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黄帝内经》的“和”文化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理念,包括万物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身和谐各个层面,形成“和合”“中庸”“中和”的基本理念,是中国古代哲学家、社会学家及自然科学家所持的基本思想,也是中医学重要思想,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和” 与“和法”的思想基础。早在《黄帝内经》就有“和”理论与应用。为了明晰中医药中“和”产生的思想基础、医学原理及临床意义,我们从中国传统“和”文化含义入手,整理《黄帝内经》有关“和”的条文,进行分析、探讨,以进一步理解和明确“和”的思想基础、发展源流及应用要点。

一、“和”文化溯源

“和”的思想早在《周易》《道德经》《论语》《管子》《春秋繁露》等经典中就有详细论述。《彖传·乾卦》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贞。”用阴阳和合的观念揭示天、地、人之间的内在联系。《道德经·第四十二章》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道德经·第五十六章》曰:“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均说明“和”是产生万物的宇宙哲学,要求人们要以豁达的心胸与平和的心态去看待一切事物。《礼记·中庸》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者,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强调“中和”是天下根本大道,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追求的最高境界。《管子·内业第四十九》曰:“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和乃生,不和不生。”说明天人和谐是生命产生的基础,天精地形和合为人,人要与自然天地和谐。《春秋繁露·第七十七卷》曰:“是故能以中和理天下者,其德大盛;能以中和养其身者,其寿极命。” 强调养生防病必须要遵循天地规律,不违时令,不失中和,以达到天人和谐,健康无病。

二、“和”之于《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和”的理念,广泛运用到自然、生命、疾病、治疗及养生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医“和”的思想源头,主要有“顺应”“协调”“和缓”“温和”“和合”“交会”“交媾”“安和”“淳和之气”等含义。“和”“平”具有以下医学蕴意和思想原则。

1.人与自然和谐

《黄帝内经》基于“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认为人的生命构成与功能活动,源于自然并顺应自然,即“人禀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气相得则和,不相得则病”“从其气则和,逆其气则病”,说明人违背自然,阴阳失和为病,养生与治疗都要顺应自然,以达平和。

2.人与社会和谐

《黄帝内经》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注重生活习惯、民俗民风、经济条件、社会地位等因素,受传统文化“礼之用,和为贵”影响,推崇人与人的和谐。养生要“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高下不相慕”,诊病要“入国问俗,入家问讳,上堂问礼,临病人问所便”。把“从容人事”“不失人情”作为调治准则,即了解社会知识,明白人情事理,准确把握每个人的性情喜怒不一、贫富贵贱差异、年龄性别不同,实现“顺其志也”。

3.人体自身和谐

《黄帝内经》不仅强调人与自然、社会的整体和谐,更重视人体本身形神、心身、精气神、脏腑形体、营卫气血等的和谐,认为平和是健康的标志,失和是疾病的根源。《灵枢·天年》曰:“血气已和,荣卫已通,五脏已成,神气舍心,魂魄毕具,乃成为人。”《素问·六节藏象论》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调经论》曰:“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指出健康标志是阴阳匀平,精气神和谐。

4.疾病与人体失和

《黄帝内经》以“阴阳不和”作为疾病发生的根本条件,提出气候、精神、饮食、劳逸、刚柔、脏腑、气血等不和均可致病。《素问·调经论》曰:“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强调阴阳、刚柔、气血的不和,好比四季春夏秋冬缺失不全,脏腑经脉气血失调是百病之根源。《素问·举痛论》提出“百病生于气”,张介宾注曰:“气之在人,和则为正气,不和则为邪气。凡表里虚实,逆顺缓急,无不因气而致,故百病生于气。”《素问·经脉别论》提出“生病起于过用”,《素问·逆调论》提出“胃不和则卧不安”,《灵枢·脉度》提出“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和,则留为痈”,说明疾病的发生在于各种因素过用,五脏六腑之气失和。

5.养生以和为贵

《黄帝内经》基于“生之本,本于阴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生理尺度,以及“阴阳匀平,命曰平人”的健康标准,提出养生总则是阴阳“因而和之,是谓圣度”,要求做到“陈阴阳”“节阴阳”,即调和阴阳,节制阴阳的偏盛偏衰,做到和五味、和喜怒、和术数、和时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灵枢·本神》曰:“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素问·生气通天论》曰:“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综上,《黄帝内经》养生理念以顺为养、以和为养,通过精神、饮食、起居、运动的调和及与自然的和谐,达到心身和谐、形与神俱的养生境地。

6.治疗以平为期

《黄帝内经》根据疾病发生的机制——阴阳不和与五行失调,视调整人体阴阳五行太过和不及为首务,强调“治求中和”,实现“以平为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谨守病机,各司其属,有者求之,无者求之,盛者责之,必先五胜,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素问·三部九候论》曰:“无问其病,以平为期。”张介宾注疏:“适其中外,疏其壅塞,令上下无碍,气血通调,则寒热自和,阴阳调达矣。”平和中正,是中医治疗所追求的最高标准,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追求的最高境界。

如何做到阴阳平和,《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调和的方法。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燥司于地,热反胜之,治以平寒,佐以苦甘,以酸平之,以和为利……夫五味入胃,各归所喜……久而增气,物化之常也。气增而久,天之由也。”自然气候有五运六气之规律,可以药食之气味调和运气之偏为病,做到“以和为利”。《灵枢·终始论》曰:“阴盛而阳虚,先补其阳,后泻其阴而和之。”提出阴阳偏盛偏衰的针刺治疗,以调和为要。《素问·六微旨大论》曰:“亢则害,承乃制,制则生化。”反映了五气、五脏胜复,导致脏气偏颇失和时,治疗当抑有余,补不足,协调脏腑,维持平和。叶庆莲认为《黄帝内经》中的“和法”表现在调和经络、脏腑、营卫、津液、神志、五味等六个方面。对阴阳、脏腑、气血等各种失和,《黄帝内经》采取偏倾者求其平,盈亏者求其匀,相争者求其和,逆乱者求其顺,突出了求“和”的理念,为“和法”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vTSY5Ppx6AEpywfJCkhimQ2qabhJQ+4+zVhNYQWnqDQsEVwKaJeE/mgvQzDezlB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