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格律诗的形成,百度上的解释是:“五言律诗的定型是由宋之问、沈佺期于唐高宗及武后时期完成的,他们不仅提倡诗歌应讲究声律和对偶,而且提出平仄相粘的规律。……后来经沈佺期、宋之问、杜审言、李峤等把这些规律运用于七言歌体中,最终在唐中宗景龙年间形成了七言律诗的定型。”
在诗歌史上,沈佺期与宋之问往往并称“沈宋”,被称为律诗之祖。
但是从前文中已经看到,王绩、王勃等都早已写出平仄粘对的律诗,连唐太宗李世民和还在感业寺时的武则天都写过格律诗,所以第一首格律诗具体在哪一年哪一个人手中诞生,史上并无定论。但是对仗六法却是确确实实由上官仪明确提出的,而“沈宋”的地位也是由上官婉儿来裁定的。想来二人见到昭容大人,也应该称一声上官老师吧。
与其说沈宋为律诗之祖,不如说上官婉儿才是。大唐迎风招展的格律诗大旗,是由上官仪和上官婉儿这对祖孙跨时空无缝对接,联手举起的。
上官婉儿(664—710)是上官仪的孙女,《旧唐书》有载:“婉儿在孕时,其母梦人遗己大秤,占者曰:‘当生贵子,而秉国权衡。’既生女,闻者嗤其无效。”
这说的是婉儿出生之时,她娘曾梦见一个神人将一杆秤放在她怀中,说你腹中孩儿,将来是要称量天下才士的。郑氏醒后,将梦境告知家人,举家皆贺,都以为这必是个天方地圆龙睛虎脑的麟儿无疑。谁知一朝临盆,却是个女婴。大家都很失望:一个女孩,能有什么出息?仗着书香门第可以受教育,自己有点薄才或有可能,想与男子比肩,甚至衡量男人才学,怎么可能呢?
但是就偏偏是这个女孩,却让全天下的男人跌破了眼镜(如果他们有眼镜的话)。
上官婉儿虽然生在绮罗丛中,却未来得及享过荣华富贵,一生下来就遭遇家破人亡,自己也随着母亲被打入掖庭为奴。
然而流淌在血液中的诗词天赋是不死的,虽然身份卑微,但是因为母亲教导得法,婉儿一边做杂役一边学诗文,竟在永巷的阴暗逼仄中默默长成为一个14岁的豆蔻女儿。一个偶然的机会,她见到了一代女皇武则天,因为应对得体,口才了得,让武皇大为惊讶。待得知这就是曾经才绝天下的上官仪之孙女时,女皇也为血统的神奇而叹息了。
前面讲过武则天自己的诗写得也是很不错的,又很重视才学,骆宾王那么骂她,她还惋惜这样的人才未能被朝廷网罗;为废后诏书杀了上官仪全家男子,她的心里未尝没有后悔过。毕竟,那并不是上官仪的错,而是高宗李治的意志。她杀上官仪,不过是要做样子给反对她的满朝文武看,把上官仪当成了儆猴的那只鸡而已。
如今她已贵为则天大圣皇帝,再看到聪慧明秀的上官婉儿,想起十四年前的往事,心中感慨万分,认定这是上苍的意旨,是天意将婉儿送到她的身边,让大唐一代才臣的文采卓绝借着血缘的神秘传承而第二次复活。
当年,她是在14岁芳华进宫的,被擢为才人;如今,婉儿也刚好14岁,生得明慧挺秀。于是,她将同样的才人封号给了婉儿。
才人,本是皇帝的嫔妃,但是婉儿跟随的却是一个女皇帝,在后宫专掌诏命,即负责起草、掌管皇帝的诏令,做起了和爷爷同样的工作,是有实无名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宰相。
有一种说法是武则天让上官婉儿做了太平公主的伴读,可以和皇子们一起入读,还因此结识了太子李贤,就是写《黄瓜台辞》的那位,这是婉儿的初恋。
不过李贤的年纪比婉儿大好几岁,一起上学的可能性不大。武则天大概也不会让婉儿那么悠闲。
但是婉儿既然在女皇左右侍从,有机会和皇子公主们常相接触倒是可能的,所以后来做了太平公主的闺密,当然也有可能成为李贤的初恋。
李贤才貌双全,既然能以王勃为伴读,自己的文采自然也是好的。可惜史上流传的不多,最有名的一首是《黄台瓜辞》:
种瓜黄台下,瓜熟子离离。
一摘使瓜好,再摘使瓜稀。
三摘犹自可,摘绝抱蔓归。
