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黄帝内经》针灸疗法理论发微

【原文】

夫心藏神,肺藏气,肝藏血,脾藏肉,肾藏志,而此成形。志意通,内连骨髓而成身形五脏。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血气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是故守经隧焉。(《素问·调经论》)

其中“守经隧”理论可用于诊断脏腑疾病。

一、经隧循行与五脏六腑相关

从生理上看,五脏六腑、四肢百骸都是通过经隧运行的气血来濡养的。《灵枢·营气》曰:“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无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素问·调经论》曰:“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灵枢·本脏》曰:“故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矣。”经隧通畅、气血调和是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必备条件。王冰在谈到“守经隧”时说:“血气者,人之神,邪侵之则血气不正,血气不正,故变化而百病乃生矣。然经脉者,所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故守经隧焉。”所以,经隧通利调和则身体康健,隧道不利则疾病从生。在《黄帝内经》中,经隧所指即经络,多指经脉,后者有时以“大经隧”表示,如《灵枢·脉度》在论述十二经脉各经长度和 脉、督脉、任脉长度时指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可见,经隧包括了十二经脉、络脉、奇经八脉等所有经络,其中最主要、最关键的是十二经脉。《灵枢·海论》最早提出:“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机体十二经脉与十二脏腑密切相关,十二经脉中每一条经脉均属络于一对脏腑,如手太阴肺经属肺络大肠、足太阴脾经属脾络胃。此外,十二经脉在循行过程中除络属脏腑之外,还经过其他脏腑,如足太阴脾经“注心中”,足少阴肾经“络心”。因此,以十二经脉为主的经络系统将互为表里的脏与腑,本经与他经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体表内外通过纵横交错的经隧网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动态的脏腑气血运行系统。由此可见,《黄帝内经》之所以强调“守经隧”的重要性,是因为五脏六腑与经隧息息相关。

二、脏腑病理变化可反映于经隧

经隧是机体气血运行之通路,内联五脏六腑,外络四肢百骸,机体脏腑出现的病理变化可以反映在相应的经隧上。凡外邪犯人,可通过经隧而由肢节内传脏腑;脏腑的病变也可波及经隧。《灵枢·经脉》论述肺经的病候时提出:“是动则病肺胀满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则交两手而瞀。”指出肺脏疾病可反映于肺经所过的部位。《灵枢·邪客》云:“肺心有邪,其气留于两肘。肝有邪,其气流于两腋。脾有邪,其气留于两髀。肾有邪,其气留于两腘。”说明五脏发生病变均可在其经隧循行的相应部位出现病理反应。又如《诸病源候论》所说:“其入经脉,行于五脏者,各随脏腑而生病焉。”五脏的疾病可反映在相应经隧的穴位上,尤其以原穴最具特征性,《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出:“五脏有疾,应出十二原。”如肺系患病可在手太阴肺经的原穴太渊上有反应,脾系患病可在原穴太白上有反应。西医学研究表明,当一些内脏器官患病时,往往在相关部位皮肤出现感觉异常,如过敏、迟钝、压痛、硬结或色泽改变,如胃部疾患主要在足三里、中脘、阳陵泉等穴处出现压痛和条索状物。此进一步说明了经隧与脏腑病理反应有密切的联系。

三、用经隧—脏腑相关理论诊断疾病

由于脏腑疾病常反映于经隧上,因此,临床上可根据经隧的循行部位,以及联系脏腑的生理和病理特点来分析各种临床症状,以判断其病位、传变和发展趋势,从而指导疾病诊断。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之六经辨证法即来源于此。此外,《灵枢·经水》中“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也是通过对体表部位的审查、切取、循摸、扪触、按压来获取经隧部位的阳性反应点,从而判断病变的脏腑及病变的性质。由于经隧循行有一定的规律,因此,可以根据病变发生的部位来推测病变所在的经隧与脏腑,如《素问·脏气法时论》曰:“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因为肝经循环于胁肋、少腹,所以胁痛、痛引少腹可用于诊断肝之病变。根据经隧的分布部位可知,心前区疼痛多为心脏疾病,缺盆疼痛多为肺系疾病,腰部疼痛多与肾相关;又如,头痛可根据疼痛的部位确定所在的经隧,前额及眉棱骨疼痛为阳明经头痛,两侧连耳根疼痛为少阳经头痛,后枕部疼痛为太阳经头痛,巅顶部疼痛为足厥阴肝经之头痛。因此,临床可根据相关证候,运用经脉辨证的方法来诊断相关疾病。 y2PEwmlVzAZlJxkYAmhj4Ax12hvpbQM1bAy2iauT6CYZEhQXazAbxmZHd+CKvL8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