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内经》中散在地记载着有关“心痛”“厥心痛”“真心痛”“卒心痛”“心痹”“胸痹”等类似疾病名称的概念,但并未形成系统的认识。其中“心痹”“胸痹”等词从其描述来看,并不能与现今冠心病心绞痛进行对应;而“心痛”基本是作为症状出现的,具体到“卒心痛”之“卒”字仅强调发病急骤,也未作为独立病名来看待。由此可见,《内经》中可以与心绞痛对应且作为病名来看待的有“真心痛”和“厥心痛”,似可看作关于心绞痛最早的分型;“厥心痛”又可根据其兼见症状的不同而分为“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和“肺心痛”5种。
《素问·至真要大论》曾云:“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这段《内经》原文明确提出了“证”一字,虽然针对胸痹心痛并无相关证候分型,却通过零散的病机描述,将证型概念涵盖于其中。如《内经》中提到的胸痹心痛的发病机理包括寒凝血瘀、热邪犯心、气滞血瘀、痰瘀互阻、血虚失养等,均体现出了寒热、虚实的证候特点。
《内经》是记载心痛临床表现最早的中医典籍。《素问·脏气法时论》曰:“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描述了心痛的原发部位及偱行放射的特点以及相兼症状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早在《内经》中就认识到心痛的发病有时间特点,充分体现了中医学中人与天地自然相应的大法。《素问·脏气法时论》中说:“病在心,愈在长夏,甚于冬,冬不死,持于春,起于夏,禁温食热衣;心病者愈在戊己,戊己不愈,加于壬癸,持于甲乙,起于丙丁;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这与现代临床上冠心病患者发病的高发时间段、死亡时间段基本吻合。
胸痹心痛的严重阶段为“真心痛”,《灵枢·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这种描述与西医学的急性心肌梗死临床表现极为相似,具有症状严重、病情凶险、死亡迅速的临床特点。
此外,《内经》中将脏腑气逆所致的心痛称为“厥心痛”,根据其兼见症状的不同而分为“肾心痛”“胃心痛”“脾心痛”“肝心痛”和“肺心痛”5种。“肾心痛”的临床表现为“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触其心,伛偻者”;“胃心痛”为“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脾心痛”为“痛如锥针刺心,心痛甚者”;“肝心痛”为“色苍苍如死状,终日不得太息”;“肺心痛”为“卧若徒居,心痛间,动作痛益甚,色不变”。
《内经》中记载的常见心痛之脉有涩脉、急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曰:“涩则心痛。”涩即涩脉,因气血运行不畅而使脉道往来艰涩。《灵枢·邪气脏腑病形》曰:“心脉缓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描述因寒邪侵犯、血脉凝滞、不通而痛、脉来弦紧绷急的特征。
《内经》中贯穿了有关心痛的证型分析,但就其治疗而言,书中是以针灸作为主要治疗方法,与其证型相对应的药物治则治法,论述仍显单薄。下面仅就原文中涉及的部分内容加以阐释。
《素问·举痛论》认为“得炅则痛立止”,“炅”即热也,即可以用温热之物散寒行血以治疗心痛。《灵枢·五味》曰:“心病者,宜食……薤。”这是文献中最早记载治疗心病的药物。薤,即薤白,药性辛苦温,其功效通阳散结,行气导滞,善治胸痹心痛,因其辛散苦降、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通胸阳之闭结,故为治胸痹之要药。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血实宜决之。”《素问·至真要大论》曰:“疏其血气,令其调达,而致和平。”可见对于血行瘀滞之证,则以活血化瘀来疏其血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