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节
张仲景发明饺子,治疗“冻耳”

只有创造,才是真正的享受;只有拼搏,才是充实的生活。当我们冥思苦想,攻下一道数学题时,当我们一气呵成,写成一篇作文时,是否有一种自豪感、满足感?专心,用心、努力!

img

张仲景和饺子

有句古话说:“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冬至吃饺子,是我们中国人的习俗,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冬至这天,北半球得到的阳光最少,是最冷的一天,传说如果不端碗饺子吃,入了年关就会冻掉耳朵。

可是,为什么要吃饺子呢?这其中的缘由主要跟古代一位名医有关。这位名医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叫张仲景。张仲景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名列南阳五圣之一。他所著《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

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是一省的主官,心里所思所想全是百姓。平日里除了处理日常政务,就是坐诊为百姓除疾医病。可是“大兵之后,必有灾年”,东汉末年,战乱频繁,百姓们过得苦不堪言。特别是到冬天,因为缺衣少食,穷苦的百姓忍饥受寒,很多人耳朵都冻烂了。

张仲景看在眼里非常难受,心里总挂记着那些冻烂耳朵的穷百姓。于是,他就叫弟子在南阳东关的一块空地上搭起医棚,架起大锅,在冬至那天开张,向穷人舍药治伤。张仲景施舍的这个药非常奇特,不是黑乎乎难喝的汤药,而是一枚枚长得像耳朵的包子。

原来这是张仲景总结汉代300多年临床实践而自创的“祛寒娇耳汤”,其做法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药材剁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状,然后在锅里煮熟。每人两只娇耳、一碗汤。因为羊肉具有温补作用,最宜在冬天食用。人们吃下后浑身发热,血液通畅,两耳很快就变得暖和了。老百姓从冬至吃到除夕,抵御了伤寒,治好了冻耳。

后来,人们为防止冻耳,总是在冬至这一天仿娇耳的样子做过节的食物,人们称这种食物为“饺耳”“饺子”或“扁食”,以纪念张仲景开棚舍药和治病救人。

如今已经1800年过去了,虽然我们用不着用娇耳来治冻烂的耳朵了,但张仲景所创的“祛寒娇耳汤”,一直在民间广为流传。每逢冬至,人们吃着饺子,心里仍记挂着张仲景的恩情。 4r+Z35tfWEClaVm4FJqIT0PZOhW2KjHGQfcY5OsvO2pvswPwSOi/QvaieiQAE8T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