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去认真研究,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能力能够发挥的地方。如果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厌烦,可以试着假装对你从事的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假装会使你的兴趣逐渐变成真的,你的疲劳、忧虑和烦闷也会因此而减少。
哥伦比亚大学的爱德华教授,通过一系列的调查和实验得出结论:“工作能量降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烦闷。”烦闷是产生疲劳的重要因素之一。
约翰·巴拉克博士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找来一群大学生,让他们从事自己不感兴趣的工作,并且持续一段时间。这些学生的反应都比较相似:他们觉得很疲倦、烦闷、头痛,而且他们总想发脾气。其中几个人的胃部还出现了不适。通过对他们进行检查化验后发现:人在烦闷的时候,身体血液的氧化作用会有所下降。而当他从事感兴趣的工作时,人体的新陈代谢作用就会加速,很少会觉得疲倦。
就连登山那样大量消耗体力的活动,也不如烦闷那样容易使你疲劳,因为登山的过程中可以欣赏沿途的美景,而工作有时只会给人带来苦恼。明尼苏达州农工银行的总裁苏曼先生对这一点有着亲身体会。
1943年,加拿大国防部高薪聘请阿尔卑斯登山队教练,对威尔士军团的士兵进行登山培训,苏曼先生就是当时被聘请的教练之一。教练的年龄都比较大,年龄范围在42~55岁。他们带着年轻的士兵们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在冰河与雪地之间穿行。每天,在完成了十五个小时的训练后,那些年轻的士兵们个个都筋疲力尽了。可是,这些比士兵年龄大得多的教练们的情形却要比士兵们好得多。他们虽然很累,但精神状态却很好。他们吃完饭之后,还要待在一起聊上个把小时才休息。
我们不禁疑问:“这是为什么?”难道是因为士兵们的肌肉锻炼得不够结实吗?当然不是,原因就在于教练们对登山充满了兴趣,那是他们的爱好,而士兵们却对登山感到厌烦,这种训练令他们痛苦不已。
当人们做一些很有乐趣、自己喜欢,并让自己兴奋的事情时,就很少会感到无聊、烦闷、抑郁,也不会疲倦。工作状态非常好。
请记住,兴趣所在的地方就是能力能够发挥的地方,在这里他们会展现自己的特长。如果你对所从事的工作感到厌烦,你为何不和自己玩一个“假装的游戏”,也许你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有一位小姐在一家石油公司工作,她每个月都要做那最让她感到乏味的工作——填写石油销售表,这种表格极为琐碎,需要填写各种数据。她为了培养自己对这份工作的兴趣,让自己的情绪兴奋起来,想出了一个办法。
是什么样的办法呢?很简单,就是跟自己比赛。首先,她统计出上午的打印数字,在下午的时候争取打破这个纪录,让自己的速度不断提高;然后,在下班的时间再统计出全天的打印数,争取在第二天打破纪录。通过这个方法,她的工作效率明显超过了别人,也节省了体力和精力,有效地防止了因工作烦闷而带来的疲劳,自己也不再为表格感到头疼,从而给她的休息时间带来了更多的快乐。
你们不用怀疑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因为那个女孩后来成了我的妻子。
如果你像她一样试着假装对工作有兴趣,这一点点假装会使你的兴趣逐渐变成真的,你的疲劳、忧虑和烦闷也会因此而减少,或许还能给你带来某种快乐。
几年前,霍华特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改变了他的一生。他决心喜欢自己的兼职工作,让他的兼职工作变得有趣。因为他的工作太无聊了:洗碟子、刷柜台。当别的男孩追求女友时,他却替别人盛冰淇淋。
霍华特十分讨厌这份工作,但生活所迫,他又没有别的选择。他决定利用这个机会来研究冰淇淋:它都含有哪些成分,是怎样做成的,为什么有的冰淇淋会更好吃一点?——他的目的只是为了让这份工作变得有趣一点。
他研究冰淇淋的化学成分,这使他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开始不断关注这方面的信息。他对食品化学的浓厚兴趣,让他的化学成绩迅速提高,并促使他高中毕业后在大学中选择了食物技术的课程。在上大学期间,纽约可可推广中心举办了一次关于可可和巧克力应用研究的征文活动,霍华特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他的文章得了最佳奖,他也因此得到了一份丰厚的奖金。
大学毕业之后,霍华特发现刚刚毕业的学生很难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于是他便在家中的地下室建了一个私人实验室。没过多长时间,政府就颁发了一项新法案:牛奶中的细菌含量必须经过严格计数。霍华特的实验室因此承接了周边城市十四家牛奶公司的委托,为他们生产的牛奶检验细菌数目。为此,他还专门雇了两个助手。
二十五年以后,情况变成了什么样呢?目前正从事食品化学研究的先驱们都要退休了,他们的工作将移交给青年一代,霍华特很有可能成为这一领域的领袖人物,他的兴趣使他最终走向了成功。
当年那些买他冰淇淋的同学,有的可能面临失业的痛苦,有的可能面临裁员的风险,有的在抱怨自己没有遇到过机会。事实上,当初霍华特如果不是决心将枯燥的工作变得有趣,恐怕他同样也不会有这种机会。
如果你从事劳心的工作,那么你可能因为未完成工作而感到疲倦,为自己的工作厌烦。也就是说,工作并不会给人带来疲倦,倒是忧虑、挫折及不平之气让人倦怠。
有一个叫汤姆的年轻人,由于经济危机,他实在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只得从事一件没有太大意义而且枯燥的工作——每天站在车床前加工螺丝钉。既然必须从事这份工作,汤姆便试着从中找到乐趣,于是和另一个同事展开了竞赛,看每天谁做的螺丝钉多,因此,他的生产效率大为提高。工头对汤姆的生产速度与质量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久就把他调去从事一份条件较优越的工作。三十年后,汤姆已成为一家机车制造公司的董事长。
有位哲人说过:"人的思想是万物之因。播种一种观念就收获一种行为,播种一种行为就收获一种习惯,播种一种习惯就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就收获一种命运。"1800年前,古罗马皇帝奥里欧斯在《沉思录》一书中写道:“我们的人生是我们的思想创造的。”这句名言到今天同样是真理。你可经常提醒自己,你可以把思想引上快乐的轨道。如果你在工作中得不到快乐,那么在别的地方也找不到,因为你一天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在工作上的。
改变自己的思想,培养自己的工作的兴趣,让自己在工作中快乐起来,你就会把疲劳降到最低程度,这样你就会少一些忧虑和烦恼,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也有更多的时间来享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