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王勃 vs 杨炯:生前对手,死后挚友

(一)

王勃的一生都充满了各种谜团。

首先,他最著名的作品《滕王阁序》到底写于几岁?

其次,王勃杀人案究竟是怎么回事?

最后,王勃究竟是怎么死的?

不过短短二十八年,怎么会如此扑朔迷离?

我只能说,天才的世界,无法用常识解释。

王勃,字子安,大约生于公元650年,出身陇西世家,其祖父王通是隋末唐初著名大儒,号文中子。叔祖就是唐朝第一诗人王绩。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

王勃“六岁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9岁时给当代大儒颜师古的《汉书注》挑了一大堆错,写成《指瑕》十卷。

颜师古是当代大儒,当时有很多人注释《汉书》,首推颜师古的版本。现在知道他名字的人可能不多,但我如果说出他两位堂曾孙子的名字,你一定知道,就是颜真卿、颜杲卿。

唐太宗李世民曾赞美颜师古:“卿之学识,良有可称……学资流略,记词兼典丽。”高宗李治也说:“颜师古业综书林,誉高词苑,讨论经史,多所匡正。”

两位皇帝都交口称赞的一代名儒,小小的王子安竟敢写文章给他挑错。且不说写得怎样,只是一个9岁孩子能看通史书还能给古书挑错,并且写出十篇论文这件事就够吓人的。

现在的9岁孩子,写好一篇五百字作文就被称为小天才了,别说给史书挑错,让他耐下心来把《汉书》看完都很不容易了。

这《指瑕》十卷堪称是关于王勃的第一项神迹。第二项,就是唐朝王定保所撰《唐摭言》说的:“王勃著《滕王阁序》,时年十四。”

这让我真的很难相信。

不是不信王勃有这样的才气,而是觉得一个14岁的少年再聪慧,也不可能有“时运不济,命途多舛,冯唐易老,李广难封”这样的沉郁感慨。

14岁的他正是少年得志诸事顺遂,还未经历任何的人生坎坷,怎会写得出“屈贾谊于长沙,非无圣主;窜梁鸿于海曲,岂乏明时?”“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

14岁,或者可以掌握这所有的典故,却不可能有这样的情怀。

因此,我比较赞成第二个版本,即是王勃写这篇文章于死亡途中,是他人生最后的绝唱。

不过王勃14岁作《上刘右相书》则是有史可查的,他在文中直斥朝廷弊政,穷兵黩武,“辟土数千里,无益神封;勒兵十八万,空疲帝卒”。最后道:“伏愿辟东阁,开北堂,待之以上宾,期之以国士,使得披肝胆,布腹心,大论古今之利害,高谈帝王之纲纪。然后鹰扬豹变,出蓬户而拜青墀;附景抟风,舍苔衣而见绛阙。幸甚!斯不为难矣。”

与此相类的,还有《上绛州上官司马书》,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毛遂自荐:“拾青紫于俯仰,取公卿于朝夕。”

因之神童逸采,王勃为朝廷破格录用,拜为朝散郎。16岁时更为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这是一个最容易接近权力中心的位置。

可惜的是,两年后,因为一篇《讨英王鸡檄》的搞笑网文,王勃被逐出了王府。

原来,那时候王孙贵族间盛行斗鸡,沛王李贤和英王李显也经常约架,互有胜负。王勃作为李贤的亲密战友,写了篇《讨英王鸡檄》摇旗呐喊。这一看就是开玩笑的,可是却扫了高宗李治的逆鳞。

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杀兄屠弟而得皇位,李治又是在哥哥李承乾、李泰、李恪先后以谋逆罪被贬后才登上帝位的,最忌人家拿兄弟阋墙说事儿,因此特别敏感,看了文章竟认为王勃是在挑拨李贤和李显的兄弟关系,就把王勃赶出了宫中。

但这也许不是一件坏事,因为就算没有这篇檄文,后来李贤以谋逆被贬的时候,王勃也是会受牵连的,而且罪责可能远不是赶出王府就算了。

要不说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呢?

