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黄帝内经》咳证及其临床应用

《黄帝内经》除《素问·咳论》专篇论咳外,尚有37篇涉及咳的诊治。《黄帝内经》认为咳之病位在肺,提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的重要观点,强调咳有五脏六腑的辨证分型,对后世临床辨治咳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咳证的分类及临床特征

《素问·咳论》将咳证分为五脏咳和六腑咳两大类。咳之病位虽然在肺,但当五脏六腑受邪后传之于肺,也可以致咳。一般来说,五脏咳是初期阶段,是以各脏经脉气血失常为主要病机,以咳多兼“痛”为主要特征;六腑咳是咳久不愈的后期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影响到人体气机运行和气化活动,表现出气虚下陷,不能收摄的病机特点,以咳多兼“泄”为主要表现。

1.五脏咳的临床特征

五脏咳证,是邪犯各脏及其经脉,导致各脏功能及所属经脉气血逆乱,并影响于肺所致。临床表现以咳为主症,还兼有相应内脏功能失常及经络气血失调的证候。如肺主司呼吸,肺咳之症见咳而喘息有音,甚则唾血;心主血脉,心脉上挟咽,故心咳之症为咳而心痛,咽肿痛,哽塞不利;肝主疏泄,肝经布胁肋,肝咳之症见咳而两胁疼痛,甚则不可以转,转则两胁肋部满闷;脾经上膈挟咽,气行于右,脾咳之症见咳嗽,右胁下痛而引肩背;肾主水,其经贯脊属肾入肺中,腰为肾之府,肾咳之症见咳而多涎,腰背引痛。

2.六腑咳的临床特征

六腑咳证,是由五脏咳久不愈,按脏腑表里相合的关系传变而成,是五脏咳病变的进一步加重,其临床表现以该腑功能失常为特征。如胃失和降,胃气上逆则咳兼呕吐,甚则呕吐蛔虫;胆气上逆则咳呕胆汁;小肠传化失职则咳而矢气;大肠传导失职则咳而伴大便失禁;膀胱失约则咳而遗溺;三焦气化不利则咳兼腹部胀满,不思饮食。

二、咳证的病因病机

(一)咳证的病因
1.六淫邪气致咳

肺主气,与自然界大气相通;又肺主皮毛,皮毛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暑、湿、燥、火之邪无不从表而入,四时气候异常变化最易影响到肺。咳病一般是肺脏受邪后肺气上逆的病理反应。咳的主要病因为风寒之邪,“皮毛先受邪气”“感于寒则受病”,而“皮毛者,肺之合也”(《素问·咳论》),邪气由表及里内舍其合以伤肺。《黄帝内经》中除以上提到的寒邪之外,还有其他邪气致咳的记载。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秋伤于湿,上逆而咳”,伤湿致咳;《素问·气交变大论》“岁火太过,炎暑流行,肺金受邪……少气咳喘”,伤暑致咳;《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少阴司天,热淫所胜……寒热咳喘”,是伤于热;“少阳司天,火淫所胜,则温气流行……疮疡,咳唾血……病本于肺”,是伤于火;“阳明司天,燥淫所胜……咳”及《素问·气交变大论》的“岁金太过,燥气流行……甚则喘咳逆气”“岁木不及,燥乃大行……上胜肺金……咳而鼽”,是伤燥致咳;《素问·风论》“以秋庚辛中于邪者为肺风……肺风之状,多汗恶风……时咳短气”,是伤风致咳,说明六淫邪气皆能致咳。以上内容提示,湿、热、火、燥、风诸邪均可致咳,而寒邪是主因,风邪则常为致病的先导,即“风者,百病之始也”(《素问·生气通天论》)“风者,百病之长也”(《素问·风论》)之意。

因而在临床上咳嗽往往多兼风邪为病而出现风寒、风热及风燥等不同咳嗽。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有“今风寒客于人,使人毫毛毕直……当是之时,可汗而发也……弗治,病入舍于肺,名曰肺痹,发咳上气”的风寒袭肺致咳;《素问·刺热》有“肺热病者,先淅然厥,起毫毛,恶风寒,舌上黄,身热,热争则喘咳”的风热伤肺致咳等,均属此类。经文指出了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异常气候,但都可影响于肺而致咳,说明肺脏对季节时邪的易感性。

