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3、宝钗是几时落选的

薛宝钗进贾府,理由是进京待选。

“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仕宦名家之女,皆亲名达部,以备选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薛蟠素闻得都中乃第一繁华之地,正思一游,便趁此机会,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这么着,薛家一门三口便住进了贾家,说是暂住,可是一呆数年,没有搬迁的意思,连薛蟠娶亲,都仍然在贾府之内。并且“金玉良姻”的传言愈来愈盛,到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小惠全大体的时候,几乎已经以宝二奶奶自居了。

然而宝钗是从什么时候知道自己入宫无望,转而向宝二奶奶的宝座发起进攻的呢?

书中没有明写。但我之前有过猜测,认为是在第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回之间,只不过写得非常隐晦罢了。

第二十八回末,借着袭人跟宝玉的对话写出元妃打发夏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叫在清虚观初打三天平安醮。又赏了端午的节礼,宝玉和宝钗的礼品份额一样,林黛玉和三春则逊着一层。甲戌本于此侧批:“金姑玉郎是这样写法。”这是第一次明确提出“金姑玉郎”的说法,红线露了头儿,喜巾揭了盖儿。

为什么是端午的礼呢?我查了一下,原来端午前是选秀的一个重要时节。看来宝钗是落了选,而元春心知肚明,正中下怀:当不成妃子正好,可以给我们家当弟媳妇啊。于是就以赏赐暗示了提亲之意。倘若宝钗还是待选秀姑的身份,元春是没理由这样做的。

然而当时的宝钗还满心做着飞黄腾达的宫廷梦。元妃省亲时,宝钗曾打趣宝玉:“谁是你姐姐?那上头穿黄袍的才是你姐姐,你又认我这姐姐来了。”可见对“黄袍”是充满羡慕的。黄袍梦落了空,她的心理是窝火的,委屈的,恼怒的。落选已经是件没面子的事,而贾母在紧接着的清虚观打醮时又故意跟张道士提起宝玉婚事来,显然并不赞成元妃赐婚的主意。这真是两头揸牌不落听,宝钗性情再沉稳,也终于有些耐不住,发起焦躁来。

这便有了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的一幕。导火索是在看戏时,宝玉没话找话地说了句:“怪不得他们拿姐姐比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这真叫哪壶不开提哪壶。宝钗刚刚落选,分明这辈子都没有做杨妃的机会了,宝玉这样打趣,岂不是点眼药吗?

“宝钗听说,不由的大怒,待要怎样,又不好怎样。回思了一回,脸红起来,便冷笑了两声,说道:‘我倒象杨妃,只是没一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

“大怒”、“回思”、“脸红”,这情绪三叠很有层次,是越想越气又不好说明的愤怒,只得不软不硬回了个钉子,给宝玉闹个没脸。然而宝钗还不解气,正余怒未消呢,倒霉的小小丫头靛儿忒没眼色没运气,好死不死,偏偏赶在这时候跑上来问宝钗见到她的扇子没有,不过白问了句“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罢。”宝钗便借题发挥,指着她声严色厉地发作道:“你要仔细!我和你顽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嘻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跟前,你该问他们去。”说的个小丫头一溜烟儿跑了。

全书八十回,薛宝钗就这么一次当众发作,前面明明说她敬上怜下,不拿架子的,如今跟个小丫头也这么着,大为反常。为什么反常呢?就是因为落选了,气的。

不过后来宝钗慢慢气平了,顺了,认清现实,也就接受了要做宝二奶奶的命运。所以接下来宝玉捱打的时候,她来送丸药,第一次流露真情,手捻衣带娇羞脉脉地说:“早听人一句话,也不至今日。别说老太太、太太心疼,就是我们看着,心里也……”何等亲近柔腻。

这还罢了,后来宝玉睡在炕上,她进来时,丫环们七仰八叉地都睡熟了,连袭人也托辞脖子酸要出去走走。她非但不避嫌疑,还“一蹲身,刚刚的也坐在袭人方才坐的所在”,拿起宝玉的肚兜绣起鸳鸯来。