王勃很郁闷地离开京都,跑到四川游荡了几年散心,也就是在这个时间和卢照邻交上朋友的。

两个人玩够了,又一同回到长安去应考,但是成绩并不理想。

这一次次的磨难只能说明,王勃就不适合当官,但是他不信邪,经人介绍弄了个虢州参军的职务,结果又惹出祸事来,而且是大祸——杀人案。

这个案子很蹊跷,说是有个叫曹达的官奴因为犯罪而逃到王勃府上,王勃先是窝藏逃犯,后来又怕泄露出去吃瓜落,就把人杀了灭口,案发,判了死刑。

中唐诗人韦应物诗中曾写过“身作里中横,家藏亡命儿”。看来私藏逃犯虽然确是大罪,但是唐朝诗人们好像不太当作一回事,倒觉得挺威武仗义似的。

可是王勃既然知法犯法窝藏逃犯,怎么又会胆小到因为害怕泄露消息而杀人呢?就算怕败露,他可以助人逃跑,可以另找朋友藏匿,有必要杀人灭口那么严重?他到底是胆子太大还是太小?何况他一介书生,这双手用来写诗作赋是挺灵巧的,可是杀人?这么容易?

按说杀人罪确是斩首重罪,可是恰好遇上大赦,王勃竟被无罪释放了。只是他的父亲王福畤却因此远谪交趾,贬为交趾令。

交趾就是今天的越南,这个史实告诉我们越南本是我国领土,在明朝时失去,但仍与中国有宗藩关系,直至1883年中法战争才最终失去。

杀人者无罪,生了杀人犯的父亲倒要受罚,而且不得赦还,这唐朝的法律,也是够让人无语的。

照他这个理论,李治的几个儿子一个比一个不争气,他爹难道不该悬梁自尽?为什么李贤和李显斗鸡,他倒要把王勃驱出王府呢?自己儿子错了,是人家儿子的错;人家的儿子错了,连带人家老爹也有错。这是什么逻辑?

其实现在很多家长也是这样,自己家孩子打架了,是孩子同学不好;孩子的同学有问题了,那是人家的家教不好——极少有人肯反省自身错误。

且说王勃出狱后,休养了一段时间,鼓足勇气前往越南去探望受了自己牵累的老父,却在渡海之时溺水而亡。

《旧唐书》说:“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道出江中,为《采莲赋》以见意,其辞甚美。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八。”

这里提到他临终前写过一篇《采莲赋》,而这莲花确实是在九江鄱阳湖看到的,可见王勃在去越南前确实路过江西,《滕王阁赋》很可能就写在这时候。

《新唐书》本传则说:“父福畤,繇雍州司功参军坐勃故左迁交趾令。勃往省,渡海溺水,痵而卒,年二十九。”

也有人说王勃已经到了越南,还和父亲共度春节,是在渡海回广州的路上不幸溺水的。

杨炯的《王勃集序》也说王勃卒于唐高宗上元三年(676),年28岁。杨炯与王勃相识,这个版本应该是更可信的。

(二)

王勃最著名的诗作是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首联是常规路数,先交待地点,离别之地乃在长安。

颔联说我们都是仕途奔波的人,故而同病相怜。

律诗四联的格式是,首联可以对仗可以不对仗,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尾联不对仗。而这首诗首联对仗,颔联却不对仗。这在律诗格式上有个特别的名目叫“偷春格”,意思抢占先机而迎春的意思。

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为千古名句,已经被引用得滥了。意思是只要有知心朋友,即便天涯海角,也如同近邻一般。

这句话在当时只能当作一句安慰的话来听听就算了,因为那时交通不便,每一次分手都可能是诀别;但是今天不一样了,微信视频时刻在线,我和海外好友聊天的频率比同城相交密切多了,真真是“天涯若比邻”了。

最后一句略带玩笑的态度说,我们都是大男人,宦游人,就不要学那些小儿女,在分别时哭哭啼啼了。

读到这句,仿佛看到王勃嘴角一丝潇洒不羁的笑容,是个阳光灿烂的青年。

这首诗一扫自古以来送别诗的悲戚抑郁之色,出人意表地写出了心怀知己,天涯咫尺的大格局,胸襟阔大,异峰突起。

这样一个青年,怎么就会惹了杀人案呢?

