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必然要影响到高等院校大学语文的教学改革。中国的社会现实要求高等院校培养大批高素质的、从事经济活动的理论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这里的高素质,既包括懂理论、会管理、善经营,又包括能够规范地写出有关社会活动的各种应用文章。同时,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专业知识的同时,也有非常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在这些活动中,他们常常会涉及如请示、报告、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等应用文的写作。但是,大多数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由于考试的压力而忽略了对应用文体写作的学习和训练,以至于应用写作水平较低,不能自如地应对大学校园以及一些社会活动的需求。因此,他们迫切要求学习有关应用文写作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写作技能。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大学生的迫切要求,就是我们编写这本教材的动因。

从2007年起,编写组成员已共同合作编写过3部应用写作类教材,因此他们具有一定的编写基础和经验。从使用情况看,这些教材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肯定,同时他们也提出一些宝贵的修改意见。编写组成员认为,演员演得好不好,观众说了算;教材写得好不好,用书的教师和学生说了算。基于这样的理念,编写组成员决定重新编写教材,定名为《应用写作教程》。

为了凸显这本教材的新颖性和实用性,在编写前,编写组成员做了大量的调研工作,主要针对现有同类型教材的特点、内容、体例等进行分析。经过认真讨论和反复修订,编写组成员认为本教材在体例、内容上较其他教材有一些较大的变化,尤其是内容方面,比如本教材涉及“公务员考试类文书”部分,这应该是本教材的创新部分。大家熟知,从2000年我国实行公务员选拔制度以来,就公务员考试中的写作问题一直是所有研究者和学习者关注的重点,在这些文书写作中要遵循怎样的写作规律,应用什么样的写作方法都成为焦点,也成为应用写作研究的热点。至今,相关研究成果不少,但很少有教材涉及该部分内容,从而给学习者造成了一些不便和遗憾。因此,编写组成员综合分析历年来公务员考试写作部分的考试规律,吸收大家的研究成果,编写了该部分内容,在内容上有所创新。在编写中,为了突出本教材的特点,编写组成员在体例上做了较大的修改,从教材结构上看,全书除第一章概述外,其他各章分【知识导读】——【写作指导】——【例文阅读】——【思考练习】四大块,这样的体例从横纵向看,条理都更为清晰。所以,本教材在内容和体例上都有所突破,有一定的特色,具体表现为以下四点。

1. 实用性

本教材在内容选择上,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就业需求,实用性很强。每一章中都列举了典型的例文,这些例文大多数来自国务院、教育部、环境保护部、民政部、北京市人民政府等部门门户网站的公开发布稿,保证了例文的真实可靠性。例文实践性强,参考价值大,既便于教师教学使用,也便于学生参考模拟。同时,课后围绕教学目标设计思考练习,促进学生提高写作能力。

2. 规范性

应用写作与其他文体写作有明显的不同,体式的规范性是应用写作必须遵守的。因此,在教材编写过程中,无论是写作知识的介绍还是例文的选择,无论是语言的组织还是行文的规范,编写组成员总是深思慎取,力求准确和规范,积极为使用者提供学习和模仿的范本。

3. 新颖性

本教材在编写中按照《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最新标准编写,对公文基本概念的界定、公文种类、适用范围等的介绍更加规范科学,在具体内容上克服了陈旧感,以新的知识、新的例文、新的信息来吸引学生。同时,本教材密切联系实际,从学生在校和就业的需要出发选择教材内容,尽量做到知识与实践的无缝对接。

4. 前瞻性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的传授是教师和学生关注的焦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实践能力的高低成为社会衡量教学水平的一个新标准。提升在校学生实践应用能力是每一位教师不可推卸的职责。因此,本教材涉及了“知识导读”“写作指导”“例文阅读”和“思考练习”的章节体例,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在掌握文体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提升写作技能,并系统地训练学生的写作思维,提升其综合写作能力,成为真正的应用型人才。

尽管本教材有突出的特点,但是不能说学了本教材就能得心应手地写好应用文章。道理很简单,提高写作能力、写好应用文章,要求作者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诸如较高的理论政策水平、敏锐的观察认识能力、较强的分析研究能力、缜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较高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等;而提高这些多方面、全方位的水平与能力,绝不是“应用文写作”这一门课程的教学所能承担的,更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奏效的。

编写本教材的初衷是为满足本院不同专业应用写作基础课教学的需要,同时也是编写组总结“山西省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的一项研究成果。当然编写组成员也希望本教材对其他院校同仁的大学语文教学有些裨益,倘若如此,甚感欣慰。

本教材由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系几位教师共同完成。全书共七章,第一章至第三章由吴瑞玲完成;第四章第一节至第四节、第七章由王涌米老师负责完成;第四章的第五节、第五章、第六章的第五节由赵玲丽老师负责完成;第六章的第一节至第四节由陈飞老师完成。

在本教材编写过程中,编写组成员参考了已出版的有关专著和教材,在此谨向原作者表示诚挚的谢意。同时,从筹划到编写,编写组成员得到了院系领导和教师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紧张、编写者的水平有限,错误以及不妥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师长、同仁不吝赐教。

吴瑞玲
2017年1月 lGZUjKWaU2MtodLPTr4dhnAelnc6LBwZ99Tt8NaiDIXrNwe6RBDNVojTKU9S53R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