那可是肚兜呀,宝玉的贴身亵衣,何等隐秘的物事。按说宝钗这样自重身份的一个大家闺秀,看一眼都应该别过脸儿去才对,怎么倒亲手绣了起来呢?原因很简单:她心里已经认定自己是宝玉的未婚妻子,妻子给丈夫绣肚兜,天经地义。

以上是我写在了我的旧作《红楼十二钗典评》里的观点,但重读红楼时,我又有个新的猜测:宝钗的落选时间还要往前,是在进贾府之前就已经知道没戏了的。

书中说薛蟠打死冯渊后一走了之,“这薛公子原是早已择定日子上京去的,头起身两日前,就偶然遇见这丫头,意欲买了就进京的,谁知闹出这事来。就打了冯公子,夺了丫头,他便没事人一般,只管带了家眷走他的路。”

可见薛蟠早就动身了,可是那冯家告了一年的状,贾雨村审案时,薛家还没进府,这路上竟然走了一年多,岂不怪哉?

有种可能是,薛蟠打死了人,虽然不在乎,却也不好扛个人命案子在身去投靠亲友,于是进京后先暂且安顿了,一边打发妹子待选,一边自己等案子了结。因为不好意思见人,就瞒住了进京的消息,直到贾雨村断结案子,王子腾又来信“唤取进京”,这才亮了相。

同时,宝钗进京既然是为了“待选”,说明那选秀的日期也不会太久,没听说宫里降了旨,待选才人们要提前三四年就往京里等着的。所以很可能就在这一年里,薛宝钗已经得了落选的信儿,但既阖家进京,就这么空手回去,也太憋屈了。况且宝钗已经十四岁,年纪不小,既然入不了宫,就得早做打算,赶紧寻找下一个户头。而贾府无疑是最佳靠山,贾宝玉便是现成的人选。

所以薛家便打定主意,大张旗鼓地到贾府拜会来了,且住下了就不走——因为根本就没打算走。

且看书中薛家进府一段描写:

“那时王夫人已知薛蟠官司一事,亏贾雨村维持了结,才放了心。又见哥哥升了边缺,正愁又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略加寂寞。过了几日,忽家人传报:‘姨太太带了哥儿姐儿,合家进京,正在门外下车。’喜的王夫人忙带了女媳人等,接出大厅,将薛姨妈等接了进去。姊妹们暮年相会,自不必说悲喜交集,泣笑叙阔一番。忙又引了拜见贾母,将人情土物各种酬献了,合家俱厮见过,忙又治席接风。”

这里说明王夫人早知道案子,而且也颇担心,所以听说了结后才会放了心。侧面证明了那薛蟠虽然自己不把打死人当回事,却不得不考虑亲戚的感想脸色。

而且薛家阖家进京,偌大阵仗,如何之前竟连一丝信息皆无?那黛玉进京时,一上岸即有轿子来接,进了府,贾母等已在大厅等候多时。而这薛家进京这么大事,在路上走了一年多,竟然没有提前往贾府送个信儿,还要王夫人“正愁少了娘家的亲戚来往”,直到阖家上门,都在门前下车了,王夫人才得了信儿,忙接了出来,现命人冶席接风——这不是太奇怪了吗?

因此我猜那薛家进京已经有些时日,暂住在驿站等地,落实了各种信息,完成了各种计划后,才有备而来,造访贾府的。

也因此书中第一次正写宝钗,便写其正病着,周瑞家的询病闲话,说起冷香丸的缘故来。薛姨妈拿了十二枝花让周瑞家的带回去送给贾府的姑娘们,“这是宫里头的新鲜样法,堆纱的花儿十二枝。昨儿我想起来,白放着可惜了儿的,何不给他们姊妹们戴去。”

这十二枝宫花,很可能就是宝钗落选的安慰奖,宝钗看了难过,白放着又可惜,所以不如送别人戴去。

再之后就是宝玉探病,金莺说起金锁的典故来,明指金锁、宝玉“是一对儿”——这样细推了去,未免薛家的心思太深细了些,倒也教人心惊。

所以,这些也只是我的猜测罢了,闲时拈来,只做一种备选答案而已。 VIy2+GLbzMNcNsQrkgHXEPhvWtUqzPGb+50k5UHJUp2ZZ3Tq4dt+L2n5Doyszah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