这首诗借物咏事,把武则天比作种瓜人,把瓜比作几位皇子。前皇后所立的太子李忠已经被摘了,但这样也许会使其余的瓜长得更好,因为养料会更充分;但是再摘除武则天亲生的长子李弘时,就已经使瓜受损稀疏了;如果再把自己这第三只瓜也摘了,那就有些危险了;再摘下去,可就只剩下瓜蔓了。
关于这首诗的来由有两种版本,一种是说李贤被贬时辞京之作,另一说是他在预感到自己的处境时作来向母亲谏言的。《全唐诗》采用的显然是后一种说法,在这首诗题下注云:“初,武后杀太子弘,立贤为太子。后贤疑隙渐开,不能保全。无由敢言,乃作是辞。命乐工歌之,冀后闻而感悟。”后人以为“颇有汉魏遗响,甚于煮豆。”将其与曹植的《煮豆诗》相提并论,并认为更胜一筹。
三国时曹丕登基为魏文帝,对于曾和自己争夺太子位且文名远扬的弟弟曹植颇为忌恨,便命他在七步内之写成一首诗,不然就杀了他。曹植急切之中,看到旁边的锅子里正煮着一锅豆子,情急生智,脱口而出:
煮豆燃豆萁,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这首诗有两个版本,其实我更喜欢那个短一点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可能是我最早会背的就这四句,先入为主吧。
从此曹子建为我们创造了一个“七步成诗”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诗才敏捷。还有另一个成语“才高八斗”,也和曹植有关,是南朝才子谢灵运说的:“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
才如子建,差不多是对一个人有文采的最高评价了。
然而竟有人认为李贤这首《黄瓜台辞》“甚于煮豆”,可见有多么推崇!
上官婉儿能爱上这样一个人,是非常合理的。只可惜,深宫无真爱,后来武则天废黜李贤的那道诏令,却也是上官婉儿拟的。
婉儿陪侍在武皇身边,伴君如伴虎,虽然曲尽小心,也会动辙得咎。有一次,她不知何故得罪了武则天,被赐黥面,伤了额头。遂剪梅花钿贴住额上伤痕,反成一时风尚,世称“红梅妆”,群女皆效仿,一如当年众文人效仿“上官体”。
这样一个聪慧隐忍的女子,她的情感必然也是深沉曲折的。
上官婉儿后来有一首著名的《彩书怨》,相传就是为思念李贤而写的: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余。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唯怅久离居。
这是一首标准的律诗,首句入韵五言律诗仄起式,平仄相谐,对仗工谨,起承转合,绝对的百分作业,不愧是初唐第一牛人上官仪的嫡亲孙女。
首联化用楚辞“洞庭波兮木叶下”点明时间为秋天,主题是相思。
颔联既是写景物萧索冷落也是写情绪怅惘空虚,刻画出一个闺中思妇的形象。
颈联说想弹支曲子聊慰寂寞,却又忍不住放下琴来,急着要写信寄往北方。
尾联再次点题:其实信里千言万语也终究写不出什么,不过是离怨二字而已。越是说“无别意”,越是有不尽思绪,言在诗外,是非常漂亮的收束句子。
李贤被贬之地在巴蜀,这里却写的是蓟北,似乎南辕北辙。但是上官婉儿身份特殊,就算真的是为李贤而写,也不敢写明地点,所以借蓟北指代也是合理的。
705年,武则天驾崩,临终前一直犹豫不决,是应该传位给李室王朝还是武家子孙。狄仁杰一语点醒梦中人:传位李唐,你可以和高宗皇帝合葬昭陵,世代享祭;若传位给武氏子侄,世上只有儿子祭母亲,没听说有侄子祭祀姑姑的。
武则天恍然大悟,终于决定还位于唐。这时候她的四个儿子已经轮流做过太子或皇帝,各自证明了自己的能力,而且其中两个都已经被她杀了。她点一点二点麻花那样想了许久,最后叹口气决定把不成材的三子李显重新扶上帝位。
这时候,不知道她有没有后悔不该早早杀了最有才华的二子李贤?
