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听到过这样一个笑话,一位科学家发明了一个机器,对他的同事夸耀说:“我发明了一种机器,简直和人一模一样。”
“它从不出错吗?”另一位科学家问道。
“不。但是当它犯了错误时,会把责任推到其他机器人身上。”
这个笑话说的就是,人们在做错事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或者为自己的过失找到某种借口。然而,从长远来讲,推卸责任对自己的成长不利,容易让人养成一种坏习惯,这就是学会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
在现实生活中,即便是成年人也会有推卸责任的事发生,这种事情在工作中更容易遇见。其实想想原因是很简单的,因为责怪别人比自己承担责任要容易得多。我们中的一些人总是在抱怨别人。责怪父母、同学、朋友、儿女、配偶甚至公司主管、部门领导以至整个社会。也许,对那些心智不成熟的人,永远都有理由为自己开脱,他们总是想着找各种各样的理由去说服自己推卸责任,而不考虑怎样去承认错误,直面困难,并最终去解决困难。
举例来说,我认识一个女孩,她总是抱怨她母亲如何干涉她的生活,让她没有自己的空间。事情是这样的,在女孩很小的时候,她的父亲就离她们而去了,剩下母女俩相依为命,承担家庭生活的重担就落在了她母亲一个人身上,于是她的母亲一方面要在外面辛苦的工作,一方面又要教育年幼的女儿。她母亲是那种非常要强的人。所以经过自己的奋斗,在工作上开拓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成了地道的女强人。在生活上,她非常细心地呵护着自己的女儿,不让她受一点风雨,让她受最好的教育,念最好的大学。但是她的女儿却并不喜欢这种被照顾的方式,反而把她母亲看作自己成长的最大障碍,心里总是抱怨她母亲。
这个女孩很悲观地认为,自己的行动被母亲的专制笼罩着,她总有一种时刻与母亲抗争的感觉,有时甚至会故意和母亲作对。她的母亲总是很委屈地说:“我搞不懂她到底怎么想的,我想尽办法让她生活得更优越,更疼爱她,我这样辛苦的工作完全是想给她创造更好的机会,可为什么却让她越来越有压力呢?”
这种情况并不少见,现在的父母想尽办法让子女过得更好,但是他们却还是要遭受来自儿女的指责与抱怨,这都表现出少年儿童的心智不成熟和心理的叛逆。她们不理解父母的用心,而且把责任推给父母是很不应该的。
但是,有些情况却不同。比如美国开国元勋伟大的乔治·华盛顿,他的出身并不富裕,父母也只是普通人,但是他却能凭着自身惊人的力量推动历史,成为美国乃至世界最有名的历史人物。林肯也是一样,在他的一次演说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勇于承担责任的伟大气概:“我对全美国人民、基督教、人类历史及上帝——都负有责任。”
哈瑞·艾默生·福斯狄克在他那本《洞视一切》的书中,有一段是这样说的:“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人有一句俗话,我们都可以拿来鼓励自己:北风造就维京人。我们觉得,有一个很有安全感而很舒服的生活,没有任何困难,舒适而清闲,这些就能够使人变得很快乐,正相反,那些可怜自己的人会继续可怜他们自己,即使舒舒服服躺在一个大垫子上的时候也不例外。可是在历史上,一个人的性格和他的幸福,却来自各种不同的环境,好的、坏的,各种不同的环境,只有他们自己才能肩负起他们个人的责任。所以我们再说一遍:北风造就维京人。”
当坦桑尼亚的奥运马拉松选手艾克瓦里吃力地跑进了墨西哥市奥运体育场时,这场比赛的优胜者早就领了奖杯,颁奖仪式早已结束,整个体育场几乎空无一人了。艾克瓦里的双腿绑着绷带,沾满了血污,他努力地绕体育场一圈,跑到了终点。在体育场的一个角落,享誉国际的纪录片制作人格林斯潘默默地看着这一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格林斯潘走了过去,问艾克瓦里,为什么要这么吃力地跑至终点。
这位来自坦桑尼亚的年轻人轻声地回答说:“我的国家从两万多公里之外送我来这里,不是叫我因伤放弃这场比赛,而是派我来完成这场比赛的。”
在工作中,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为自己的能力不足或表现不佳找借口,以此来推卸责任,保全自我。没有任何借口,没有任何抱怨,认真执行就是艾克瓦里一切行动的准则。真正优秀的人从不在工作中寻找任何借口,他们总是把每一项工作尽力做到极致,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提出的要求,而不是寻找理由为自己推脱责任;他们总是出色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他们总是尽力配合同事的工作,当同事请求自己帮助时,从不找任何理由推脱或延迟。把寻找借口的时问和精力用到努力工作作中来,因为工作中没有借口,人生中没有借口,失败没有借口,每个人都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在美国的西点军校里,有这样一种广为流传的悠久传统,就是学员遇到军官问话时,只有四种回答:“报告长官,是!”“报告长官,不是!”“报告长官,不知道!”“报告长官,没有任何借口!”除此之外,不能多说一个字。“没有任何借口”是西点军校奉行的最重要的行为准则,它强化的是每一位学员想尽办法去完成任何一项任务,而不是为没有完成任务去寻找如何借口,哪怕看似合理的借口。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学员学会适应压力,培养他们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根据美国商业年鉴统计,二战后,在世界500强企业中,西点军校培养出来的董事长有1000多名,副董事长有2000多名,总经理、董事一级的有5000多名,比如“可口可乐”、“通用”、“杜邦”等有名的大公司的创始人都是他们培养的毕业生。
只要承认我们自身的缺点,承担起责任去努力地克服它,没有什么不可改变的。
所以,对于那些希望自己的心灵不断成熟的人,他们最应该做的事情是:正视自身的不足,要勇于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不要总把责任推卸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