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在发达国家患病率和死亡率已呈下降趋势,而在发展中国家仍然呈现上升趋势,并给社会发展带来沉重负担。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5》数据,心血管病是我国首位致死性疾病,而其中冠心病死亡率增长最快,20年间增长了120%,严重威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深入研究冠心病防治策略和方法具有重大意义。
中医药学对冠心病的认识有几千年历史,长沙马王堆汉墓女尸尸检就发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征象。历代医学文献记载就更丰富了,多将其列入胸痹、心痛等病证项下,并总结了其病因病机、发病特点、临床转归、辨证分型、处方用药及康复调养等具体内容。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一个规律,中医药防治冠心病千百年来一直贯彻着传承创新的策略和路径。历代医家宗仲景“阳微阴弦”之说,不断发展丰富着治则治法,也不断演绎诠释着发病机理。从寒邪遏阳到内虚血瘀,从温阳宣痹到芳香温通,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创制了许多有效方药。“阳微阴弦”说经旨不变,历久弥新,而治法方药却与时俱进,创新发展,至今仍在临床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医药学不仅持续发展,当代中医人还积极引入先进技术为我所用,如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开展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临床研究,今年6月《美国心血管学会杂志》(JACC)发表了张运院士关于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专篇综述,介绍了芪参益气滴丸、芪苈强心胶囊、血脂康等一批循证研究的成果,引起了国内外同行的关注。如在对PCI术后无复流、阿司匹林抵抗、冠心病心衰等方面均显示中医药具有明显的优势和确切的疗效,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见,古老的中医药学加上现代科技的翅膀,将会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要切实把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指出,弘扬当代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床诊疗经验是推进中医药继承创新的重要内容。传承是中医药生命力之所系,也是中医药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名老中医药学术思想是中医发展的源头活水,也是承载学术精髓的珍宝富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是经过长期的学习、实践和积累、提炼而成的精华,具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也是理论创新发展的深厚基础。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团队,纵跨半个多世纪,历经4代人辛勤耕耘,开拓进取,在心血管病基础研究、临床防治、药物评价、新药研发、人才培养各方面都取得突出成就。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教育部创新团队。组织成立了全国冠心病中医临床研究联盟,开展了大规模冠心病临床证候学调查,开展了多项中医药防治心血管疾病的循证研究并取得一批标志性成果。尤其是重视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传承,近几年组织全国同道开展了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整理研究工作,并取得阶段性成绩,本书就是部分成果的总结。
本书通过对邓铁涛国医大师、郭士魁教授及陈可冀院士、国医大师为代表的48位当代名中医诊治冠心病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进行系统总结,并由其本人或其学术继承人对稿件进行了修订和完善,客观反映了当代名老中医对冠心病临床辨证、处方用药的认识和经验。学习这些经验,可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冠心病综合诊治水平,并丰富发展中医药学的理论。认真学习挖掘这些经验,还可以开拓新的研究方向。将中医药学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可以丰富当代生命科学内容,为冠心病等临床重大疾病防治做出中医药的独特贡献。
书将付梓,谨以感悟之言,权充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