中宗李显继位后,将上官婉儿封为昭容,交由她管理崇文馆,选拔天下才子。
于是,婉儿力谏扩大书馆,选派大儒增充学士,并亲临教授事务。她掌理诏令文书,代批奏章,代拟圣旨,才满后宫,权倾朝中。而爷爷上官仪也终于得以平反,追赠中书令、秦州都督、楚国公,并被依礼改葬。
母亲当年的梦真的变成了现实,上官婉儿化作了那杆丈量天下的文星秤。天下文人都渴望得到她的点评赞扬,一言定鼎,于是,就有了文学史上著名的一幕:彩楼会。
公元705年,上官婉儿在昆明池结彩楼,召集天下诗才,命众学子当堂赋诗,最杰出者才可呈与中宗御览,并令乐官当场谱奏。
这场“中国好诗人”的选秀大赛,对于自负文采的诗人们来说可是个大喜讯,是出人头地一鸣惊人的最佳捷径,效果绝不亚于什么超男超女中国好声音。
那一天,才子们齐聚彩楼之下,眼巴巴地看着上官婉儿羽衣霓裳,检阅他们的卷子。
婉儿衣袂飘飘,高谈阔论,一目十行。天下才子的诗作捧在她手中,凡是不入眼的,读一两句即抛下楼来,顿时纸如蝶飞,面如死灰。
那纸,就是才子们的诗作;那面,自然是抛下卷子的学子。
而高高在上的彩楼佳人,这时候就是一言定生死的观音阎罗——抛下卷子,她便是无常;选中诗作,她就是神仙!
上官婉儿看一篇扔一篇,诗人们的卷子纷纷抛下,被她最后留在手上反复掂掇的,是宋之问和沈佺期的诗作。
沈宋二人的脖子都要仰得酸了,上官婉儿终于抛下纸卷,大声念出状元诗作,乃是宋之问。评曰:“二诗工力悉敌,唯沈诗落句云‘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骞举也。”
律诗最重尾联,沈佺期写的是“微臣雕朽质,羞观豫章材”表面自谦,说我是朽木不可雕也的废柴一块,跻身于豫章佳材中,真是羞愧啊。
宋之问的“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却说,不要担心明月将沉,只要有夜明珠光芒照耀,怕什么黑夜呢?
两联相比,自然是宋之问的比沈佺期的要大气上扬,因此上官婉儿判宋之问夺冠,众人皆俯首叹服,宋之问一时风光占尽,得意非凡。
我们且看一下这两首《奉雨晦日幸昆明池应制》的原诗:
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
双星移旧石,孤月隐残灰。
战鹢逢时去,恩鱼望幸来。
山花缇骑绕,堤柳幔城开。
思逸横汾唱,欢留宴镐怀。
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
——沈佺期
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舟凌石鲸度,槎拂斗牛回。
节晦蓂全落,春迟柳暗催。
象溟看浴景,烧劫辨沉灰。
镐饮周文乐,汾歌汉武才。
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
——宋之问
注意,这两首诗都是五言六韵的排律,而且同样使用的十灰的韵,可能这次应制的题目便是如此。
所谓排律,是格律诗十六种格式之外的一种,除首联和尾联外,中间各联全部要求对仗,除此之外,关于押韵、粘对的格式,与所有近体诗一样,换言之,就是加长版的律诗。
我们不知道这种六韵排律最早盛行于什么时候,但是唐朝科举考试中的诗作题目,经常要求五言六韵。比如王维考举那年的题目《终南山咏余雪》,钱起的题目《湘灵鼓瑟》,都是要求五言六韵,很可能就是从上官婉儿开始的。
其实,就算不看最后一句,宋之问的诗也远比沈佺期的要好。因为沈诗中“神池象汉回”远不如宋诗“槎拂斗牛回”有意象,而“孤月隐残灰”更不如“烧劫辨沉灰”深沉,“欢留宴镐怀”怎如“镐饮周文乐”大气,“思逸横汾唱”更不如“汾歌汉武才”飞扬。宋之问胜得名副其实,毫不掺水。
或许你会奇怪,705年,苏味道已死,杜审言被贬,罪名都是依附张家兄弟。那个为张易之捧尿壶的宋之问怎么反而能好好地参加彩楼会呢?