2.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五脏在其旺时主持一身,其气亦敷布于一身,当时邪气侵入人体时,邪气首先与人身主时之脏气相接触,使该脏受伤而发病。一旦得病,本脏病可传至他脏,《素问·咳论》说:“五脏各以其时受病,非其时,各传以与之。” 说明他脏有疾累及于肺,也能导致肺失宣降发为咳嗽,故有“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之说。《黄帝内经》亦明确提出内伤咳嗽之病因,如《素问·示从容论》指出“咳嗽烦冤者,是肾气之逆也”,为内伤肾阴,虚阳之气上浮扰肺致咳。《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咳衄嗌塞,心膈中热,咳不止白血出者死”,是热伤肺阴,肺燥阴虚致咳。《素问·痹论》云:“脾痹者,四肢懈惰,发咳呕汁。”此为内伤饮食,脾虚不能资肺而致咳。临床咳之病因可有脾虚生湿,湿痰蕴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犯,水寒射肺;肾阴亏虚,子盗母气;胃寒停饮,饮邪迫肺等。诚如张志聪所注:“肺主气而位居尊高,受百脉朝会,是咳虽肺证,而五脏六腑之邪,皆能上归于肺而为咳。”

后世则将咳嗽的病因主要分为两大类,一为外感,二为内伤。外感由六淫邪气所致,内伤由脏腑功能失调所致;其中外感中确以风寒之邪为多见,内伤中由饮食所伤,中焦失运,痰湿蕴肺为多见。说明《黄帝内经》提出的外感寒邪,内伤生冷影响肺胃是导致咳病两大因素的观点是值得重视的。

3.内外合邪致咳

《素问·咳论》指出:“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其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则肺寒,肺寒则外内合邪,因而客之,则为肺咳。”《灵枢·邪气脏腑病形》也有类似论述,“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灵枢·百病始生》亦指出:“重寒伤肺。”形寒是指以寒邪为代表的外感邪气,饮冷是指过度食用寒凉生冷的饮食,若是先有寒饮食入胃,上传于肺,则肺气失于宣降,肺气失宣,则皮毛及口鼻抗邪力减弱,易感外邪;或者寒饮食伤胃,上传于肺,则肺寒,同气相求,内有肺寒则易招致外寒入侵。这样内外合邪于肺,导致肺气失调,宣降失职,上逆则为咳。

(二)咳证的病机

咳病一般是肺脏受邪,肺气上逆的病理反应,但肺脏有病久咳不愈亦可以并发他脏疾患之情况。而肺所受之邪,可由六淫外感传入,也可由五脏六腑受病后脏邪内传所致,最终导致肺气上逆而咳。

1.皮毛先受邪气,邪气内传于肺致咳

《素问·咳论》指出“肺之令人咳”,《素问·宣明五气》说:“肺为咳。”《素问·脏气法时论》说:“肺病者,喘咳逆气。”《灵枢·五邪》说:“邪在肺……咳动肩背。” 均说明外邪侵犯皮毛,邪气内传于肺,致使肺气失调,宣降失职,气上逆而为咳。

(1)风寒客肺,是导致咳嗽之主因:肺为娇嫩清虚之脏,肺主皮毛,鼻为肺窍,若外感寒邪,“皮毛先受邪气”(《素问·咳论》),或邪气从口鼻伤人,由表及里,内舍其合,传之于肺,致宣降失司,肺气上逆而咳。

(2)湿邪致咳:秋气通于肺,外湿内侵,阻滞肺气,影响肺之宣肃而发生咳嗽。亦有邪伏于里而不病,至冬季感受时令之邪,内外合邪,致肺失宣肃而发病。

(3)火热之邪致咳:火运太过或少阳司天之年,炎暑火气流行,亢火熏灼肺金,肺失宣降而致咳。

(4)燥邪致咳:岁金太过或木运不及之年,燥气流行,肺喜润而恶燥,燥邪犯肺,耗伤肺津,肺失润降而咳。

(5)风邪致咳:肺受风袭,失于宣肃而为咳。

2.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肺为华盖,主诸气,司呼吸,合皮毛,朝百脉,五脏六腑皆通过经脉与肺相连,因此,咳嗽虽发自肺,但由于肺与其他脏腑在生理上相互联系,病理亦会相互影响,故咳病并非只见肺脏疾患,他脏有疾累及于肺,即能导致肺失宣降发为咳嗽,临证诸如脾虚生湿,湿痰蕴肺;肝火上冲,气逆犯肺;肾虚水泛,水寒射肺;肾阴亏虚,子盗母气;胃寒停饮,饮邪迫肺等。最终使肺的宣降失职而发为咳证。故《素问·咳论》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

