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洋洋五千年的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涌现出了诸多刚正不阿、博学多才、志向远大、热爱人民的人。这些人,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我们应当向他们学习,把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节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淳于意不畏权贵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将社会大众划分为不同的阶级。而作为达官显贵的上层阶级会拥有许多特权,以显示他们比普通老百姓高人一等。
所以,在古代有权有势的人看病,从来不会遭遇像现代社会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他只需要一个招呼,自会有医生上门服务。有的地方诸侯还各自在府宅内设了侍医,成为他们的宫廷医生。
可是,我们西汉的名医淳于意却不是这样的人。在他眼里,病人没有穷人和富人之分。因为他的医术好,名气大,当时身为一方诸侯的赵王、吴王、济南王都先后想召请他为侍医,他不愿去当权贵的门客,便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这些诸侯们竟然在一位布衣郎中前吃了闭门羹,由此怀恨在心,一心想要报复。
终于有一天机会到了,当时恰逢齐王生病,请淳于意诊治,淳于意未至,齐王因别的医生误治而死,加上淳于意对权势人家态度冷淡,不是有求必应,于是祸从天降,被安上贪污渎职的罪名,予以逮捕,立即解往长安接受审判。
贪污渎职的罪名非同小可,不是在脸上刺字就是被砍断手足,甚至死刑。可是,淳于意并不因此而懊恼自己之前的行为,他认为自己的医术是为天下苍生服务的,而不是只为少数权贵服务。即便是在押往长安的路途中,他也从未停止为慕名求医的人诊治疑难杂症。
好在,当时的汉文帝是位明君。淳于意的小女儿缇萦随父亲来到长安上书文帝求情:“我的父亲清廉公正,现在犯法当受惩罚。我认为死的人不能复生,受过刑的人不能还原,即使想改过自新也不可能了。我愿意献身为官婢,来赎我父亲的罪过,使他有机会悔过。”文帝读了以后,为缇萦所感动,释放了淳于意。这一年也因此废除了肉刑。这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缇萦救父”。
淳于意不畏权贵,坚持医术应当为天下苍生服务的理念最终成为一代名医。医圣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序文中说:“上古有神农、黄帝、岐伯;中古有长桑、扁鹊;汉有公乘阳庆、仓公。”文中所说的“仓公”,指的就是淳于意。张仲景将淳于意与神农、黄帝、岐伯、长桑、扁鹊等人并列在一起,可见他的影响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