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考试小贴士

2015年8月,外语专业教学测试专家委员会经过讨论,通过了英语专业四级考试(TEM4)题型调整方案,并决定从2016年起对TEM4考试的试卷结构和测试题型做局部调整。编者对新版考试大纲进行了详细解读和总结。

2016年起英语专业四级各部分题型、题数、分值及考试时间表

下面我们分题型对专四考试题型进行解读和分析,并介绍各个题型的答题技巧和复习策略,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专四考试。

一、听写及听力理解

考试大纲要求

1. 听写

(1)测试要求:

① 能在全面理解内容的基础上逐字逐句地写出所听材料。

② 考试时间10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主观试题。所听材料共读四遍。第一遍用正常速度朗读,录音语速为每分钟120个单词,让学生听懂材料大意。第二、三遍朗读时意群、分句和句子之间留出15秒的空隙,让学生书写。第四遍再用正常速度朗读,让学生检查。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听力理解能力、拼写熟练程度以及正确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4)选材原则:

① 题材广泛,以学生日常校园和社会生活话题为主。

② 听写材料难度略低于中等难度。

③ 听写长度约80-90个单词。

2. 听力理解

(1)测试要求:

① 能听懂英语国家人士关于日常生活、社会生活和学习的演讲和对话。能理解大意,领会说话者的态度、感情和真实意图。

② 能做简单笔记。

③能辨别各种英语变体(如美国英语、英国英语、澳大利亚英语等)。

④ 考试时间约20分钟。

(2)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填空题和选择题的方式,分两节:Section A和Section B,共20题。

Section A: Talk(讲座)

本部分由一个约500个单词的微型讲座和一项填空任务组成。要求学生边听边做笔记,然后完成填空任务。考试时间10分钟。本部分共10道填空题。

Section B: Conversations(会话)

本部分由两个约450个单词的会话组成。会话后有10道多项选择题。

本部分每道题后有10秒的间隙,要求学生听到问题后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录音语速为每分钟120个单词,念一遍。

(3)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获取口头信息的能力。

(4)选材原则:

① 微型讲座和会话部分的内容与日常生活以及社会和学习活动相关。

② 听力材料难度中等。

应对策略

1. 听写

大家在考试开始的时候往往会有些紧张,而听写又是听力考试的第一部分,很多考生在这个关键时刻由于紧张而无法集中精力,所以这部分失分的可能性比较大。除了平时多听多练之外,掌握一些小技巧也很关键,希望下面这些小提示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要从心理抓起,保持平和的心态,对自己充满信心。其次便是听,录音播放的第一遍是正常语速,这一遍主要把握文章大意,对没有听清的单词可以先放一放,不要因纠结于一个单词而错过了后面的内容;录音播放的第二、三遍语速较慢,且过程中有停顿,这时不管听没听对都应尽量把所听到的内容记下来,对于一些较长的单词或短语可以用几个字母或符号来代替。最后一遍仍然以把握文章大意为主,听的过程中应该想想有没有领会错的地方,并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在最后两分钟内查漏补缺,确保听到的单词拼写无误,尽量将没听出来的部分根据文章大意补充完整。

2. 讲座

讲座是听力理解的第一部分。《2016年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纲》中指出:该题型由一个约500个单词的微型讲座和一项填空任务组成。

需要注意的是,讲座只读一遍,考生需要集中注意力来抓听关键信息点。因此,做好笔记非常重要。大家可以在讲座开始播放前,快速浏览一下答题卡上含有空格的题干部分,做到对讲座大意心中有数。编者建议大家千万不要一边听一边做题。因为题干内容和答案通常不会跟听力原文完全一致,大家在答题时需要思考,所以这样就很容易漏掉一些关键信息。此外,题目还要求每空填入的单词不超过3个,这种考法对考生归纳总结的能力要求较高。不仅如此,由于讲座时间较长,且只读一遍,即使考生听力再好,如若不能有效地利用笔记,也会很难作答。

3. 会话

由两段450词左右的会话组成,每段会话5道题。注意,会话题的问题部分不会出现在试卷上,试卷上只有四个选项,这对考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增加了考生答题的难度。

就会话选材而言,会话内容与日常生活以及学习和社会活动相关,难度中等。

在答题时,考生可以在会话内容正式开始之前利用播放Directions的时间浏览选项。浏览选项也是有窍门的,从听力考试的题目设计上看,一般而言选项分为句子和短语两种形式。要做到快速浏览短语选项并不难,但要快速阅读句子选项还是有一定难度的,这时可以竖读选项,找到四个选项的不同之处并标记出来,在听对话时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抓取关键信息。另外,在听对话时还有两个重要技巧要了解:

