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生命

我现在知道,生命如川流不息的河流,我不必害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生命。

一个人的内心想法非常重要,好的想法可以产生很合逻辑的、很有建设性的计划;而坏想法通常会导致精神上的紧张甚至崩溃,让我们痛苦不已。

我曾拜访过《纽约时报》的发行人亚瑟·苏兹柏格先生。他告诉我,当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烧过欧洲的时候,他感到非常恐惧,对未来无比担心,这样的忧虑使得他几乎无法安然入睡,精神上出现了严重的问题。他常常在半夜下床,拿着画笔坐在画布前面,望着镜子,想画一幅自画像。虽然他对绘画一无所知,可是他还是画着,好让自己不再忧虑。苏兹柏格先生告诉我,直到最后,他在一首赞美诗里见到一段话,才终于消除了忧虑,得到了平静。从此,这段话便成了他的座右铭。这段话是:

“只要一步就好了。

指引我,仁慈的灯光……

请你常在我身旁,

我并不想看到远方的风景,

只要一步就好了。”

大约就在同一个时期,一位年轻的士兵也学到了同样的一课。

他的名字叫做泰德·本哲明,他曾经因为忧虑而痛苦,几乎因此发疯。泰德·本哲明向我回忆了他的痛苦经历:

那是在1945年的4月,如果战争不是在那时候结束的话,我想我整个人都会崩溃。

当时,我整个人已筋疲力尽。我在第九十四步兵师担任士官的职务,工作是建立一份在作战中死伤和失踪者的记录,还要帮忙挖掘那些在战事最激烈的时候阵亡的、被草草掩埋在坟墓里的士兵。我得收集那些人的遗物,然后准确地把那些东西送到他们的家人或亲友手中。

我一直很担心,怕因为我的失误而给那些失去亲人的家属造成伤害,我担心我是不是能胜任这个工作,我担心我是不是还能活着回去,我担心这种工作还要持续很多年,我担心我是否还能把我的独生子抱在怀里——我的儿子已经16个月了,可我却还没有见过他。

我既忧愁又劳累,整整瘦了34磅,而且担忧让我几乎疯狂,我都能感觉到自己的精神有些不正常了。我眼看着自己瘦得皮包骨头。我一想到自己可能再也回不了家就害怕,我崩溃了,我常常像个孩子一样哭泣,我经常浑身发抖……那一段时间,大约就是在对德军最后大反攻开始不久,我差一点就想放弃还能再成为一个正常人的希望。

最后,我住进了医院。在为我做完彻底的全身检查之后,一位医生告诉我,我的问题纯粹是精神上的,是我自己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了。这位医生送给我一些忠告,这些忠告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他说:“我希望你把你的生活想象成一个沙漏,你知道在沙漏里有成千上万的小沙粒,它们都慢慢地、很均匀,地流过沙漏的缝隙。除了弄坏沙漏,你跟我都没办法让两粒以上的沙子同时通过那条窄缝。你和我以及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像这个沙漏。每天早上,新一天开始的时候,有成千上万件的工作,让我们觉得我们一定得在那一天里完成。可是如果我们不一件一件地做,让它们像沙粒通过沙漏的窄缝一样,慢慢地、平均地通过这一天,那我们就一定会损害到自己的健康了。”

当医生把这段话告诉我之后,我就一直奉行:“一次只流过一粒沙,一次只做一件事”这个忠告。这个建议在身心上拯救了我,对我目前的工作,也有莫大的帮助。我发现:在生意场上,也有很多和在战场上类似的问题,一个人分身乏术,一次要做完好几件事情——但却没有多少时间可利用。我们的材料不够了,我们有新的表格要处理,我们要安排会议,还有地址的变动、分公司的增开和关闭等等……

我不会再紧张不安,因为我找到了缓解压力的方法,我记得那个医生告诉我的话:“一次只流过一粒沙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我经常对自己重复着这句话。我的工作比以前更有效率,做起事来也不会再有那种在战场上几乎使我崩溃的、迷乱的感觉。

有一位女士在克服忧虑之后对我说:“我成功地克服了我对孤寂的恐惧和我对需要的恐惧。我现在很快乐,我的事业很成功,我对生命抱着无比的热诚和爱恋。我现在很清楚,不论在生活上碰到什么事情,我都不会再害怕了,我会有秩序地去处理;我现在知道,我不必害怕未来;我现在知道,我每次只要活一天——而对一个聪明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个崭新的生命。”

现在,这个女士生活得很快乐,无论遇到什么问题她都能够做到处事不惊,她也能够把握自己的快乐,因为她能把今天称之为自己的一天;她在今天感到很安全,能够说:“不管明天多么糟糕,我已经度过了今天。”

这几句话听起来似乎是今天的哲人说的,其实是早在基督降生的30年前,古罗马诗人赫瑞斯早就说过。这种生活态度对我们来说,不是一样有莫大的启发吗? Ls5V8GO+9MWEmw0L6TwotGw0OVI+ngj7vSaNllHcHGiqfH447mm4x//pKvtO9GS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