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短暂的皇太子生涯

本书的传主,姓朱,名翊钧,登极后,改年号为万历,人称万历皇帝;死后,庙号神宗,史称明神宗。他出生的时候,祖父朱厚熜当朝,即嘉靖帝(明世宗);父亲朱载垕,当时还是一个亲王——裕王。据说,嘉靖十八年(1539年)二月,嘉靖帝册立二子载壑为皇太子,三子载垕为裕王,四子载圳为景王。大礼举行完毕,太监各持所赐册宝归府,误将皇太子册宝与裕王册宝调错,太子拿到的是裕王册宝,而太子册宝却到了裕王府。其时太子已身患绝症,不久夭折,年仅十四岁。这一差错引起朝廷内外官僚骇怪。因为裕王与景王虽分别排行第三、第四,其实同岁,大臣们颇以为皇上有所偏袒。景王于册封四年之后去世,人们纷纷议论,以为册宝之兆久定于冥冥之中。终嘉靖帝一朝,太子死后,未再建储位,但皇位继承人已非裕王莫属了。

嘉靖四十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朱厚熜死。十二月二十六日,朱载垕即位,改明年为隆庆元年,死后庙号穆宗。

隆庆帝继承的是他父亲世宗留下的烂摊子,所幸的是内阁元辅徐阶拨乱反正,召用建言得罪诸臣,死者恤录,将方士付诸法司论罪,罢除斋醮工作及政令不便者。朝野为之号恸感激。

隆庆帝朱载垕共生育四个儿子,长子、次子先后夭折,仅存三子翊钧、四子翊镠。

朱载垕身为裕王时,娶昌平人李铭之女李氏为妃,生长子翊 ,五岁时夭折,赠号裕世子,隆庆元年(1567年)追谥为宪怀太子。李妃短命,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四月十三日死,葬于金山,隆庆元年正月二十九日谥为孝懿皇后,封其父为德平伯。隆庆六年(1572年)九月十九日,将隆庆帝与李皇后合葬于昭陵。

嘉靖三十七年九月,朱载垕又选通州陈氏为裕王妃。当他即位后,于隆庆元年将陈氏册为皇后(孝安皇后)。朱载垕是个耽于声色之徒,对皇后颇为冷落。陈皇后略微有所劝谏,朱载垕索性借口她“无子多病”,把她移居别宫。不料外间传言蜂起,以为皇后左右无侍者,病日甚一日。外廷大臣对如此大事——母仪天下的人遭到冷遇,莫不忧心忡忡,又不敢犯颜直谏。这种沉闷的空气被勇敢的试御史詹仰庇(字汝钦,号咫亭,福建安溪人)打破了。某日,詹仰庇上朝,遇见太医,便急切地询问皇后近况,得知皇后病情危笃,便奋笔疾书了一道奏疏,犯颜直谏。他在奏疏中写道:“近闻(孝安皇后)久离坤宁宫,置之别宫,寝食起居,左右无侍,以致抑郁成疾。陛下略无眷顾,中外忧患。万一不起,如圣德何!”

詹仰庇自知作为一个御史上疏批评皇上,又议论宫闱之事,是大忌讳,所以是冒死进谏。他说:“人臣之义,知而不言当死,言而触讳亦当死。臣今日固不惜死,愿陛下采听臣言,立复皇后中宫,时加慰问。”措词是尖锐的,态度是真诚的,朱载垕看了无可挑剔,拿起笔来在上面亲笔批答道:“后无子多病,近移居别宫,冀稍安适,或可畅意。尔不晓内廷事,乃妄言。”

看来,帝后之间的关系相处得并不好,但也不像外间传闻的那么坏。朱载垕并没有因此事严惩詹仰庇,便是明证。本来詹仰庇上疏后思忖,此番必遭重谴,同僚们也为他捏一把汗。待到圣旨下,竟如此淡然地申斥几句了事,令詹仰庇惊喜过望。

朱载垕的次子翊铃,生下来还不到一年,就夭折,赠号蓝田王,隆庆元年追加封谥靖悼王。奇怪的是,《明史》说这个皇子,“母氏无考” 。这显然是朱载垕在裕王府耽于声色的结果。所谓母氏无考,并非不知下落,有不得已的苦衷而隐讳不言,亦未可知。

朱载垕第三子、第四子均为李氏所生。李氏,顺天府漷县人。其父李伟,字世奇,为避乱,携家迁居京师。不久,李氏被选入裕王府,作为宫人,侍候裕王朱载垕。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生朱翊钧。朱载垕即帝位后,于隆庆元年册封李氏为贵妃。 隆庆二年,李贵妃又生朱翊镠,四岁时册封为潞王。

朱翊钧生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八月十七日酉时。那时,他的两位兄长早已死去,而弟翊镠还未出世,是独子,深得父亲喜爱,父亲意欲册立他为皇太子。

隆庆二年(1568年)春,张居正以内阁辅臣身份,向隆庆帝上《请册立东宫疏》,建议及早册立朱翊钧为皇太子。他向皇上指出,太子是国之大本、君之储贰,从来圣明帝王莫不预定储位,表示对宗庙、社稷的尊重。张居正说,当初他在裕王府邸时,就知道皇子聪明岐嶷,睿质夙成。去年皇上登极之初,礼部官员就曾疏请册立皇太子,而皇上以为皇子年幼,拟先赐名而后再册立。本朝早立皇太子不乏先例,宣宗于宣德三年(1428年)立英宗为皇太子,时年二岁;宪宗于成化十一年(1475年)立孝宗为皇太子,时年六岁;孝宗于弘治五年(1492年)立武宗为皇太子,时尚未满岁。现在皇子已六岁,伏望皇上于今春吉旦,早立储宫之位,以定国本,以慰群情。