3.此皆聚于胃

关于肺“此皆聚于胃,关于肺”(《素问·咳论》),是对咳嗽病机的高度概括,肺、胃与咳的关系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其一,肺之经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灵枢·经脉》),肺胃同有主降之特性,所以胃独自受邪或接受五脏六腑内传聚于胃的邪气,均可使胃失和降并可通过肺脉使邪气上传于肺,使肺气不降而发为咳嗽。其二,胃为五脏六腑之海,与脾同居中焦,为气血化生之源。若脾胃运化失司,气血化生乏源,一方面可导致土不生金,使肺之气阴不足,宣降失常而病咳;另一方面,由于营卫之气不充,卫外御邪能力减弱,则易使外邪侵犯皮毛,内舍于肺而发为咳嗽。其三,胃主纳,脾主运,若脾胃受伤,水津失运,亦可酿湿生痰成饮,痰饮上逆于肺,亦可生为咳嗽。说明咳病与肺胃两脏关系尤为密切,正如陈修园《医学三字经·咳嗽》中强调的那样:“《内经》虽分五脏诸咳,而所尤重者,在‘聚于胃关于肺’六字。”其歌诀谓:“气上呛,咳嗽生,肺最重,胃非轻。”咳与肺、胃的密切关系,成为后世“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的理论渊源。

(三)咳证的传变
1.由脏及腑传变

关于咳证的传变,《素问·咳论》提出“五脏之久咳,乃移于六腑”。姚止庵注:“脏腑本相配,病久则传变,日远日多,愈久愈重。移者,蔓延之意,言脏病移及于腑也。”张介宾注:“五脏之久咳不已,则病及于腑,皆各因其合而表里相移也。”杨上善注:“五脏之咳,近者未虚,久者传为六腑咳也。”均说明由于脏腑经脉表里相合,五脏久咳不愈,邪气可通过相应的经脉蔓延移至六腑,而致六腑咳。从五脏咳和六腑咳的临床症状分析,五脏咳,主要是由五脏病而波及于肺,属咳证初期,是以各脏经脉气血失常导致经气逆乱为主要病机,故证候表现为咳兼“痛”。六腑咳,是咳嗽日久不愈由脏咳转移而来的后期阶段,病情进一步发展,导致六腑气化失常,表现出气虚下陷,不能收摄的病机特点,故以咳多兼“泄”为主要表现。所以《素问·咳论》有“微则为咳,甚则为泄、为痛”之说,反映了咳的传变是由脏及腑,六腑咳属脏腑同病,是病情转重的特殊传变规律。

2.三焦传变

咳证还具有三焦传变的规律,如《素问·咳论》指出:“久咳不已,则三焦受之,三焦咳状,咳而腹满,不欲食饮……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也。”咳病初期邪仅伤肺,继则子病及母,脾失健运,故腹满不欲食饮,病情深入发展,由脾及肾,痰多咳喘并见而气逆,三脏功能失常,水湿泛溢则见浮肿。

三、咳证的治疗原则

1.脏腑咳的分证辨治

《素问·咳论》提出咳证总的针刺治疗原则为:“治脏者治其输,治腑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所谓输、合、经,是指十二经脉之“五输穴”而言,五脏咳取其相应的输穴刺治,六腑咳取其相应的合穴刺治,久咳兼见浮肿者,针刺宜取相应经穴以疏通经络,使气血和调,水肿消退。马莳注:“五脏输穴者,肺输太渊,脾输太白,心输神门,肾输太溪,肝输太冲是也。”“六腑合者,大肠合曲池,胃合三里,小肠合小海,膀胱合委中,三焦合天井,胆合阳陵泉是也。”久咳兼见浮肿者,则“随脏腑之经穴而各分治之:肺之经穴经渠,大肠之经穴阳溪、胃之经穴解溪,脾之经穴商丘,心之经穴灵道,小肠之经穴阳谷,膀胱之经穴昆仑,肾之经穴复溜,心包络之经穴间使,三焦之经穴支沟,胆之经穴阳辅,肝之经穴中封是也”。这种辨证分经取穴的原则,虽然简单,但却为咳病的辨证论治指明了方向。

