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到职业化,就必须在不断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摒弃一些不好的心态。那么到底哪些是影响人们实现职业化的消极心态呢?具体如下。
1.推卸责任
每个员工都承担着公司的一部分工作,都需要对这部分工作负责,但有些人却习惯于推卸责任,不是抱怨上级没有把工作交待清楚,就是责备下属能力不强,唯独自己没有一点责任。
殊不知作为一项工作的负责人,只要工作没有做好,责任就是自己的,有错都是“我”的错。上级没有交代清楚,在接受任务的时候为什么不询问清楚?下属能力不强,为什么不在平时的管理工作中去提升他们的能力?作为负责人就应该勇于承担责任,一个连责任都不敢承担的人,上级怎么能够信任并委以重任?下属又怎么可能真心支持和拥戴他?
2.打工心态
在职场中,很多人都认为自己只是打工的,当然这在事实上也没有错误,大多数人是在打工,但打工也有两种不同的心态。如果认为是为别人打工,那就真的是在打工了;如果是当作为自己打工,坚持下来,离成功的日子就不远了。
工作并不仅仅是为了薪水,更重要的是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以使自己在未来能够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工作得过且过、不思进取,那么你可能永远都是打工者,甚至连打工都不一定能够有机会。请记住,今天打工是为了明天不打工;今天不甘心打工,明天有没有工打亦未可知。
所以,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样的心态是不可取的,要真正把自己当作主人,以老板的心态打工,才能终有所成。
3.清高孤傲
如今的世界已经大不同了,单枪匹马、单打独斗就能成功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竞争的是团队的力量。工作千头万绪,一个人无论个人能力有多强,也难以全部应付。一个人要成功,就必须融入团队,只有团队成功个人才有可能成功,失败的团队里没有成功的个人。
所以,优秀的员工也要融入到团队中去。如果你对团队的现状不太满意,你还可以影响你的团队,想办法让团队变得更加优秀,但你绝不可以孤芳自赏,游离于团队之外,让自己成为一个局外人。
4.消极被动
《论语》有言“君子不器”,意思是说一个人不要把自己当作工具、器皿。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人是有主动性的,善于运用大脑思考;如果人云亦云,从不思考,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安排什么就做什么,那就真的变成工具了,这样的人在竞争中只能是失败者。
在职场中,你如果有好的方法或是好的可行性建议,应该及时拿出来和团队分享,如果藏着掖着,这既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别人也不会知道你的能力,更不用说得到领导的认可与提拔了。
聪明的员工总是“不在其位而谋其政”,他们会主动站在领导者的立场,想领导之所想,及时为领导“排忧解难”;他们会积极主动开展工作,而不是被动等待领导安排工作;他们会为领导带来预期的工作结果,有的时候甚至会超越领导的期望。总之,主动去思考,主动去改变,主动去行动,才会发展得更好。
5.独善其身
有的人两耳不闻窗外事,只关心自己,只要自己的工作不出什么问题就好了,别人与“我”没有什么关系;看到同事工作出了错误,甚至会幸灾乐祸、落井下石。这种工作心态已经与现代职场的要求格格不入了,拿这种心态处世,以此种态度工作,是无法被团队接纳的,是不可能在竞争中胜出的。
6.缺乏危机意识
有一个很著名的温水煮青蛙(图1.3)实验:把青蛙扔进滚烫的水中,青蛙能够立即跳出滚水,避免灭顶之灾。但如果把青蛙放在温水里,慢慢加热去煮,在温水中逍遥自在的青蛙,等到水煮沸了,生命受到威胁了,却发现再也没有力气逃命了。
图1.3 水煮青蛙
这个实验告诉人们:在职场中,每个员工都要有危机感,要有竞争意识,不要因为安逸舒适的环境而丧失警惕心、磨灭自己的斗志,都应该从长远考虑自己未来的发展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否则,一旦面临环境改变,就会在激烈的竞争面前茫然无措,最后就只能被淘汰了。
要真正实现职业化,光摒弃以上那些不良心态是不够的,还需要积极调整心态,做到以下6点。
1.保持对领导的尊重
在任何组织中,领导都是决定你是“生存”与“死亡”、提拔与“原地徘徊”的至关重要的人,要想得到领导的认可,首先要学会的就是尊重自己的领导。有的领导,可能学历没有你强、英语没有你说得好、颜值没有你高,但他能够成为领导,就说明他有优秀的一面,有能力担任这个职务,作为下属,一定要对他保持应有的尊重。
同时,只有当领导成功了,下属才有机会跟着成功,也就是说领导有机会了,下属才会有机会。那种梦想等着领导犯错甚至引导领导出错,以便自己能够取而代之的心态应该及时丢掉,没有任何组织会认可这样的员工。同样,失败的团队里没有成功的个人,领导在一定程度上代表团队,下属尊重领导就是尊重团队,支持领导就是支持团队。
2.超预期完成工作任务
既然选择了工作,就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领导交办的工作,无论难易程度如何,是否属于分内之事,都应该全力以赴地去完成,给领导带来好的工作结果。有的人可能会觉得,分内的工作理当义不容辞,但如果是分外的工作就不必了吧?这种想法是不对的,领导把工作交给自己,说明信任自己,这份信任也值得认真把工作做好。
因此,面对领导的信任,不仅要把工作一丝不苟做好,还要尽量做到最好,超出领导的期望,让领导放心、省心,你自身也会得到更多机会。
3.包容性格不同的同事
每个人性格不同,处世的方法也不同,在工作中都可能遇到一些做事方法不符合自己喜好的同事,但不能拿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更不能因为对方未按照自己的标准去做事而厌恶对方甚至怀恨在心,要学会宽容和包容,融入到团队中去。
4.尽力帮助团队的成员
自己的工作完成后并不是已经万事大吉了,此时可以主动关心其他同事,看看自己能不能帮他们做些什么,如果每个人都这么想、这么做,团队就会更融洽、更强大,公司也就更强大。
有的人喜欢拖延工作,1个小时的工作一定要拖到4个小时做完,甚至还要在下班时故意加会班,让别人觉得他很忙,生怕提前做完被分派其他工作。其实工作是提升个人能力的重要途径,工作做得少,锻炼的机会就少,能力提升就慢。
帮助他人是一种储蓄,一种情感的储蓄、一种爱的储蓄,储蓄总是会有回报的。一个人帮助他人越多,就会有越多的人帮助自己。
5.寻找与他人的差距
每个人都有优点和不足,在与人相处时,往往容易发现他人的不足而忽视了对方的优点,总觉得别人都比不上自己。其实这是不对的,不要总觉得自己非常优秀,没有缺点,要善于向身边优秀的人学习,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之处,不断提高,不断完善。
6.积极显示自己的才能
一个人价值的大小更多取决于他为组织或社会创造了多大的价值,他创造的价值越大,他自身的价值也就越大。个人创造价值需要两个条件:能力和机会。
能力是创造价值的基础,一无是处的人是很难为组织或社会创造价值的。但光有能力是不够的,有能力的人只有让别人,尤其是他的领导知道了,别人才会为他创造机会。因此,要勇于表现自己的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这样才会不断有机会施展,才能充分体现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