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六经与八纲结合之辨证方法研究

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创立了相对完整的六经辨证施治诊疗体系,融理、法、方、药于一体,奠定了中医临床证治的基础。纵观全书,六经辨证思想的具体运用,却贯穿着“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的精神在内。如方隅在《医林绳墨》中就指出:“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八纲辨证纲领性地概括了病变部位、邪气的属性、邪正的消长、证候的性质等,提纲挈领地诠释了六经辨证的内涵特色。具体分述如下。

一、辨阴阳

《黄帝内经》认为“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因此,阴阳是辨识疾病与证候的总纲,具有相对属性分类特征。一般说来,《伤寒论》六经病中太阳、阳明、少阳统称为三阳病;太阴、少阴、厥阴统称为三阴病。三阳病表示正气盛,抗病力强,邪气实,病情一般呈现亢奋的状态,因而三阳病多属热证、实证,概括为阳证。三阴病表示正气衰,抗病力弱,病邪未除,病情一般呈虚衰的状态,因而三阴病多属于虚证、寒证,概括为阴证。故第7条曰:“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

二、辨表里

《伤寒论》之六经,三阳三阴互为表里,太阳为少阴之表,少阴为太阳之里;阳明为太阴之表,太阴为阳明之里;少阳为厥阴之表,厥阴为少阳之里。总体上看,三阳是三阴之表,故三阳病变应皆属于表证的范畴,而三阴病变则应皆属于里证的范畴。在具体的辨证中,则三阳和三阴又各有表证与里证之不同,如太阳病属表证,而太阳之中风、伤寒、温病,乃太阳经之表证;太阳之蓄水、蓄血、结胸、痞证,乃太阳经之里证。阳明经证大汗、大热、大渴、脉洪大,乃阳明之表证;而阳明腑证痞、满、燥、实之大便干结不通,黄疸及蓄血,又皆阳明之里证。少阳病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及目眩用小柴胡汤,乃少阳之表证;而少阳病呕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烦,大便不通用大柴胡汤,则为少阳之里证。

三、辨寒热

寒热是指病证的属性,凡病势亢奋,阳邪炽盛的症状,多属于热;病势沉静,阴邪偏盛的症状,多属于寒。《伤寒论》中三阳病多为热,三阴病多为寒。三阳病阳气旺,阳邪偏盛,邪正相争,病势亢奋,多见发热征象。三阴病,正气虚衰,阴邪偏盛,病势较弱,多见无热恶寒征象。如自利不渴者,属脏有寒,而下利欲饮水者,则为里有热;脉滑而数的属热,脉沉而迟的属寒,这些临床脉证为诊断寒热提供了依据。在寒热极盛的时候,可出现相反的现象,如第11条“病人身大热,反欲得衣者,热在皮肤,寒在骨髓也;身大寒,反不欲近衣者,寒在皮肤,热在骨髓也。”。前者是指内真寒而外假热,后者是内真热而外假寒,诊断此类患者,不可被肌表的寒热假象所迷惑,必须根据病人的喜恶及其里证,以探测疾病寒热真象。

寒热辨证的方法多与六经辨证交相运用,多在阴阳、表里、虚实各辨证中体现,在《伤寒论》中张仲景创立了诸多治疗寒热错杂的方剂,如治疗寒热夹杂、中虚痞满的半夏泻心汤,治疗上热下寒、腹中痛而表邪不除的黄连汤,治疗寒热格拒、食入即吐,兼见下利的干姜黄连汤,以及治疗上热下寒、蛔虫内扰的乌梅丸等,都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四、辨虚实

虚实可以用来辨别邪正的盛衰,《黄帝内经》指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所以虚指正气虚,实指邪气盛。大概而言,三阳病变多为实证,三阴病变则多为虚证,但张仲景六经辨证于各经病变中,又当辨实辨虚。如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之中风证,是为太阳之表虚证;而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之伤寒证,乃太阳之表实证。就太阳病之演变过程中而言,《伤寒论》第102条“伤寒二三日,心中悸而烦者,小建中汤主之”,第177条“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等,皆太阳病变之虚证;而第71条云:“太阳病……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第106条云:“太阳病不解,热结膀胱,其人如狂……但少腹急结者,乃可攻之,宜桃核承气汤。”第124条云:“太阳病六七日,表证仍在,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挡汤主之。”此皆为太阳病变之实证。太阳病误治或治疗失当所引起的病变,其“心下痞”者,则相对为虚证;而“从心下至少腹硬满而痛不可近”之结胸病,则为实证。

通观《伤寒论》的辨证,处处都体现了阴、阳、表、里、虚、实、寒、热的辨证思维与方法。八纲辨证与六经辨证一样,是辨证论治的核心,在临床上不仅要懂得六经,掌握辨证的要领及其发展趋势,而且要懂得八纲,分清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确定具体的治疗原则。 557YtvsRCLPt8/yA/6KnzC1XaKE6znCUmZ6Kk7V0e2mf/DxxV6jA3pL36kyLzBz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