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针刺治疗基础上,创制了不少颇具成效的方药。如王肯堂《证治准绳·杂病诸气门》提出,肺咳,用麻黄汤。心咳,用桔梗汤。肝咳,用小柴胡汤。脾咳,用升麻汤。肾咳,用麻黄附子细辛汤,胃咳,用乌梅丸,胆咳,用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大肠咳,用赤石脂禹余粮汤、桃花汤,小肠咳,用芍药甘草汤,膀胱咳,用茯苓甘草汤,三焦咳,用钱氏异功散。林佩琴《类证治裁·咳嗽论治》指出不同季节治疗咳病的用药规律:“以四时论之,春季咳木气升也,治宜兼降,前胡、杏仁、海浮石、瓜蒌仁之属;夏季咳火气炎也,治宜兼凉,沙参、花粉、麦冬、知母、玄参之属;秋季咳燥气乘金也,治宜清润,玉竹、贝母、杏仁、阿胶、百合、枇杷膏之属;冬季咳风寒侵肺也,治宜温散,苏叶、川芎、桂枝、麻黄之属。”这种分证辨治方法,很好地发挥了《黄帝内经》四时五脏与咳病关系的理论,也为后世脏腑辨证提供了范例。

2.《黄帝内经》“聚于胃,关于肺”对治疗咳证的启示

《素问·咳论》提出“聚于胃,关于肺”的重要理论,亦为后世医家治疗咳证开启了思路,遣方用药也多宗于此。如根据这一论点提出“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并在治疗上运用培土生金、健脾化饮之法治疗咳证,收到良好疗效。还据“使人多涕唾而面浮肿气逆”的证候描述,咳病日久可见浮肿之象,临床认为是外寒内饮之邪气壅闭肺胃使然,与《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第十二》所述“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的支饮病证相合,在张仲景治疗的方剂中,如小半夏汤、小半夏加茯苓汤、厚朴大黄汤、泽泻汤、葶苈大枣泻肺汤、小青龙汤等,亦无不从肺胃着手。再观临床由肺胃所致咳嗽是最常见的咳嗽,除上述治饮之方外,清燥救肺汤、麦门冬汤、沙参麦冬汤等,也都是咳病治在肺胃的常用方剂。可见本篇“此皆聚于胃,关于肺”这一咳病辨治纲领的提出,确为后世对咳病的治疗,起到了执简驭繁的作用。

“聚于胃,关于肺”还为咳证的预防提供了理论依据,如外避虚邪贼风,以防形寒伤肺;内调饮食,忌食生冷寒凉,以免胃寒伤肺,不使“外内合邪”,则可减少咳病的发生。

四、临床应用举例

历代医家在《素问·咳论》“五脏六腑皆令咳,非独肺也”理论的指导下,根据脏腑咳的分证,各立治法,各出方药,创立了很多颇有疗效的方剂,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下面举例说明:

某儿,每遇季节交换,寒潮来临,必罹感冒咳嗽,五六年来每值秋冬初春总因发病而住院治疗。迨及近来,偶或微风吹拂,即有咽痒欲咳,稍涉户外,必里外包裹严实,倍加小心,但仍不能防患或根除咳疾。刻诊:患儿喜食冷饮,食欲不振,形体羸瘦衰弱,咳嗽鼻塞流涕,舌苔薄白,脉来细弱常滑。

此由“形寒寒饮”伤肺,《咳论》所谓“外内合邪”所致。嘱切忌寒饮,凡欲饮必以温热开水。治宜温化寒邪,宣肃肺气。生麻黄6g,细辛3g,干姜4.5g,制半夏9g,牛蒡子9g,炙紫菀9g,款冬花6g,苍耳子12g,黄芪5g,炒防风6g,炒白术9g,大枣5枚。7剂后咳缓解,鼻塞改善,再7剂咳停,食欲增加,改拟香砂六君子汤加干姜、细辛、黄芪、苍耳子等调治3个月,去年秋冬咳疾未发,形体渐丰。(王庆其.内经临证发微·形寒寒饮则伤肺[J].上海中医药杂志,1998(7):13.)

《素问·宣明五气》说:“肺恶寒。”《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提出“形寒寒饮则伤肺,以其两寒相感,中外皆伤,故气逆而上行”致肺咳。临床由于外寒袭肺引起的咳嗽十分常见,而由寒饮伤肺所致的咳嗽常被病家、医家所忽略。故治疗外内合邪而致肺寒为咳者,宜“散寒治其标,温里治其本”(程应旄《伤寒论条辨》)。喻嘉言亦认为“形寒寒饮伤肺,当以小青龙汤治疗”,而问题的关键是必须“忌寒饮”,《黄帝内经》训示,决非虚语。 beYzRbblxhKx/dikJYCQ0GQnmj7ZP1vynYRAXFX54jA+L2vA6wbeLe1kQ6r3ioi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