除了诗作,王勃最为人称道的还是一气呵成的文赋《滕王阁序》。除了为我们留下“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等一大堆华美的成语外,还留下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滕王阁本是唐高祖李渊的第二十二个儿子、李世民的弟弟、滕王李元婴于659年始建的,因而得名滕王阁。

到了676年,洪州都督阎伯屿重新髹漆,装潢得更加富丽,以显政绩。而彰显的最好方法就是写一篇文章出来刻成碑,让它和建筑同在。现在很多领导也这样,盖了什么新建筑总要开个新闻发布会,请些记者来写文章拍照片吹嘘一下。

有些没素质也不会写文章的游客到了古建筑旁,想写点什么又不会写,就把自己的大名涂鸦其上“某某到此一游”。不过文人题诗是为了增光添彩,贱人题名若不被保洁擦去,就只能遗臭万年。

且说阎都督为这件盛事特地举办了一次开阁盛宴,邀集名士,饮酒作赋。这番做作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隆重推出自己的女婿吴子章。

他让女婿早早写好了一篇文章,再三修改满意后,熟背于心,只等在宴会上当众誊出,震惊四座。

没想到,酒席刚刚摆好,却来了个不速之客。阎公不耐烦地说:“这滕王阁我已经包了,闲杂人等不得上楼。”但是门卫说:“来人说他叫王勃,就是名满京都的那个王子安。”

名人耶,才子耶,这样的人来参加自己的宴会是增色的。阎公点头说:“那就让他上来吧。”

酒过三巡,阎公敲敲酒杯,开始发言了:“今天滕王阁重修,不可无文,在座人才济济,不如做篇文章出来记此盛况。”说着,仆人已经将笔墨铺排桌上,敬候大作问世。

众人一则需要时间斟酌,二则多半也都猜到阎公本意,故而都互相谦逊推托,无人举笔。就连阎公的女婿也觉得做戏要做全套,一挥而就显得太假了,所以故作沉吟,手抵额头扮沉思状,想摆一会儿 POSE 再动笔。

没想到,就在这个沉默的空档,传来一个石破天惊的声音:“好,那我就试试吧。”

众人侧目,都觉得这熊孩子太不长眼色了。阎公更是气得留下一句“你慢慢写,我先歇一会儿”拂袖而去,躲在内间假寐,却让幕僚看清楚王勃写的什么,随时来报。

王勃写文章有个习惯,要拉起被子蒙住头假睡,酝酿成熟才一跃而起,一挥而就,一字不改,一鸣惊人。这就是“打腹稿”的来历。

这滕王阁上没有枕头被子,但也不影响王勃打腹稿,略一沉吟便蘸墨挥毫,笔走如飞。如果不是因为他和阎都督素不相识,众人几乎要怀疑他才是提前背好文章来作秀的那个阎家女婿了。

一人看了两行,颠颠儿地跑进来向阎公汇报:“他已经开始写了,第一句是‘南昌故郡,洪都新府’。”阎公轻蔑地一笑:“不过是老生常谈罢了。”

过一会儿,再报:“第二句是‘星分翼轸,地接衡庐’。”阎公暗暗吃惊,沉吟不语。

再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阎公听了这句,再也坐不住了,拍案而起说:“此真天才,当垂不朽矣!”立刻冲出来见证这奇迹诞生的时刻。

“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

……

这篇文章,不论写在王勃人生的哪一个时刻,都堪称神迹。

大量的用典精准流丽,如群星璀璨,照亮鸿宇。无论从措辞还是用典来看,哪怕用一个月的时间来反复琢磨修改,也不为过。而王勃竟写在须臾之间。这绝对不是一个正常人能够完成的!

