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2 无法认同自己

为了变得幸福,我们需要磨炼自己。所谓磨炼自己,就是尽管自己现在的模样还不尽如人意,但还是要继续努力。从亲子关系的角度看就是——尽管自己现在是很幼稚的爸爸或妈妈,但该努力还是要努力。唯有这样才能构筑起积极的亲子关系。

这不仅适用于亲子关系,还适用于朋友关系。如果你是一个不愿与人交心的人,而你又不努力改变自己,再温柔的朋友也会离你而去。因为朋友也会感到寂寞,他们也渴望与人进行心灵层面的交流。

人如果无法认同自己最真实的模样,便无法获得幸福。幸福就是学会爱上真实的自己。真实的自己包括一个人的相貌、能力和认知。人如果能接纳“真实的自己”,那他便是幸福的,即使他面对失败也无惧无畏。如果能做到这一点,那么他在人际交往中也可以做到与人坦诚相待、直言不讳。

有时候,人们即使对对方心怀不满,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而人一旦开始对自己和他人都不吐露真心,那幸福便会离他越来越远。

无论一个人多么富有,社会地位多么崇高,只要他没有一个可以吐露真心的对象,那他就是不幸的。

别勉强自己,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就挺好的”,才能把幸福召唤到自己身边。一个人能否在社会上获得成功或许取决于他的能力,但一个人能否获得幸福则取决于他有没有不勉强自己的心态,取决于他能否告诉自己“现在的我就挺好”。

如果幸福的生活能够延续下去,那他的未来一定是充满活力的。

认同自己、认同对方,这就是幸福。成功是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日积月累的结果,幸福源于“如此便足矣”的心态。如果一个人没有这种心态,一直纠结于“凭什么他拥有那么多,而我却……”,就会陷入不幸。人一旦感到满足,心态就会变得柔和,所以贪婪而不知足的人往往不够温柔。

那些满腹怨言的父母不论对自己还是对孩子,都缺少“如此便足矣”的心态。有的家庭甚至因为父母不肯对孩子放手导致孩子无法上学。约翰·鲍比曾对这样的家庭做过调查,他在介绍调查报告时有如下表述。

“从呈现这种家庭形态的案例当中,我们不难发现,父母本身往往对其依恋对象的有效性感到非常担忧,他们在潜意识里希望孩子能扮演父母的角色,而自己则负责扮演孩子的角色,他们将正常的亲子关系颠倒了过来。父母期望孩子爱他们,他们要求孩子关爱、抚慰他们。这种亲子角色颠倒的问题通常不易察觉。案例中的母亲们会强调正因为孩子还小,才需要得到特殊的照顾和保护,她们的孩子只是在接受这种照顾和保护而已。在处理家庭问题方面经验尚浅的临床心理医生也会认为:正因为孩子们提出的任性要求每次都能得到满足,‘一直被家长娇惯着’,所以他们才会出问题。” tczTRCZmiK3IbHS+AcHx9q5jdy9gQYHIdQPWA5arKNHsr/IpFBVxzcEL/kzzL+1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