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一章 |

天文

汉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质护膊(1995年新疆民丰尼雅遗址1号墓地出土)

在上古时代,人们把自然看得很神秘,认为整个宇宙有一个至高无上的主宰,就是帝或上帝。在上古文献里,天和帝常常成为同义词。古人又认为各种自然现象都有它的主持者,人们把它们人格化了,并赋予一定的名字。例如风师谓之飞廉,雨师谓之荓翳(荓,读píng;翳,读yì),云师谓之丰隆,日御谓之羲(xī)和,月御谓之望舒(这里是举例性质,见《广雅·释天》),等等,就是这种观念的反映。这些带有神话色彩的名字,为古代作家所沿用,成了古典诗歌辞赋中的辞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农耕生活的国家之一,农业生产要求有准确的农事季节,所以古人观测天象非常精勤,这就促进了古代天文知识的发展。根据现有可信的史料来看,殷商时代的甲骨刻辞早就有了某些星名和日食、月食的记载,《尚书》《诗经》《春秋》《左传》《国语》《尔雅》等书有许多关于星宿的叙述和丰富的天象记录。《史记》有《天官书》,《汉书》有《天文志》,我们可以说远在汉代,我国的天文知识就已经相当丰富了。

河南濮阳西水坡45号墓出土的蚌塑,有学者称为“龙虎北斗图”

古人的天文知识也相当普及。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说:

三代以上,人人皆知天文。“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后世文人学士,有问之而茫然不知者矣(见《日知录》卷三十“天文”条。“七月流火”见《诗经·豳〔bīn〕风·七月》,“三星在户”见《诗经·唐风·绸缪〔móu〕》,“月离于毕”见《诗经·小雅·渐渐之石》,“龙尾伏辰”见《左传·僖公五年》)。

我们现在学习古代汉语当然不是系统学习我国古代的天文学,但是了解古书中一些常见的天文基本概念,对于提高阅读古书能力无疑是有帮助的。现在就七政、二十八宿、四象、三垣、十二次、分野等分别加以叙述。 LALR6Ty0mRiryUrljtuSumITCNHWxlhcCXEYe4nvxBrwDDEKZl40NAUCzqaXGTt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