王勃在《滕王阁序》之后,本来还有一首《滕王阁诗》的,但是因为文章太过耀目,这首诗反而被湮没。

文章太长,无法完整附录讲解,且录诗于此:

滕王高阁临江渚,

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

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

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

槛外长江空自流。

诗文传至京中,连高宗李治读了都不禁赞叹:“真是天下奇才啊!”遂有了重新起用之心,但这时王勃已经蹈海成仙了。

我有时怀疑,王勃就是因为写了这么一篇反科学的文章,才天不假年,赴身江河的。

(三)

与王勃同年出生,又齐名“四杰”的杨炯,从前说过“愧在卢前,耻居王后”的,对于王勃排名在自己前面一直耿耿于怀,然而王勃丧生的噩耗传来,为《王勃文集》写序言的,却是杨炯。

他在序中盛赞杨炯:“长风一振,众萌自偃。遂使繁综浅术,无藩篱之固;纷绘小才,失金汤之险。积年绮碎,一朝清廓。”

“初唐四杰”各个都是天才儿童,杨炯当然也是,10岁即因才名进入崇文馆,后擢为校书郎。

杨炯最著名的作品是《从军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西京,指长安;牙璋,指兵符;凤阙,指皇宫;龙城,又称龙庭,今蒙古国鄂尔浑河的东岸。汉时匈奴要塞,卫青曾于此大捷,后来泛指塞外敌营。

这首诗说:战火既起,震动京城,让我心中怎能平静?将军手执兵符辞宫而去,大唐铁骑攻寨拔营。大雪纷飞,遮掩了军旗上的徽帜;狂风怒吼,夹杂着战鼓声声。我真想做这将士中的一员小将,好过坐在书案边一事无成。

乍一看,会以为这是一首唐诗江湖上的重要门派边塞诗的高手绝招,然而事实上,杨炯从未参过军,一直做文员的。

但是俗话说得好:不想当连长的天才不是好诗人。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按照一个班的编制10到12人,一个排是三个班,一个连三个排,做一百个人编制的首领,可不就是连长么?

在诗风绮丽的初唐诗坛,这首诗的清新阳刚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因为这种超前意识与才华,杨炯是非常狂傲自负的,连王勃都不放在眼里,又怎么会看得上其他人呢?

他有个著名的戏谑是“麒麟楦”,把当朝官员比作做鞋帽用的模子。古人演戏时用马或驴扮麒麟,在马头上装饰画角彩衣,但是披挂不能太长,所以一走动的时候,底下的马腿就会常常暴露出来。“露马脚”这句俗语就是这么来的。

杨炯骂人“麒麟楦”,就是说人家样子好看,其实是笨马蠢驴。这可比“绣花枕头”难听多了,怎能不得罪人呢?所以仕途也不是那么顺利,窝在文学馆一呆就是十六年,做文员做得很气闷,所以才会发出“我想当连长”的呐喊。

可惜的是,他自己没做成百夫长,他的一个从弟却做了,但是站错了队,做的是徐敬业麾下的小官。

684年,徐敬业起事兵败,从者皆被杀,包括了传说中的骆宾王之死,也包括了杨炯的从弟。

杨炯因此受到牵连,被贬到浙江盈川做县令,最后死在任上,因此后人又称之为“杨盈川”。

实在是盈川这个地方太小了,这样称呼也不会有人误会是另一个姓杨的名人。

正如同骆宾王因为是义乌人,故而又被称为“骆义乌”一样。

或许是因为“初唐四杰”休戚相关,三个人的死都与水有关,只剩下一个杨炯太寂寞。所以关于杨炯之死,还有另外一个版本是说,他在盈川当县令时,因为连天大旱,他带领乡人祈雨不得,竟然投井而死。其动机约等于干将莫邪以身祭剑。

至今,衢州市盈川村还有杨炯祠供奉,《盈川城隍庙碑》证实了这一说法。

我在写作“初唐四杰”的日子里,有一天我们家那位晚上回来问我:昨天写什么了?

我说:写了一整天,把卢照邻扔水里了。

今天呢?

刚把骆宾王扔水里去了。

明天该写谁了?

把王勃扔水里。

后天呢?

正在犹豫要不要把杨炯扔水里?

……

这不能怪我,谁让“初唐四杰”各个都与水有关呢! aULTyjcvpVvdwrRdGh552Wr4EC1/XL0JvSNQx8eoYoQiFG+lSbl4z7lZeuiyStl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