● 边听边答,注意题目顺序

会话部分的题目顺序和会话内容展开的顺序基本是一致的,考生可以边听边回答问题;会话部分不必记笔记,也不适合记笔记,因此如果全部听完再答题,可能会忘记一些重要细节或内容。

● 抓住关键,关注回答处

会话往往采取一问一答的形式,即第一个人提出一个问题,第二个人进行回答。通过对以往真题的分析,编者发现第二个人的回答往往是题目的答案;同时,针对同一个问题的回答只会考一道题;此外,如果回答问题的语句中带有表示转折、因果、对比等逻辑关系的词语,那么这句话一般都是考点。

二、语言知识

考试大纲要求

1. 测试要求:

(1)掌握并能正确运用基本语法和句法。

(2)掌握认知词汇(5500-6000),并且能正确、熟练地运用其中的3000-4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的搭配。

(3)考试时间10分钟。

2. 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共20题,每题有四个选项。题目中约50%为单词、词组和短语用法题,其余为语法和句法题。

3.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掌握词汇、短语及基本语法、句法概念的熟练程度。

应对策略

1. 语法和句法

(1)语法考题的涉及面较广,近年曾经考查了动词时态及语态、虚拟语气、情态动词的用法、独立主格等;句法主要考查各种从句及关系词的用法、主谓一致、倒装、强调、并列结构等基本句法知识。

(2)语法及句法考查的重点突出,常反复考查内容庞杂、较难掌握的语法点,如虚拟语气、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独立主格、情态动词等。

(3)具体考查重点为以上项目中的特殊用法,即不常用的情况。

① 虚拟语气的考点为:would rather + that从句(一般过去时);It is vital/necessary/important/urgent/imperative/desirable/advisable/natural/essential + that + 主语 + 动词原形;It is time/about time/high time + that从句(一般过去时);proposal/suggestion + that + 主语 + 动词原形;lest + that + 主语 + should + 动词原形;if only + that + 主语 + would + 动词原形。

② 状语从句的考点为:非if引导的条件状语从句,此类句子多用provided,so long as,in case,once等来替代if;由even if/so,now that,for all等引导的让步状语从句;just/hardly...when引导的时间状语从句;more than,as...as,not so much as,the same as,as much as等引导的比较状语从句。

③ 独立主格结构多以“逻辑主语 + 分词”的形式出现。

④ 情态动词多与完成时连用。

⑤ 定语从句重点考查“介词 + 关系代词(which)”和as作为关系代词的情况。

2. 词汇

专业四级语言知识部分要求考生掌握教学大纲词汇表中的5500-6000个单词及其最基本的搭配。其考查重点为:

(1)动词、形容词、名词与介词的搭配,如:popular/patient + with;yield/solution/adapt/transfer/access + to;accuse/require + of;charge + for;under + discussion等。

(2)习惯用法,如:confess to/set about/be used to + doing;be supposed to; have/make sb. + do等。

(3)由同一动词构成的短语:come,go,set,break等构成的短语。

(4)单个动词、抽象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多以近义词、同义词的形式出现。

(5)介词短语在句中作状语,如:in terms of,with the exception of,in vain等;另外还应注意rather than,other than,such as,none/nothing but等词。

3. 语言知识的复习思路

(1)全面掌握基本语法点,重点记忆各个项目中的“偏、特、难”点。

(2)掌握常用习惯用法和词组。真题中出现过的词组和固定搭配有:

answer back应答,回复;顶嘴

answer for因……而受罚;对……负责

answer to符合;适应

call off 放弃,取消

call out唤起;出动;大声叫唤

call over点名;顺序读出

call up打电话给;召集;使想起;提出

carry into effect实行;使生效

catch up赶上;把……缠住

clear up清理;放晴;整理,打扫

get across 解释清楚,使人了解

get away with侥幸成功;侥幸逃脱

get away离开;逃脱;出发

get back at报复(某人)

get back回来;恢复;取回;重新上台

get off动身;免于受罚;从……下来

get over克服;恢复;熬过;原谅

get round to抽出时间来做;开始考虑

hand out分发,散发,发给

hand over交出,移交;让与(某人)