这一建议被隆庆帝采纳。隆庆二年三月初八日,为了册立皇太子,隆庆帝亲自告于奉天殿。奉天殿即皇极殿,俗称金銮殿,在皇极门内,居中向南,金砖玉瓦,巍然屹立于须弥座台基上,九间,是紫禁城内最大的建筑物。殿中设宝座,四周环绕六根沥粉金漆巨大蟠龙柱,顶上罩蟠龙井。这个庄严肃穆的宫殿是皇帝举行隆重仪式的场所。 尔后,隆庆帝派遣英国公张溶、镇远侯顾寰、驸马都尉邬景和、安乡伯张鋐等祭告郊庙社稷。

三月初九日,隆庆帝在皇极殿传制:册立皇子(翊钧)为皇太子。命成国公朱希忠为正使持节,大学士徐阶为副使,捧册宝诣文华殿行礼。朱希忠,字贞卿,凤阳怀远人。嘉靖十五年(1536年)承袭父亲朱凤的爵位成国公,其后又掌五军都督府事,是当朝的一位元老重臣。 徐阶,字子升,号少湖,一号存斋,松江华亭人,嘉靖二年(1523年)进士,历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嘉靖四十二年取代严嵩为内阁元辅。嘉靖帝卒,隆庆帝立,他以顾命大臣仍为元辅。 由他们二人作为正副使节,主持皇太子册立典礼,显示了隆庆帝对太子的珍爱。

册立皇太子的册文,是一篇典型的官样文章,它以皇帝的口气写道:

盖闻万国之本,属在元良;主器之重,归于长子。朕恭膺景命,嗣抚丕图,远惟古昔早建之文,近考祖宗相承之典,爰遵天序,式正储闱。咨尔元子(翊钧),日表粹和,天姿颖异。诞祥虹渚,夙彰出震之符;毓德龙楼,允协继离之望。是用授尔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

这一天,隆庆帝还颁诏天下。诏书中重申“预定储贰,所以隆国本而系人心”的道理,表彰朱翊钧“英姿岐嶷,睿质温文,仁孝之德夙成,中外之情元属”。还向臣民们表白,册立皇太子实在是出于群臣的再三恳请:“昨朕嗣登大宝,文武群臣即以建储为请。朕以子年方在幼冲,未之许也。兹者礼官复稽先朝彝典,疏恳至于再三。询谋佥同,理难终拒,爰诹吉日,祗告于天地、宗庙、社稷,授册宝立(翊钧)为皇太子。”为了普天同庆,皇帝特地颁布“宽恤事宜”,除了对宗室子女、亲王郡王及其他皇室亲戚,还有两京文官、在外文武官员、各边将领及各处军职人员,给予优惠外,还申明了对臣民们的皇恩:

隆庆二年三月十一日以前,凡官吏军民犯法,除真犯死罪,及驱骗侵欺钱粮等,罪在不赦外,其余不论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一概赦免。

浙江等处布政司,并南直隶、北直隶府州县,隆庆二年份秋粮(农业税),除漕运四百万石外,其余各存留地方者,减免十分之三。

南直隶、浙江原派蓝靛、槐花、乌梅、栀子、红花等染料,今后都准予免派,由工部召商买送织染局应用。

各处逃亡人户,愿复业者,免除差役二年。山东、淮扬、凤阳等处抛荒田土,许诸人告官承种,免除粮差(赋税徭役)五年。

三月初十日,册立东宫礼成,隆庆帝在皇极殿接受群臣上表称贺;六岁的皇太子朱翊钧则在文华殿东廊,接受群臣上笺行礼。

这一切,对于一个娃娃来说,似乎是一场儿戏。然而在他的父皇看来,却是非同小可的头等大事,皇太子是他的“储贰”(接班人),非得着力调教不可。于是,到了隆庆六年二月,当皇太子十岁的时候,隆庆帝亲自为他选择了教官,即东宫辅导。皇太子的老师,都是当时声名显赫的高级官僚:高仪、张四维、余有丁、陈栋、马自强、陶大临、陈经邦、何雒文、沈鲤、张秩、沈渊、许国、马继文、徐继申。到了三月,皇太子就正式“出阁就学”,开始接受传统文化与伦理道德的训练,以便有朝一日能成为一个称职的皇帝。

一天,朱翊钧在御道西侧遇见内阁辅臣,客气地说:“先生良苦翊赞。”辅臣顿首答谢说:“愿殿下勤学。”朱翊钧回答:“方读《三字经》。”少顷,又说:“先生且休矣。”

朱翊钧孝顺而聪明过人。某日,隆庆帝在宫中骑马奔驰,他见了便劝谏道:“陛下天下主,独骑而骋,宁无衔橛忧!”那意思是,你一个人骑马驰骋,不怕摔下来吗?儿子天真无邪的爱,让隆庆帝感到说不出的欣慰,立即下马,爱抚慰劳了一番。朱翊钧对陈皇后也很孝敬。陈皇后不是他的生母,而是嫡母,又居于别宫。他每天早晨起床后,必定要随生母李贵妃到别宫去请安,称为“候起居”。陈皇后无子,很喜欢翊钧,每天早晨听到太子与贵妃的脚步声,心情就特别欢快兴奋。见到翊钧,便拿出经书,询问他就学的近况。翊钧无不响亮地对答如流,在旁的李贵妃心中也窃窃自喜。由于翊钧的沟通,两宫日益和睦。

然而,这个准备时间委实太短暂了。朱翊钧出阁就学仅两个月,父皇就驾崩了。 LyDzgR/kMMhMKMbFArjeM8tWxsAEpMYKzc/1qR6aNznFdgBrjAx8vFER5/E/RRS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