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前生是株绛珠草

《红楼梦》全书中,林黛玉的第一次出场在什么时候?

受电影电视影响,大多人对黛玉的第一印象就是她的初入贾府,“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惟恐被人耻笑了去。”并借宝玉眼光浓墨重彩,形容其神情样貌,给了一个很惊艳的亮相:“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再三形容其“弱”,详见于第三回。

这是全书的第一场重头戏,不但上演了“宝黛初见”这样的大关目,还借黛玉的眼光脚步细写了荣国府的辉煌鼎沸。所以不但很多影视剧以此为开篇,就连一些白话缩水版红楼书也是从这里开始,这就给很多读者和观众造成误解,以为这就是林黛玉的第一次出场。

但其实黛玉名字的第一次出现则要往前些,在第二回,借贾雨村行踪说他贬官来至淮扬,投入巡盐御史林如海府上做西宾,教授其独女读书。因说这林如海“今只有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无子,故爱如珍宝,且又见他聪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读书识得几个字,不过假充养子之意,聊解膝下荒凉之叹。”

这段话乍看上去好像是在交代贾雨村的境况时捎带着提及林府,说到黛玉时,也只是站在雨村立场上轻描淡写:“这女学生年又小,身体又极怯弱,工课不限多寡,故十分省力。”貌似轻轻带过,不以为意。然而脂砚斋却点破天机,谓之“总为黛玉极力一写”,明白地告诉我们:这一段表面上是写贾雨村,实则是为了黛玉做铺陈。

然而这仍不是林黛玉的第一次出场,她的出场,比这还要早,是早在第一回故事开篇就借着甄士隐的梦境郑重介绍了其根基来历的。只不过,那时候她还不叫林黛玉,而只是一株草,绛珠仙草。

古代的大户人家,房子前一定会有照壁,不使人直见内苑;同样的,一位真正闺秀的出场,又怎能揭帘直见?非但要千呼万唤,更需要层层铺垫。

林黛玉在作者的心目中太高贵太清灵了,以至于作者不敢直呼其名,直出其人,而要借助一个梦来介绍她。

那么美丽柔弱的女子,也只能出现在世人的梦里吧?

这还不算,即使在甄士隐的梦里,他也不是直接见到了她,而只是听见一僧一道讲的故事,真是虚之又虚,幻之又幻。

在梦里,一僧一道且行且说:

“只因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时有赤瑕宫神瑛侍者,日以甘露灌溉,这绛珠草便得久延岁月。后来既受天地精华,复得雨露滋养,遂得脱却草胎木质,得换人形,仅修成个女体,终日游于离恨天外,饥则食蜜青果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

多么空灵虚幻却又郑重华丽的出场!

难怪甲戌本在此有侧批:“饮食之名奇甚,出身履历更奇甚,写黛玉来历自与别个不同。”

前世今生轮回之说原出自佛教,这使我想起另一个佛经故事来:传说孔雀王有五百个妻子,却只钟爱青雀一个。因为青雀喜欢喝甘露,吃蜜果,孔雀王便每早采来奉养,就像差役那样甘为隶使,以至于为猎人所乘,设陷阱捉了它献给国王。

这么巧,绛珠草也曾得甘露灌溉,且以蜜青果为食,但却多饮了灌愁海的水,至于郁结缠绵,多愁善感,与青雀的命运刚刚相反——孔雀王是因为青雀而误堕红尘的,绛珠草却是跟随着神瑛入世。

“恰近日这神瑛侍者凡心偶炽,乘此昌明太平朝世,意欲下凡造历幻缘,已在警幻仙子案前挂了号。警幻亦曾问及灌溉之情未偿,趁此倒可了结的。那绛珠仙子道:‘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也偿还得过他了。’”

这段话说得极为婉约动人,几乎替天下所有的痴情女儿说出了心里话,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上辈子欠了你的,所以今生来还债,为你伤心,为你流泪,都是我心甘情愿,无怨无悔。

——后来,她果然为他流了一世的泪,并且“至死不干,万苦不怨”(蒙府本批语)。

程伟元、高鹗的120回《红楼梦》里,让林黛玉临死前咬牙切齿地喊着“宝玉你好……”咽了气,有些读者会觉得够惨烈,够煽情,是续书里的精彩篇章。

但是从情感上说,把“万苦不怨”改成“死不瞑目”,境界显然低了很多个档次,原本凄美空灵的“三生石畔旧精魂”的木石仙缘,演变成了一场“痴心女子负心汉”的俗世苦情戏,表面是同情黛玉,其实是亵渎仙子,完全违背了绛珠草“把我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的初衷了;即使从写作手法上来讲,续书里一边是宝玉成婚,一边是黛玉断魂,也实在太戏剧化了些,全不符合前八十回惯用的白描手法。

且说那一僧一道讲故事的时候,原有两个听众:一个是甄士隐,另一个是石头。

石头后来也跟着神瑛侍者下了凡,成为贾宝玉口中衔着的通灵玉,从头至尾旁观了整个“还泪”的因果,之后仍回到青梗峰下,变回一块大石头,“复还本质,以了此案”。但是与石头有一面之缘的甄士隐呢,出家之后是否另有作为?与宝黛二人又有过什么样的遇合?八十回后遗失,令我们不得而知,因此便有了众多猜想,莫衷一是。

但可以肯定的是,梦里僧人在讲完这个“三生石畔旧精魂”的故事后曾叹息:“因此一事,就勾出多少风流冤家来,陪他们去了结此案。”

——这里说得很清楚,正因为这段“还泪”公案,才勾出了众多风流冤家跟着下世陪同,所以很明显,神瑛与绛珠的因缘,便是整部《石头记》的根本。

可笑近年来红学家多有为“谁是红楼第一女主”的问题打破头的,有的说是史湘云,有的说是王熙凤,还有的甚至说成是昙花一现的秦可卿——然而在僧道历述木石前缘的梦境中,史、王、秦踪影何在?不过是“多少风流冤家”中一员,又怎么可以同神瑛绛珠相提并论呢?

那么浅显的例证,但是红学家们看不见,无法相信他们真不懂,只能说是为了“惊人”而强作“一鸣”罢了。 o2BKAuQS7It+6c3qqhgPBTo00z7uNlmCAtjaSZaWd6gy2O5MthLUO9vUEjggAQN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