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提高中医疗效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保持和发扬中医特色,提高中医疗效,是振兴中医事业的关键。中医学发展的历史表明:只有疗效的不断提高,才能促进中医学的发展;只有中医学的发展,才能使医学事业兴旺发达。有鉴于此,本文就提高中医疗效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谈笔者的几点看法。

一、提高中医疗效目前面临的问题

众所周知,中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故重视实践,提高中医疗效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医学的发展比较缓慢,中医学术思想无重大突破,中医临床疗效提高较慢。中医学成了调理医学,即对一些慢性病的调养保护;成了养老医学,即作为一种保护措施,而不是积极地同疾病做斗争;成了配合医学,即配合西医治疗疾病。出现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理论与实践脱节

任何一门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壮大,无不来源于实践,中医学也不例外,亦是一门实践医学。我们知道,中医学理论的产生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古人在长期的不断实践和反复认识中,逐步形成了朴素的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当时诸子百家争鸣,学术蜂起,医学也随之勃兴。我国最早的一部医学巨著《内经》就是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不断总结实践经验,逐步形成比较系统的医学理论,其理论原则和学术思想又不断地指导临床实践,可见中医学产生于实践。但近些年不少中医教师长期搞理论教学,没有时间和机会到临床实践中去,因而存在有理论认识而缺乏感性认识,特别是实践经验严重不足,以至于能教书但看病效果不是很好,故此造成课堂与实践脱节。其次,中医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概念模糊,中西医掺杂,不伦不类,不能完全反映中医的理论体系。就目前来说,中医院校里,该讲多少西医课,怎样增加现代科学技术基础知识课,对这些问题,都应该认真研究。笔者认为,处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中医理论体系需要向现代化方向发展,学习现代科学技术和西医知识也是必要的,但学它主要是为了继承发扬传统中医学事业所用。因此,要立志为继承发扬中医事业做贡献,使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中医工作者,首先就要立足于临床。再者,在对待古典理论上,没有解决好古典著作与临床疗效的关系问题。以《内经》为例,它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系统性的中医理论经典著作,在世界医学史上也有其光辉灿烂的一页。今天,这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古典医籍,依然放射出它的奇光异彩,指导着临床实践。但目前国内的情况是,能够通读、熟悉《内经》的寥寥无几,能掌握《内经》理论并运用于临床的那就更少了,致使《内经》中许多精华的东西被丢弃,没有被临床所重视,影响了中医的治疗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在对待古典著作上怎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好,搞不好就会把本来是精华的东西当糟粕,本来是糟粕的东西反当精华。当然,什么是精华,什么是糟粕,真正识别它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来研究它们,使精华与糟粕不相混淆。中医学中也有不够完善的地方,如五运六气、阴阳学说、子午流注等,还需要进一步探讨。还有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医界内部搞了一些不必要的争论,混淆了中医的部分概念,影响了中医的发展,如“三焦”课题,探讨它的含义、生理病理、辨三焦病变、论三焦用药规律等,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对于三焦的实质是什么,部位何在,历代就是一个悬案,有形无形之争持续了好几个世纪。而今天,有形指的什么,仍争论不休,莫衷一是。许多人为了探讨它是体内的什么器官,把历代医书上许许多多有关三焦形态的描述都摆出来,论断它是解剖学中的胰腺、淋巴系统、腹膜等,谁也说服不了谁,花了不少精力,作了似乎是不必要的探讨,今后应注意类似问题,尽量从提高中医疗效上下功夫,不要让这些无谓之争拖延中医学的发展和提高。

2.中医精华继承不到位

中医医疗机构普遍偏小,中医药人员偏少,以致中医学生实习基地解决不好,没有实习基地就失去了实践机会,当然就会直接影响中医疗效。目前中医的带教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不少地方仍沿用传统的带教方法,没有认真地按照理、法、方、药的完整体系要求学生,没有很好地让学生独立思考,因而达不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再就是一些中医医院的名老中医根本不在临床第一线,长期奔波于开会、接待等日常事务性工作。岁月不饶人,20世纪60~70年代的有名中医,当时还算年轻,但时至21世纪,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已年逾古稀,但从经验和学术上讲,他们正处于黄金时期,如果再不让他们到实践第一线去,把宝贵的经验贡献出来,把中医疗效搞上去,又怎么能谈得上继承和发扬中医学遗产呢?没有继承就好比无源之水,无根之木,没有发扬也就没有生命力了,所以提倡名老中医到医疗实践第一线,摆正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对于提高疗效的关系极大,值得重视。当然,从另一角度讲,还有一个如何看待经验的问题,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待经验。有的同志接触某一病人,常常想到以往也接触过类似的病人,所以很自然地用以前的办法来处理现在遇到的病人,这样多数也可获得疗效,但错误和失败也不是没有。任何经验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条件变了,也就是说时间、地点、病人的具体情况变了,老经验只能起参考作用,用已经形成的某些经验去硬套所有的病人,是不免要碰钉子的。中医学是最丰富、最实际的,我们搞临床的要提高疗效,就必须不断吐故纳新,不断地向实践学习,如果认为有了老经验就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是很不现实的。

