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十四节气

一年分为春、夏、秋、冬四时(季),后来又按夏历正月、二月、三月等十二个月依次分为孟春、仲春、季春,孟夏、仲夏、季夏,孟秋、仲秋、季秋,孟冬、仲冬、季冬。这些名称,古人常用作相应的月份的代称。《楚辞·哀郢(yǐng)》“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就是指夏历二月说的。但是在商代和西周前期,一年只分为春、秋二时,所以后来称春秋就意味着一年。《庄子·逍遥游》:“蟪(huì)蛄(gū)不知春秋。”意思是蟪蛄生命短促不到一年。此外史官所记的史料在上古也称为春秋,这是因为“史之所记必表年以首事”(见杜预《春秋序》)。旧说春秋犹言四时(《诗经·鲁颂· 〔bì〕宫》郑玄笺),错举春秋以包春、夏、秋、冬四时(杜预《春秋序》、孔颖达《正义》),似难置信。后来历法日趋详密,由春、秋二时再分出冬、夏二时,所以有些古书所列的四时顺序不是“春、夏、秋、冬”,而是“春、秋、冬、夏”,这是值得注意的。例如《墨子·天志中》“制为四时春、秋、冬、夏,以纪纲之”,《管子·幼官图》“修春、秋、冬、夏之常祭”,《礼记·孔子闲居》“天有四时,春、秋、冬、夏”,等等。

除了日、月、季、年之外,还有更大的时间单位,这就是章、蔀(bù)、纪、元。十九年为一章,四章为一蔀(76年),二十蔀为一纪(1520年),三纪为一元(4560年)。

1942年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帛书十二月令图(图中东、西、南、北四个方位依次写有春、夏、秋、冬十二个月的月名和月令)

古人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认识到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的规律,把周岁365日 平分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等二十四个节气,其中每个节气占15.22日弱。后代根据太阳移动的速度,有的节气占14日多(冬至前后),有的节气占16日多(夏至前后)。二十四节气用以反映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这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掌握农事季节的经验总结,对农业生产的发展贡献很大。二十四节气系统是我国旧历特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和顺序是:

这是依照后代的顺序;名称和《淮南子·天文训》相同。惊蛰古名启蛰,汉代避景帝讳改名惊蛰。又,二十四节气和阴历月份的搭配,不是绝对固定年年一致的。因为节气跟太阳走,和朔望月没有关系,这里所列的是综合一般的情况。

古人最初把二十四节气细分为节气和中气两种。例如立春是正月节,雨水是正月中;惊蛰是二月节,春分是二月中,节气和中气相间,其余由此顺推(由于一个节气加一个中气差不多是三十天半,大于一个朔望月,所以每月的节气和中气总要比上月推迟一两天,推迟到某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后来就以这个月份置闰,所以古人说“闰月无中气”。阳历每月都有节气和中气,上半年每月六日和二十一日左右是交节日期,下半年每月八日和二十三日左右是交节日期)。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黄道上不同的视位置定的。前面讲天文时说过,古人把黄道附近一周天平分为星纪、玄枵(xiāo)等十二次,太阳运行到某次就交某某节气(实际上二十四个节气是表示地球在围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二十四个不同的位置)。试以《汉书·律历志》所载的二千多年前的天象为例。太阳运行到星纪初点交大雪,运行到星纪中央交冬至,运行到玄枵初点交小寒,运行到玄枵中央交大寒,等等。下表就说明了这种情况:

(注:太阳运行叫做躔〔chán〕)

这表是根据《汉书·律历志》的顺序排的,惊蛰在雨水之前,清明在谷雨之后,和后代不同。《汉书·律历志》并指出交某节气时,太阳所在的星宿及其度数。如冬至日在牵牛初度,即摩羯座β星附近。现代天象和古代不同,现在的冬至点在人马座(相当于古代的析木)。

西汉元始五年(5)壁书《四时月令诏条》(甘肃敦煌悬泉置遗址出土)

二十四节气系统是逐步完备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二分二至这四个最重要的节气:《尚书·尧典》把春分叫做日中,秋分叫做宵中;《吕氏春秋》统名之曰日夜分,因为这两天昼夜长短相等。《尧典》把夏至叫做日永,冬至叫做日短,因为夏至白天最长,冬至白天最短,所以《吕氏春秋》分别叫做日长至、日短至(《孟子》统名之曰日至。《孟子·告子上》“今夫 〔móu〕麦,播种而耰〔yōu〕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浡〔bó〕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这指夏至而言;《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旧说指冬至而言。《左传》又称冬至为日南至)。《左传·僖公五年》说“凡分、至、启、闭必书云物”,分指春分、秋分,至指夏至、冬至,启指立春、立夏,闭指立秋、立冬(据杜预注)。《吕氏春秋》则明确提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个节气。到《淮南子》,我们就见到和后世完全相同的二十四节气的名称了。 lHF+ddUcRcCCIeaFOPVdffe7sMmK9v99v29yRTNZsuqxVywynb9IUaOq8UUEXQm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