hang about闲荡

hang on持续,坚持下去

make out理解;辨认出

make over转让;移交;修改

make up构成,组成,拼凑;弥补

move along往里走;继续向前或向后移动

move off离开;出发

move on往前走,前进;出发,离开

move out搬出;开始行动

pass by经过;走过;逝去

pass off停止;完成;忽视

pass out昏倒,失去知觉;分发

pass over越过;忽略;宽恕;回避

pick up捡起;获得;收拾

pull back拉回;撤回;使恢复;反悔

pull out离开,撤离;拔出

pull through渡过难关;恢复健康

pull up拔起;停下来;阻止

put into effect执行

show around带领……参观

show off 炫耀,卖弄

show out送出(客人);领……出来

show up 使呈现,使醒目;露面

take effect生效;起作用

turn one's back on拒绝帮助;不理睬

(3)注意在阅读中培养语感,因为在语篇层次上培养出的语感往往可以直接帮助考生答题。

(4)研究以往的考试试题,适当做些练习并记住典型题目。

三、完形填空

考试大纲要求

1. 测试要求:

(1)能在全面理解所给短文内容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最佳答案使短文意思和结构恢复完整。

(2)考试时间10分钟。

2. 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在一篇约250个单词、题材常见、中等难度的短文中留出10个空白。每个空白为1题,要求学生从所给的选项中选择最佳答案。

3.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综合语言知识和技能。

应对策略

该题型虽然名为“完形填空”,但是出题形式却和常规的完形填空有很大不同。专四的完形填空是从所给的15个词中选出10个的选词填空模式,10道题目考查的一般都是实词,其中可能包含2~4个名词,2~4个形容词,2~3个动词和1~2个副词。此外,每个正确选项都会有干扰项,要么是相同词性选项之间的相互干扰,要么是多余选项对正确选项的干扰。

答题步骤

1. 跳读全文,把握大意

做题时首先要跳读全文,根据文章首段以及首末句迅速抓住文章大意,要善于依照首末句把握文章的背景、主题,结合每段的首句把握文章的结构。

2. 阅读选项,将其分类

跳读完全文,就可以根据词性对每个单词进行分类归纳,如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方便做题时快速检索。

3. 前后结合,寻找线索

开始做题时要以整篇文章为基准,从上下文中寻找线索。与答题相关的线索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1)同义转述。空格处的词汇可能是对前后文内容或特定词汇的同义转述,解题时应通过上下文进行判断。

(2)逻辑关系。解题时可以通过判断空格处与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来确定答案,具体的逻辑关系包括指代、列举、因果、比较、对比、让步、并列、补充、递进等。

阅读中常见的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关联词列举如下:

● 表示转折关系:but, on the contrary, otherwise, yet(表示前后两部分内容相反,相互对立,一般其后的内容是重点,很可能是考点)

● 表示顺承关系:and, also, furthermore, moreover, first, second, third (通常暗示前后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

● 表示递进关系:furthermore, moreover

● 表示因果关系:consequently, thus, therefore, as a result, so

● 表示比较关系:similarly, equally, like, in the same way

● 表示归纳总结:in conclusion, finally, in short, in summary, to sum up, in a word,my point is that, that is to say, briefly/frankly/generally speaking

(3)识别固定搭配。大家若能在平时多积累一些固定搭配,在考试中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表示“利用……”之意的就有take advantage of,make use of等不同的搭配。

4. 查漏补缺,核实答案

选择完毕后,大家要将所选单词代入原文进行复读,再次核查全文意思是否通顺,衔接是否流畅,从而确定最终答案。值得一提的是,如果大家觉得某些选项需要调整,那么只能进行谨慎微调,切忌将自己已经做出的选择全部推翻再重选,这样不但浪费时间,效果还不一定好。

四、阅读理解

考试大纲要求

1. 测试要求:

(1)能读懂英美国家出版的中等难度的文章和材料。

(2)能读懂难度相当于美国Newsweek的国际新闻报道。

(3)能读懂难度相当于Sons and Lovers的文学原著。

(4)能掌握所读材料的主旨大意,了解说明主旨大意的事实和细节;既理解字面意思,又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判断和推理;既理解个别句子的意义,也理解上下文的逻辑关系。

(5)能在阅读中根据需要自觉调节阅读速度和阅读技巧。

(6)考试时间35分钟。

2. 测试形式:

本部分采用多项选择题和简答题形式,由数篇阅读材料组成。阅读材料含1800个单词左右。学生应根据所读材料内容,从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或根据问题做简短回答。共15题,其中10道多项选择题,5道简答题。

3. 测试目的:

本部分测试学生通过阅读获取和理解有关信息的能力,既要求准确性,又要求一定的速度。阅读速度为每分钟120个单词。

4. 选材原则:

(1)题材广泛,包括社会、科技、文化、学习、常识、人物传记等。

(2)体裁多样,包括记叙文、描写文、说明文、议论文、广告、说明书、图表等。

(3)阅读材料的语言难度适中。

应对策略

阅读理解八大话题

● 社会生活话题:人们对毕业演讲等重要场合的记忆甚少(2010);大扫除的意义(2011);日本的相亲文化(2011);“谢谢”的多种表达方式(2012);失去退休金的意外收获(2013);短信革命对人们的影响(2014);反吸烟运动的成就及其困难(2015);福利和犯罪惩罚(2016);读写能力的重要性(2017);美国移民(2018);美国外来移民:无法想象没有工作的生活(2019);珍惜与父母相处的时间(2019)

● 教育相关话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012);学校教育中实践的重要性(2014);亲密育儿法(2015);医学院的学生在读书时被派去医院轮值很不合理(2015)

● 旅行传记话题:科迪亚•哈灵顿的面包店创业经历(2011);埃及开罗游览之感(2012);寻宝以及感悟(2017)

● 文学艺术话题:阅读量减少的危机(2011);公共演说的多种重要作用(2013);《人性的枷锁》节选(2014);《百万英镑》节选(2016);《儿子与情人》节选(2017);奖项设立的功利性(2018);《一个小时的故事》节选(2018);阅读文学作品的好处(2019)

● 健康时尚话题:关于压力的几个真相(2014)

● 经济金融话题:美国经济危机对普通民众的影响(2012);耳机提供商Skullcandy的成功史(2013)

● 科技研究话题:科学家的思维和做事方式(2010);人们对诸如秘鲁纳斯卡线条等超自然现象的关注及研究(2010);现代人行为模式研究(2013);记忆转交的现象及其弊端(2015)

● 文化传统话题:文化决定饮食习惯(2010);不同文化中代表和平的象征符号(2016)

阅读理解五种体裁

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描写文、应用文。

阅读理解题型分析

阅读选择题

1. 主旨类

(1)What is the main idea/subject of this passage?

(2)What is this passage mainly/primarily concerned?

(3)The main theme of this passage is ______.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best title for the passage?

(5)The purpose of the writer in writing this passage is ______.

(6)Which of the following best describes the passage as a whole?

应对策略: 跳读(skimming)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主旨应该是宏观的,但又不能空泛。

2. 态度类

(1)What's the writer's attitude to ______?

(2)What's the tone of the passage?

(3)The author's view is ______.

(4)The writer's attitude of this passage is apparently ______.

(5)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______.

(6)According to the author ______.

(7)How did the author feel about______.

应对策略: 有的文章观点明确,基调清楚,这时应跳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另一些文章则需要在阅读时仔细琢磨某些细节,这时,尤其应注意那些表明作者观点的词汇,如形容词、副词等。

3. 细节类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information in the passage?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mentioned in the passage?

(3)What is the example of...as described in the passage?

(4)The author mention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______.

(5)The author states that ______.

(6)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when/where/why/how/who ______?

(7)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CORRECT about ______?

应对策略: 寻读(scanning)出现关键词的段落,四个选项中相同的词即为关键词。仔细对比选项与文中相应的细节。

4. 推理类

(1)It can be inferr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2)The author strongly suggests that ______.

(3)It can be concluded from the passage that ______.

(4)The passage is intended to ______.

(5)The writer indicates that ______.

(6)It can be learned from ______.

应对策略: 推理类题目可能针对文章整体,也可能只针对文章的某个细节。如果是前者,跳读(skimming)文章的开头、结尾及段落的首句和尾句,即可得出答案。如果是后者,则应寻读(scanning)相应段落并仔细研读相应细节。

5. 词汇类

(1)According to the author, the word “...” means ______.

(2)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earest/closest in meaning to “...”?

(3)What's the meaning of “...” in line...of paragraph...?

(4)As used in the line..., the word “...” refers to ______.

应对策略: 通过寻读(scanning)定位相关词的出处,并根据上下文与词的构造来猜测词义。最好将四个选项代回文中,看看哪一个最合适。注意,即使不是生词,也应当作生词来猜。

6. 指代类

(1)What does “it” refers to in Line..., Paragraph...?

(2)What does “they” stand for in Line..., Paragraph...?

(3)What does “its” refer to in Line..., Paragraph...?

