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十二次

现在说到十二次。

古人为了说明日、月、五星的运行和节气的变换,把黄道附近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星纪、玄枵(xiāo)等十二个等份,叫做十二次。每次都有二十八宿中的某些星宿作为标志。例如星纪有斗、牛两宿,玄枵有女、虚、危三宿,余皆仿此。但是十二次是等分的,而二十八宿的广狭不一,所以十二次各次的起讫界限不能和宿与宿的分界一致,换句话说,有些宿是跨属于相邻的两个次的。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此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作的,各次的名称、写法和顺序都根据《汉书·律历志》):

(加有着重点的字是各次的主要星宿,这是参照《淮南子·天文训》)

外国古代把黄道南北各八度以内的空间叫做黄道带,认为这是日、月和行星运行所经过的处所。他们也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把黄道带分为白羊、金牛等十二个等份,叫做黄道十二宫。其用意和我国古代的十二次相同,但起讫界限稍有差异。对照起来,大致如下表所示:

我国古代创立的十二次主要有两种用途:第一,用来指示一年四季太阳所在的位置,以说明节气的变换。例如说太阳在星纪中交冬至,在玄枵中交大寒,等等。第二,用来说明岁星每年运行所到的位置,并据以纪年。例如说某年“岁在星纪”,次年“岁在玄枵”,等等。这两点,后面谈到历法时还要讨论。

有一件事值得提一提,上述十二次的名称大都和各自所属的星宿有关。例如大火,这里是次名,但在古代同时又是所属心宿的名称。又如鹑首、鹑火、鹑尾,其所以名鹑,显然和南方朱雀的星象有关,南方朱雀七宿正分属于这三次。《左传·僖公五年》“鹑火中”,孔疏说“鹑火之次正中于南方”;又说“鹑火星者谓柳、星、张也”,可以为证。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唐代的星占图残片(图中残存二十八宿中的轸、角、亢、房、心、尾七星宿以及黄道十二宫中双女、天平、天蝎三个宫。是现存最早的黄道十二宫图像)

敦煌莫高窟出土卷子中的紫微星星垣图(局部。虽然《史记》中已经有了与三垣相当的星官名称,但文献中正式记载三垣,我们只能追溯到唐代成书的《开元占经》和《天象诗》中) VEZ1oo/SJjCimwvIPRniGjpttLXSoc2jaqQQKT22EUFs3QsdQol6VayKJSwu3V+K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