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四象二十八宿

星宿这个概念不是指一颗一颗的星星,而是表示邻近的若干个星的集合。古人把比较靠近的若干个星,假想地联系起来,给以一个特殊的名称,如毕、参、箕、斗等等,后世又名星官。二十八宿指的是:

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dī)、房、心、尾、箕

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

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mǎo)、毕、觜(zī)、参(cēn)

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zhěn)

东方苍龙、北方玄武(龟蛇)、西方白虎、南方朱雀,这是古人把每一方的七宿联系起来想象成的四种动物形象,叫做四象。

以东方苍龙为例,从角宿到箕宿看成为一条龙,角像龙角,氐、房像龙身,尾宿即龙尾。再以南方朱雀为例,从井宿到轸宿看成为一只鸟,柳为鸟嘴,星为鸟颈,张为嗉(sù),翼为羽翮(hé)。这和外国古代把某些星座想象成为某些动物的形象(如大熊、狮子、天蝎等)很相类似。

王莽新朝四神瓦当(1956年陕西西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上文说过,古人以恒星为背景来观测日、月、五星的运行,而二十八宿都是恒星。了解到这一点,那么古书上所说的“月离于毕”“荧惑守心”“太白食昴”这一类关于天象的话就不难懂了(《尚书·洪范》伪《孔传》:“月经于箕则多风,离于毕则多雨。”“荧惑守心”见《论衡·变虚篇》;“太白食昴”见邹阳《狱中上梁王书》)。“月离于毕”意思是月亮附丽于毕宿(离,丽也);“荧惑守心”是说火星居于心宿;“太白食昴”是说金星遮蔽住昴宿,如此而已。苏轼在《前赤壁赋》里写道:“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也是用的二十八宿坐标法。

二十八宿不仅是观测日、月、五星位置的坐标,其中有些星宿还是古人测定岁时季节的观测对象。例如在上古时代,人们认为初昏时参宿在正南方就是春季正月,心宿在正南方就是夏季五月,等等。这是就当时的天象说的。《夏小正》:“正月初昏参中,五月初昏大火中。”

古人对于二十八宿是很熟悉的,有些星宿由于星象特殊,引人注目,成了古典诗歌描述的对象。《诗经》“维南有箕,不可以簸扬;维北有斗,不可以挹(yì)酒浆”(见《小雅·大东》),这是指箕宿和斗宿说的。箕、斗二宿同出现于南方天空时,箕宿在南,斗宿在北。箕宿四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簸箕形,斗宿六星联系起来想象成为古代舀酒的斗形。《诗经》“三星在天”“三星在隅”“三星在户”,则是指参宿而言(此从《毛传》),因为参宿有耀目的三星连成一线。至于乐府诗里所说的“青龙对道隅”(见《陇西行》),道指黄道,青龙则指整个苍龙七宿了。有的星宿,伴随着动人的神话故事,成为后世作家沿用的典故。脍炙人口的牛郎织女故事不必叙述(但是织女不是指北方玄武的女宿,而是指天琴座的α星。牛郎也不是指北方玄武的牛宿,而是指天鹰座的α星。牛郎所牵的牛,才是牛宿)。二十八宿中的参、心二宿的传说,也是常被后人当作典故引用的。《左传·昭公元年》说:

昔高辛氏有二子,伯曰阏(yān)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帝不臧(zāng),迁阏伯于商丘,主辰(主祀大火),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即心宿);迁实沈于大夏(晋阳),主参(主祀参星),唐人是因……故参为晋星(即参宿)。

因此后世把兄弟不和睦,比喻为参辰或参商。又因为参宿居于西方,心宿居于东方,出没两不相见,所以后世把亲朋久别不能重逢也比喻为参辰或参商。杜甫《赠卫八处士》所说的“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就是这个意思。

随着天文知识的发展,出现了星空分区的观念。古人以上述的角、亢、氐、房、心、尾、箕等二十八个星宿为主体,把黄道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照由西向东的方向分为二十八个不等份。在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八宿就意味着二十八个不等份的星空区域了。

三垣与二十八宿示意图 wP3CcDJr1Zhd9aeEZiLtyB5xCb7FPO1Y8QuLxUstkRZET7FoQuo3P0wVHStcIHc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