其实他也因为同样的罪名被贬为泷州参军,但他可不是一个肯闭门思过好好反省的人,第二年春天就秘密逃回了洛阳,还在路上写了一首他人生中最著名的五言绝句《渡汉江》: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这首诗明白写道他被贬偏远之地,过了一个冬天。而今春日重归,但是离乡越近就越胆怯,不敢打听家中的消息。
这首诗将贬客归家的心事写得逼真确切,遂得流传,还收进了小学课本里。
正因为“近乡情怯”,宋之问暂时不想回家,借住在朋友张仲之家中。恰好偷听到朋友密谋刺杀宰相武三思,于是跑去告密,得以升官发财,踏着朋友的鲜血做了鸿胪主簿。
这个宋之问真是把小人做得够彻底的,真是谁得势就巴结谁啊。
但是到了712年李隆基继位,他还是未能逃得过大清算,被玄宗一杯毒酒赐死于徙所,到底是不得善终。
所以说宋之问的一生真有点划不来。明明可以靠才华吃饭,他非要靠脸;靠脸吃不上的时候,就干脆靠不要脸。最后索性连命也不要了,还落得个死后骂名,何苦来哉!
大概你又要疑惑了,觉得唐朝宰相怎么那么多,前面讲过的魏徵啊,长孙无忌啊,上官仪啊,还有这篇文章里提到的武三思啊,苏味道啊,都是宰相。
这是因为,唐朝其实并没有真正设过宰相或丞相的职位,实行的乃是集体宰相制。就是说,唐朝的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等“三省六部”都有高级官员可以“参豫朝政”,行使相当于丞相的权力。通常来说,皇帝会同时设立三四个甚至七八个这样的“代宰相”,组成一个丞相班子,共商政务。
上官婉儿在中宗朝,虽无宰相之名,行使的权力,却是相当于一位“代宰相”,甚至比爷爷上官仪更加威风。
上官婉儿主持崇文馆时,经常劝说中宗赐宴游乐,赋诗唱和,每次都为了保住皇族的面子,要同时代替中宗、韦后和安乐公主写诗,数首并作,诗句优美,时人大多传诵唱和。别人方一首,她已做得数十首。
自古以来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要是说上官婉儿写得比沈宋好,大家肯定不服气;但是要说上官婉儿写得比沈宋快,而且是快上几倍,而且是比天下人都快,这可是有目共睹有史可查的。
诗家赞美她的诗一洗江左萎靡之风,力革南朝以来四六骈丽的章法,挣脱六朝余风,使文风之变由此开始。
换言之,盛唐气象,由婉儿开始。
史书上说,上官婉儿“贤明之业,经济之才,素风逾迈,清辉益远”。又道是在她主持崇文馆期间,“国有好文之士,朝无不学之臣,二十年间,野无遗逸,此其力也”。
这是经过了时间验证后的历史评价,也就是说,在上官婉儿掌管文学事业的期间,公允开明,没有一个人才被湮没。
这句“野无遗逸”,让我不禁想到了悲催的杜甫。
杜甫一生两次赶考,第一次落第或许是失误,第二次却纯粹是冤枉。
那是在747年,号称“开元盛世”的大好时光。但是唐玄宗已经有了“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的苗头,沉湎于盛世繁华脂粉温柔,将外政交与李林甫,内务交给高力士,自己做起了甩手皇帝。
李林甫为了做广告,特地召开一次“恩科”考试,就是在正常的科举之外又额外加考一次。杜甫等一大批有为青年都摩拳擦掌,喜滋滋地来到京城赴考。然而没想到的是,那年的录取率竟然是零。
因为李林甫根本就不想有任何人才来到朝中与自己争权,同时还要掩盖阴谋自圆其说,向皇上道喜说:天下贤士已经都在朝中为国报效了,人尽其才,野无遗贤,再也选不出更好的人才了。
这是文坛史上著名的所谓“野无遗贤”的例子。真的没有遗漏贤才吗?我们知道那一科的考生中不仅有杜甫,还有著名的边塞诗人高适,就足以清楚李林甫的嫉贤妒能了。
如果杜甫早生几年,能赶上上官婉儿主持文学馆,真正做到“野无遗逸”,结果一定不会是这样。
悲哀的是,上官婉儿不但承继了爷爷上官仪的才华与地位,接替了爷爷的工作与使命,竟然也命中注定般,重复了爷爷的命运与结局——她和爷爷一样管理崇文馆,和爷爷一样负责撰文拟诏,和爷爷一样被迫周旋于皇家争斗,也和爷爷一样因文招祸,陷身皇权的丑恶争斗中,成了政权更迭的牺牲品。
