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内经》痈疽辨析

痈疽之病,始见于《内经》。在《灵枢·玉版》及《灵枢·痈疽》中对痈疽病的病因病机、发病部位、形状、预后及治疗方法等均做了详细论述,奠定了痈疽发病学及治疗学的理论。

《内经》认为,人体的营卫气血循环周流不息,象征着天上的星辰,地上纵横的河流。故《灵枢·痈疽》曰:“夫血脉营卫,周流不休,上应星宿,下应经数。”若邪气侵入经脉之中,则血液凝涩而运行不畅,血流不畅则卫气之运行亦不通畅。卫气壅而不行则化热,热灼肌肉,化腐成脓,发为痈证。《灵枢·痈疽》指出:“营气稽留于经脉之中,则血泣而不行,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壅遏而不得行,故热……热胜则肉腐,肉腐则为脓,然不能陷于骨髓,骨髓不为焦枯,五脏不为伤,故命曰痈。”若毒热亢盛,则自肌肤向内侵犯,致筋膜骨髓焦枯,并累及五脏,而使血气枯竭,即发为疽证,故《灵枢·痈疽》又曰:“热气淳盛,下陷肌肤,筋髓枯,内连五脏,血气竭……故命曰疽。”由此可见,痈和疽的发生,病因虽然都是邪毒所致,病机皆为气血凝滞,营卫失畅,即《灵枢·玉版》所谓“阴气不足,阳气有余,营气不行,乃发为痈疽”。但从病位、病势及临床表现上讲,它们之间又是有区别的。

一般地说,痈属阳证,病变在肌肤,位置表浅,局部红肿、灼热、疼痛,表皮变薄而光泽,具有发病迅速,易肿、易脓、易溃、易敛等特点,一般不会损伤筋骨及内脏。《内经》“其皮上薄以泽”就指出了痈证的临床特点。痈的治疗上初期宜疏风清热,行淤活血;成痈期宜解毒清热,和营透脓;溃后期宜排脓解毒,扶正祛邪。

疽属阴证,病变在肌肉深部或近骨骼,位置较深,局部皮色晦暗而无光泽,按之坚硬,开始麻木而不甚痛,具有起病缓慢,难消、难溃、难敛的特点,一般症情较重,可内陷筋骨,甚至损害五脏。《内经》形容其证候特点是“皮夭以坚,上如牛领之皮”。疽的治疗上初期宜根据不同病因,分别治之。如因于湿热损伤者,宜清热化湿,行瘀通络;因于风寒湿者,宜温经散寒,祛风化湿;因于肝郁痰滞者,宜疏肝解郁,行滞散结。化脓期热甚者,宜清热和营,排脓托毒;寒凝者,宜温经散寒,托毒透脓。溃后期属气血两虚者,宜调补气血;阴虚火旺者,宜养阴清热。值得一提的是,《内经》所论疽证仅指无头疽而言,自宋代《卫济宝书》始见有头疽的描述,后按疽病早期的有头与无头,分为有头疽与无头疽两类,完善了疽证的范围及分类。 ebJEyAWyxe3DM3xkHRze3ZiF4W0Ag72YyYxQsCxsEyK7D6t7tgNvahUh5emRI9k1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