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病名溯源

1.《金匮要略》

汉代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设《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专篇,将胸痹和心痛合篇论述,而对于《内经》中“真心痛”“厥心痛”“心痹”等有关病名未有涉及。该篇中所论心痛,属于“阳微阴弦”病机所致的心胸疼痛,包括心前区和胸膺部,是胸痹一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而非独立的疾病。全篇以丰富的内容对胸痹心痛之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症状治疗作了详细阐述,阐释了这一病名的内涵。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曰:“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首次提出了“胸痹心痛”之名。胸为病位,痹为病机,心痛为其症状。“痹”者闭也,痞塞不通之意,不通则痛,所以胸痹当是指胸中阳气闭阻不通,气血运行不畅,胸部满闷痞塞及疼痛。如其论述“胸痹之病,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胸痹,不得卧,心痛彻背”“心痛彻背,背痛彻心”等,“胸痹”作为一个疾病名称,从其所述的临床表现来看颇似冠心病心绞痛。由此,“胸痹心痛”作为全国冠心病协作组的统一病名,目前已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所采用,并向国内推广使用。

2.《肘后备急方》

晋代葛洪在《肘后备急方·治卒患胸痹痛方》中记载:“胸痹之病,令人心中坚痞忽痛,肌中苦痹,绞急如刺,不得俯仰,其胸前皮皆痛,不得手犯,胸满短气,咳嗽引痛,烦闷自汗出,或彻引背膂,不即治之,数日害人。”其中所言的“胸痹”不再包括肺系疾病的内涵,反映了“胸痹”病的主要临床症状为心胸疼痛,这些症状类似于现代冠心病心绞痛时胸背部位疼痛、胸闷气短的状况。此外,《肘后备急方》一书还首先提出了“久心痛” 的概念,指心痛病情迁延,发作有时,经久不愈,并列举了治疗方剂。由此可见,“久心痛”乃形容心痛日久,并非独立病名。

3.《针灸甲乙经》

晋代皇甫谧所撰《针灸甲乙经》中数次明确将“胸痹心痛”作为一个病名来论述。如“胸痹心痛,肩肉麻木,天井主之”“胸痹心痛,不得息,痛无常处,临泣主之”。 NWUUT4P9P2aSApVCke0VX+Q5QaLlKBRkvWiNY/bvfRvBY2+5ZGHRCIwOmGDNRjN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