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概述

1840年前后,夏多布里昂(François—René de Chateaubriand)在《墓畔回忆录》( Mémoires d Outre Tombe )的末章中写道:“纵观当今世界,东方国家,包括似乎永远闭关自守的中国也在一场大革命的风暴之中行动起来……欧洲旧秩序消亡……经验和年纪的权威,出身或天性,才华或道德,一切都将被否定,一切都将荡然无存……在城市生活中,一切都转瞬即逝。人们不再接受宗教和道德,要不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各有自己的解释。” 这位作家在一生中见证了欧洲与全世界发生的巨变。风烛残年之际,他用忧郁悲观的语调将此细细道来,而从1789年攻占巴士底狱到1815年滑铁卢战役之间27年的历史显得尤为惊心动魄。

启蒙运动的批判精神和新兴资产阶级的觉醒开启了法国大革命。这是一场非同凡响的政治奇观,是颠覆旧世界、建立新政体的大胆尝试,是18世纪进步主义哲学的最佳体现。1789年大革命与《人权和公民权宣言》( Déclaration des Droits de l’Homme et du Citoyen ,简称《人权宣言》)的回声传遍了整个欧洲,甚至传到了全世界。然而,大革命虽然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但自由的口号却被新旧秩序之间的暴力冲突所淹没,法国转瞬就深陷于派系斗争、内战与雅各宾派专政的泥潭之中。

战火也蔓延到了欧洲其他国家。为了把破旧立新的思想传播给其他国家的人民,法国的革命者于1792年开始了对外战争,欧洲大陆变成了战场。在这动荡的局势中,一名天赋过人的军人、政治家横空出世,他就是拿破仑·波拿巴。在1799年之后的15年间,拿破仑都是那段传奇历史的中心人物。他动摇了旧制度建立的国际秩序,为浪漫主义时期的民族和社会革命开辟了道路。

巴士底狱的攻占者

保罗·德拉罗什(Paul De—laroche )1839年的画作,再现了巴黎市政厅前人民起义的场景,现藏于巴黎小皇宫博物馆。

插图 自由女神。这是弗朗索瓦·吕德(François Rude,1784—1855)为巴黎凯旋门所作的雕塑作品《马赛曲》中的一部分,现藏于巴黎卢浮宫博物馆。 600iVJpNX5riSgclv6sgb50xStj4g1CROlpo+CUm8MmRR1sFX9+WvRqqK0DQFbz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