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时期,《内经》为胸痹心痛的病因学理论奠定了基础,书中多篇描述其发病原因,内容涵盖了外感、内伤多个方面。
(1)六淫侵袭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厥阴在泉,风淫所胜……民病洒洒振寒……心痛支满。”“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岁阳明在泉,燥淫所胜……民病……心胁痛。”“少阴司天,热淫所胜……民病胸中烦热……肩背臂臑及缺盆中痛,心痛。”“太阳司天,寒淫所胜……民病厥心痛。”认为风、寒、湿、燥、热诸邪太过而侵犯人体皆能导致心痛。
《素问·气交变大论》曰:“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岁火不及,寒乃大行……民病胸中痛,胁支满,两胁痛,膺背肩胛间及两臂内痛……心痛暴喑。”则阐述了六气不及所致的心痛。
(2)七情内伤
情志与胸痹心痛的发病关系尤为密切。心藏神,为君主之官,主宰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过极,均能影响于心,而致心之病变。
《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说:“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指出因思虑过度,耗损心气,外邪趁机入内而患病。《素问·血气形志》中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认为思虑过重,气机不舒,气不行血,血脉瘀阻而病及于心。《素问·刺热》中说:“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则明确提出因情志不舒,气行阻滞,郁久化热,热邪扰心而引起心痛。
(3)饮食不节
饮食不节,恣食肥甘及生冷之品,损伤脾胃,运化失司,酿湿生痰,或阻滞脉络,或郁而化热,均可使气血运行不畅而诱发胸痹心痛。《素问·五脏生成论》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
若饮食偏嗜,尤其是食物过咸,使血脉凝涩不畅、气血不通,气滞血瘀也可导致心痛的发生。《素问·五脏生成》曰:“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4)劳倦所伤
过劳包括劳力过度、劳神过度和房劳过度,劳倦所伤,则耗气伤阴,气虚而不行血、血脉空虚而脉行不畅,则易致气滞血瘀而发胸痹心痛。
(5)体虚失养
中医体质学说从《内经》时代起就有所体现,《素问·评热病论》中的“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了“内因”在发病中占主导地位理论的形成。
而在临床,胸痹多发于中老年或体虚人群。老年人年事增高,肾气渐衰。阳虚则心气不足或者心阳不振,血脉失于温煦,鼓动无力而闭阻不通;阴虚则心血不足,脉道失养,或阴虚火旺,灼津炼痰,运行不畅。《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出了“肾病者……虚则胸中痛”的观点,强调了肾亏体衰可引发胸痹心痛;《素问·举痛论》中又说:“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指出心痛的发作与气血不足密切相关。
(1)寒凝血瘀
《素问·调经论》记载:“寒气积于胸中而不泻,不泻则温气去,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素问·举痛论》论述了“寒气客于脉外则脉寒,脉寒则缩踡,缩踡则脉绌急,绌急则外引小络,故卒然而痛”。以上论述阐明了心痛发作的机理,即寒邪入侵,血脉收引,血液凝滞,气血循行不畅,经脉闭阻而致不通则痛,这与现代医学所认为的寒冷气候影响冠心病发病的观点一致。
(2)热邪犯心
《素问·刺热》:“心热病者,先不乐,数日乃热,热争则卒心痛。”指出因情志不舒,气行阻滞,郁久化热,热邪扰心而引起心痛。《素问·气交变大论》中所说“岁金不及,炎火乃行……民病口疮,甚则心痛”以及“岁火太过,炎暑流行……少气咳喘……甚则胸中痛,胁支满,胁痛,膺背肩胛间痛,两臂内痛”,《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少阳在泉……主胜则热,反上行而客于心,心痛发热”等,都说明无论内生之热,还是外感六淫之热邪,都可灼伤阴津、炼液生痰而使血脉运行不畅而发心痛。
(3)气滞血瘀
《素问·五脏生成论》中说:“心痹,得之外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即思虑过度,耗损心气,外邪趁机入内而患病。《素问·血气形志》中说:“形乐志苦,病生于脉。”乃结虑深思,气机不舒,气不行血,血脉瘀阻而病及于心。两条文皆指出因情志因素,使气机不畅、气不行血、血行瘀滞而成心痛。
(4)痰瘀互阻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岁太阴在泉,湿淫所胜……民病饮积心痛。”《灵枢·本脏》曰:“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皆说明痰饮水湿这类代谢产物在体内堆积,阻遏气机运行,气不行血而使瘀血形成,致痰瘀交阻、不通而痛。
(5)血虚失养
血虚则脉道空虚,心脉失于血液濡养而成“不荣则痛”,如《素问·举痛论》曰:“脉泣则血虚,血虚则痛,其俞注于心,故相引而痛。”指出心痛的发作与供血不足密切相关。
由此可见,《内经》中对心痛病机的论述较为全面,或因寒,或因热,或因不通则痛的实证,或因不荣则痛的虚证。《内经》中关于心痛病因病机的内容为后世对该病的研究起到了巨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