不得有艺术的加工和想象,也无须过分地使用形象、生动的词汇,更忌讳任意地夸大或缩小,以便更好地保证文章内容的真实性、语言的准确性。

首先,材料要准确。

应用文写作时材料必须准确,“准确”即确凿无疑,无论记人记事,还是引用解释,都要认真核对,做到准确无误。必须符合客观事物的原貌和实际情况,不能夸大或缩小,更不能杜撰;要防止张冠李戴、添枝加叶、马虎大意。如果偏离了材料准确这一原则,无论说得如何头头是道,也会给工作带来某些不必要的损失。如果要做一则商品广告,就要将其性能、特点、功用、使用方法等详细列出,万不可为了吸引消费者而发布虚假的信息。

其次,用语要准确。

应用文要做到用语准确,即要考虑词语的选用,句子的组合等。

说话、写文章都离不开词,词是构成句子、篇章的最基本的语言单位,所以词语的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再者,汉语语言词汇相当丰富,表达同样的意思可以选用不同的词语。因此,选择词义要准确,如: “8月18日,通州分局接到受骗未遂的群众举报:有四个人在新华北街工商银行附近利用‘掉钱’和‘捡钱’的形式诈骗。” 显然,这里的“未遂”2字欠妥。未遂,一般指坏人干坏事没有达到目的或没有满足愿望,例如“盗窃未遂”“杀人未遂”和“强奸未遂”等,主体都是罪犯,这里用来说明群众受骗实属不妥,应删去。

应用写作不仅要慎重选词,在句子的使用上也要反复推敲。一般而言,在应用写作中,少用长句,多用短句;少用整句,多用散句;少用感叹句、疑问句,多用陈述句。选择合适的句子形式可以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内容,如果长句太多,既容易出现病句,也会给理解带来困难;而整句、感叹句、疑问句使用太多,也会使应用文失去其独有的平实、自然的文风,降低文章的存在价值。

3. 简洁

简洁是指文字要简短,内容要扼要、直截了当。

应用写作的目的可以说是以传递信息为主,因此应用文行文务必简洁。具体来讲,简洁在这里应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文字要简炼、篇幅要短小

应用写作要惜墨如金,要选用简洁的词语,要删去可有可无的段落,要实话实说,不穿靴戴帽。冗长的文章往往会淹没主题,同时也浪费阅读时间,降低办事效率。

(2)扫除套话、空话、废话

文字是用来表情达意、传递信息的,如果为写作而写作就会废话连篇。应用文更要避免可有可无的废话,读者希望得到的是作者提供给他的有用信息。

(3)专用词语和习惯用语的应用

在长期的应用写作实践过程中,应用文在语言应用上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专用词语和习惯用语。如“收悉”“接洽”“为盼”“为要”等。此外,应用文还常用富有概括力的成语和熟语。

需要注意的是,简洁是以明白为前提的,如果不顾语句的通顺、语意的明了,应该说的不说,应该用的词不用,结果语意不清、语气不连贯,那是不可取的。

4. 得体

应用文的语言要和作者的身份、读者对象、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客观环境和谐一致,恰到好处。说什么,不说什么,说到什么程度,用什么语气,选择什么词汇,都要考虑最后的效果。过去曾有一段时期,在我们党和国家领导人接待外宾的通讯报导中,常常使用“接见”两个字,周恩来总理看后,指示记者改成“会见”,即双方会见。这就避免了使外宾有我们居高临下的不愉快感觉,体现了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精神,改得非常得体。

要做到得体,语言的运用还应当和所写文章的体例相符。报喜祝捷要热烈欢快,颁布政策法令应庄重严肃,批驳错误观点要有理有力,提出希望要求应平和委婉等。比如请示性公文的结尾多用“望”“请”等表示下级对上级的尊重,不能用“必须”“如此”之类口气很硬、很大的词;命令的用语必须斩钉截铁,毫不含混,不能模棱两可。

综上所述,应用文写作同其他文体一样,需要具备一定的语言基础和写作水平,同时也需要遵守应用文写作的规范。要提高写作应用文的能力,既要注重语言应用能力的培养,又要苦练各种文体的写作,同时还要不断关注现实生活,养成联系实际的习惯,才能写出符合要求的高水平作品。

【思考练习】

一、下面是有关老舍个人的两段文字,试比较二者在文体上、语言上有什么特点。并模仿资料,写出体裁各不相同的个人介绍。

资料一:老舍自传

老舍40岁时曾写了个质朴自谦、妙趣横生的自传。

舒舍予,字老舍,现年四十岁,面黄无须。生于北平。三岁失怙,可谓无父;志学之年,帝王不存,可谓无君。无父无君,特别孝爱老母,布尔乔亚之仁未能一扫空也。幼读三百篇,不求甚解。继学师范,遂奠教书匠之基,及壮,糊口四方,教书为业,甚难发财,每购奖券,以得末彩为荣,亦甘于寒贱也。二十七岁发奋著书,科学哲学无所懂,故写小说,博大家一笑,没什么了不得。三十四岁结婚,已有一男一女,均狡猾可喜。闲时喜养花,不得其法,每每有叶无花,亦不忍弃。书无所不读,全无所获并不着急。教书作事均甚认真,往往吃亏,亦不后悔。如此而已,再活四十年,也许有点出息。

资料二:老舍简介

老舍(1899—1966),现当代文学作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絮青、鸿来、非我等。满族,北京人。

老舍出生于一个贫民家庭。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炮火中阵亡。母亲也是旗人,常替人洗衣裳做活计维持一家人的生活。1918年夏天,他以优秀的成绩由北京师范学校毕业,被派到北京第十七小学去当校长。1924年夏应聘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当中文讲师。在英期间阅读了大量英文作品,并开始文学创作。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是老舍第一部作品,由1926年7月起在《小说月报》杂志连载,立即震动文坛。1926年老舍加入文学研究会,以后陆续发表了长篇小说《赵子曰》《二马》,奠定了老舍作为新文学开拓者之一的地位。1930年老舍回国后,先后在齐鲁大学和山东大学任教授,这个时期创作了《猫城记》《离婚》《骆驼祥子》等长篇小说,《月牙儿》《我这一辈子》等中篇小说,《神威》等短篇小说。抗日战争爆发后南下赴汉口和重庆。1938年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他被选为理事兼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日常工作。在创作上,老舍以抗战救国为主题,写了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1944年开始,老舍创作近百万字的长篇巨著《四世同堂》。1946年他应邀赴美国讲学一年,期满后旅居美国从事创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不久,老舍应召回国,曾担任全国文联、全国作协副主席兼北京文联主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全国政协常委等职。老舍参加政治、社会、文化和对外友好交流活动,注意对青年文学工作者的培养和辅导,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们艺术家称号”。老舍于“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本文来源:老舍纪念馆)

二、下面是一则顺口溜,形象地反映了当前社会存在裙带关系的一些问题,请分析它的语言特征。

父子室、夫妻科、外甥打水舅舅喝,孙子开车爷爷坐,亲家办公桌对桌,亲家班子驸马团,太太小姨打字员。 P+6OWVZqiu0EgKh8t0xVfwI5/gM25NYNFvYFANYtXenluuFz0vZJuseV13vIqm1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