应对策略: 通过寻读(scanning)定位相关代词的出处,离该代词最近且单复数一致的名词往往是其指代的对象。注意英语中they既可指代人也可指代物。

阅读简答题

简答题要求考生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用不超过所规定的词数,简短地回答有关文章内容的问题,考查考生在阅读Section A文章的基础上用英语进行书面表达的能力。和选择题相比,简答题更多考查的是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由于没有选项的提示,难度也会随之增加。

答题步骤

(1)快速浏览题目,找出关键词后在原文中进行定位。由于在完成Section A的试题时已经充分了解文章的内容,因此做简答题定位关键词在原文的出处时,与关键词无关的句子或段落要速读,重点研读关键词所在的段落和语句。

(2)推敲、理解信息句,遣词组句。简答题一般要求考生用自己的话组织答案,另外,受词数要求限制,也不能全部用原文信息作答。考生需要深层次地推敲、理解原文关键句,提炼、概括出有针对性的语句作答。

做题时主要有三种方法:

一是通过转换词性,用单词代替短语等办法对原文语句进行转换;

二是通过提炼主要信息、舍弃次要信息等方法精简语句,用概括性的语句归纳答案;

三是采用文章上下文的相关关键词进行作答,即尽量用原文中出现的关键性词组或短语。

(3)检查答案与题目是否吻合,注意句子结构的精炼、完整和时态的正确性。

温馨提示: 从形式上看,阅读简答题和阅读选择题分属于两个不同的部分(Section);而从内容上看,阅读简答题和阅读选择题的题目来自同一篇文章。因此,面对阅读理解,为了更有效率地答题,大家可以在完成一篇文章Section A中的选择题之后马上转到Section B,将该篇文章对应的简答题一起做完。完成一篇文章的全部题目后,再去完成下一篇文章。

五、写作

考试大纲要求

1. 测试要求:

能根据所给的作文题目、图表或阅读材料等,写一篇200个单词左右的作文。能做到内容切题、充实,语言通顺,用词恰当,表达得体。考试时间为45分钟。

2. 测试形式:

本部分为作答题,要求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做出回答。

本部分为命题作文,文章体裁主要为说明文、议论文或记叙文。

3. 测试目的:

测试学生的基本书面表达能力。

应对策略

写作是最直接考查英文功底的部分,学生的英文水平可通过写作一目了然地呈现出来。专四写作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先有针对性地进行概述(写summary),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词数在200词左右。这不仅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还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写summary一定不能照搬原文,这就要求大家平时多加练习自己的同义转述能力以及概括能力。整篇作文的长度要求在200词左右,所以开始部分(首段)的summary既要能概述所给阅读材料,又不能太冗长。

考生在45分钟内写一篇200词的文章,这样的时间安排比较充裕,大家应当考虑周全并整理好思路后再动笔。写完之后可以留5分钟时间检查和润色。

写作步骤

1. 审题

在审题时,考生应当划出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并随手写下它们的同义词。这样做首先可以确定文章的中心,防止跑题。其次,在文章的第一部分也就是引言部分不可避免地要提到命题中的一些背景信息,这时考生若能通过使用同义词、变换句型等方式对命题中的背景信息进行同义改写后加在自己的文章中,会取得较好的效果。

2. 构思

很多考生在考场写作时往往由于紧张而大脑一片空白,不知道该如何下笔。这里,编者介绍一种比较有效的构思方法:brainstorming(头脑风暴)。所谓“头脑风暴”,就是针对作文的命题,在短时间内(通常为1~2分钟)迅速写下(用中、英文均可)在自己大脑中闪现的和此话题相关的词组和短语,而不必考虑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将所能想到的词汇都写下来之后,再试图去寻找其中的逻辑关系,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同时整理出中心思想句(thesis statement),这样就可以形成文章大致的提纲了。

3. 列提纲

写作的提纲可以有主题提纲和句子提纲两种。前者就是用一些关键词给出文章的提纲,而后者则是以句子的形式给出文章的提纲。鉴于专四写作的时长,使用主题提纲更合适,也更能节约时间。

4. 写作

列完提纲后,根据提纲展开写作即可。写作过程中要特别注意句与句之间以及段与段之间的衔接,在表意明确的基础上做到衔接自然流畅。

5. 检查

文章完成后,应尽量留出一点时间来检查,并对文章进行小的修改和润色。此时已经不可能更改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内容,主要是检查语法,如果有时间,可以做一些小的修改和润色。

语法检查包括:时态、语态、主谓一致、句子的各个成分和词性、句子结构的完整性、名词单复数、逻辑连接词的使用、单词拼写和标点符号等。

所谓小的润色、修改,是指如果文章中某一个关键词重复过多,可以考虑使用其同义词、近义词;发现词汇搭配不当时应改正,要尽量避免“中式英语”;文章若有不连贯之处,可加上合适的连接词或副词。 Rx2eFa0glqyNz+REJCzHj2nFRpBvizYx2D4idUpEuaSnynASE1agLSXhVFC5tT6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