3.检查手段和诊断水平滞后

中医传统的四诊检查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给诊治患者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当然也必然会影响疗效。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中医的检查手段不但未能实现明显的发展提高,就连传统的检查方法也没有很好地得到运用和研究。如腹诊,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就有记载,张仲景广泛用于临床,但当今国内有多少人运用了腹诊来诊断疾病呢?而国外学者却非常重视腹诊。如日本汉医界临证病志设有腹诊专页,预先绘制空白腹图像,待诊察后注明腹证之各种诊象,以此作为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日本已故著名汉方医学家大塚敬节多年研究腹诊,他说:“腹诊是诊察腹部,称为诊腹、候腹、接腹、腹候,其方法、目的和西洋医学的腹部触诊不同,主要是触皮肤、皮下组织、表在肌肉等全体或局部的弛缓、脱力、紧张、抵抗、硬结、压痛、膨满、陷凹、腹部动悸来别虚实,定治则,判断预后。”由此可见日本医家对腹诊的重视程度。我们要提高中医疗效,首先必须提高中医诊断水平,这就需要我们在继承传统诊断方法的前提下,发展和改进中医检查方法,并尽可能和西医学的一些检查手段相结合,使中医在诊断疾病的确切性上有所突破。诊断水平提高了,疗效自然可以提高。再者,中医辨证纲要缺乏客观的标准。我们要提高中医的疗效,而检查疗效的标准是什么呢?这就需要我们提高辨证的质量,要能使诊断有据,除了收集充分而全面的临床客观资料外,还要求辨证本身要有一个定型的客观标准,以便统一认识、统一方法,逐步形成一个比较全面而实用的中医辨证纲领。有了这样一个统一的辨证纲领,就可以避免因主观认识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辨证差异,同时也便于选择比较典型的病例而得出明确的结果。这样得出来的疗效结论,才能经得起反复验证和重复实现。总之,影响中医临床疗效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正是由于疗效的下降,不少中医医院的门诊人次也随之下降,我们应该认识到中医面临的这种状况是严峻和危险的,如果再不扭转这种局面,不注意中医疗效的提高,中医事业将有可能面临被夭折的危险。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各门科学的空白区越来越少,而中医如果不重视自身的建设和提高,不重视从提高疗效上下功夫,其后果将是不堪设想的。

二、提高中医疗效的对策

1.真正解决好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

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扩大和争取临床基地,把各级中医医院、附属医院办成名副其实的中医院,而不是中西医结合的医院。在诊断、治疗、急救、护理、营养、病历书写、病房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恢复和发扬中医中药的特色。

2.积极举办中医经典著作和各科临床短训班

从历史上看,中医的特点是源远流长,发展缓慢,这并不是说中医无术,而是掌握的人乏术,系统学习和全面掌握中医药技术的人越来越少,特别是一些小科,如眼科、伤科、喉科、皮肤科等。这就需要我们在努力发掘中医理论的同时,积极总结和提高中医各科理论,真正培养一批有真才实学的中医临床专家,把中医疗效搞上去。

3.解决好中西医病床比例失调的问题

目前很多中医医院病床少,门诊量大,不便于总结大量的临床资料。因此,扩大中医病床,有利于总结经验,有利于提高疗效。并应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名老中医到临床第一线去。

4.提高中医诊断水平,使中医辨证纲要规范化

这就需要在继承中医传统检查方法的基础上,增添一些必要的设备,而不应误解为坚持中医办院方向就是“三个指头一个枕头”,中医也需要现代仪器检查方法来充实“四诊”的内容。在中医辨证纲要规范化问题上,应注意找出一些带有普遍规律的论据,制定中医辨证的客观标准,使辨证纲要逐步规范化和标准化。中医也要利用现代仪器检查来提高中医的辨证水平,辨证与辨病结合,提高中医疗效。

5.办好医院中药房

要加强中药管理,保证药品质量,严格执行中药加工炮制规范,发展中药制剂,搞好医药结合,辨证运用中药制剂,努力提高中医疗效。 qmGDKAK0f74UQGblJedSWLeAUHGxibkGh3k3sQDsfMUP+evu54bx8+0vgmvcpGb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