李显实在不是一个好皇帝,他和他爹唐高宗李治一样怕老婆,比高宗更没是非轻重。韦氏的能力心胸也远不如武则天,但野心却是一样大,蛮横专权不算,还想做女皇帝,而她的女儿安乐公主也一心要做太子女,继承母位。
景龙四年(710),韦后与安乐公主合谋毒杀了中宗,且命上官婉儿代拟诏书。婉儿原议立李重茂为帝,相王李旦为宰辅。但是韦后不允,命改李旦为太子太师,自己临朝亲政,效法武皇称帝。
6月20日夜,李旦第三子临淄王李隆基秘密回京,与太平公主、兵部侍郎崔日用合谋讨逆,突袭太极殿,将韦氏及其子侄一网打尽。然后来到昭容寝宫。
宫女们惊惶失措,四散奔逃,上官婉儿却不慌不忙,淡扫蛾眉,轻涂丹朱,命宫女执红烛侍立宫门两侧,自己亲身出迎,不卑不亢地敛衽施礼,手捧早已拟好的继位诏书来见李隆基,痛陈原委。
这份诏书,才是婉儿真正的本意,原本就是要令李家子孙来继承大唐政权的,而且是曾与太平公主共同商议拟定的。韦后窜位,原本与婉儿无关。
然而李隆基已经杀红了眼,这位唐玄宗后来对杨贵妃那么情深意重,尚且可以在马嵬坡赐她一死,又怎么会在谋位夺权之际对一个前皇的嫔妃、自己的政敌怜香惜玉呢?遂全然不听婉儿解释,手起刀落,将婉儿斩杀旗下。
一代才女上官婉儿,就这样香消玉殒,终究未能逃脱爷爷上官仪冤死的命运。
上官婉儿就像惊涛骇浪中飘摇前行的一叶小船,好不容易经历了由唐至周,又由周还唐的风云变幻,最终还是死在又一任唐王之手,成了历史变革改朝换代的无辜牺牲者。
她本是一个骨子里的诗人,如果能够自由选择命运,一定更愿意做一个单纯的诗人而不是政客。当她代李显问政时,第一个主张便是扩充文馆,遍选才能,这才是她最关心最热爱的事。
可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历史偏偏将她置于了政治斗争的风口浪尖上,让她左支右绌,终为所杀。所谓胜者王,败者寇,哪里有什么正义邪恶?她不过是在更大的权力面前,无力选择自己的命运,最终以鲜血祭红了李隆基的宝剑,让他登上皇座。
李隆基发动兵变,拥立父亲唐睿宗李旦重新登上皇位。而李隆基因为政变有功,立为太子。
按说太子当由睿宗长子、宁王李成器得位,然而宁王自愿让位于弟,终生清闲淡泊,不预朝政。后来被李隆基尊为“让皇帝”,对这个大哥一直很尊重。
李隆基的政变伙伴,也是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对于皇位也是很感兴趣的,对于朝政干预甚多。
于是,李隆基二次政变,杀了太平公主和她的党羽,将权力完全集中在李氏手上。
李旦大概看到这个儿子实在不简单,索性自己也不做皇上了,两年后禅位于李隆基,成为大唐史上第二个太上皇。
李旦前后两次登基,共在位八年有余,但真正掌权的只有这两年。
712年,李隆基上位,是为唐玄宗,但史上惯于称其为唐明皇。
想来李隆基在登基之后思想起从前的粗暴鲁莽,也是感到后悔的,皇家争权,婉儿何辜?她不过是一枚被皇权捻动摧落的棋子罢了,更关键的是,千百年来的中国第一女宰相,不世出的奇女子,竟然就这样冤枉地断送了性命,享年仅46岁,怎不可惜?
于是李隆基下旨集贤院学士收录婉儿诗文,命编次成集,序文中给予了上官昭容极高的评价:
明淑挺生,才华绝代。敏识聪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咸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响,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嫔,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褒誉之辞,溢然纸上。这,便是他为了杀死婉儿而感到愧疚悔恨的明证了吧?
往事已矣,皇宫成尘,千年恩怨一弹指,然而婉儿的诗文永存,格律诗千年不朽,倘若婉儿上天有灵,也该欣慰了吧?
我曾为上官婉儿写了一首七律,附录于此:
楚囚儿女莫轻嗟,
天下量才分半些。
薄命生来移御苑,
多情得罪赐梅花。
妆成色丽春秋晚,
摇笔云飞日月斜。
纵使一言能定国,
何如生在左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