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山寨版鸿门宴

接下去,杨坚把矛头对准了在他身边的五王。

以五王为代表的北周宗室对杨坚的专权极为不满,杨坚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在五王到京城后没几天,杨坚就给了他们一个下马威——杀掉了毕王宇文贤一家。

毕王宇文贤是周明帝宇文毓之子,时任雍州牧,而雍州的治所就是长安,雍州牧相当于京城最高行政长官,这一职位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就像某些微信不得不转一样,这样的人不得不杀。

很快就有人告发宇文贤密谋造反。

告发的人是杨坚的堂侄邗国公杨雄。

杨雄时任雍州别驾,是宇文贤的下属,这个时候他出手自然是一告一个准。

对于这样的奏折,杨坚就像我们现在安装软件时阅读服务条款一样,根本不用看任何内容就可以直接勾选“同意”,随即马上下令处死宇文贤和他的三个儿子。

之后杨雄被任命为雍州牧。

诛杀宇文贤,对杨坚来说可谓一箭双雕。

一方面是搬掉了绊脚石,另一方面也是杀鸡儆猴——五王,你们给我老实点!否则,就是下一个宇文贤!

不过杨坚深谙打一巴掌再揉一揉之道,就在毕王被杀,宇文招等五王惶惶不安之际,他又给五王送上了一个大礼包——以皇帝的名义下诏,五王可以入朝不趋,剑履上殿,以示尊崇。

当然,这只是荣誉而已,真正的实权是不会给五王的。

但五王在皇族中,毕竟辈分最高、年龄最长、威望最大而且都曾立有战功,他们的存在还是让杨坚非常不放心,他觉得五王就像五个潜伏在自己身体内的恶性肿瘤,随时都可能爆发并置自己于死地。

他时刻都想着要铲除这五个毒瘤。

此时发生的一件事,让他更感到了除掉五王的紧迫性。

这事与西魏八柱国之一的李虎家族有关。

虽然此时李虎和袭封唐国公的世子李昞(唐高祖李渊之父)都已不在人世,但作为关陇豪门,李家还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为了拉拢李家,杨坚特意把李虎的孙子李安(李虎第七子李蔚之子)引为左右,非常信任,还加封李安的弟弟李悊为仪同。

但李虎的第四子李璋却与赵王宇文招关系不错,对杨坚的专权非常不满。

一心想要除掉杨坚的李璋想到了李安兄弟——有他们做内应,何患大事不成!

于是他找到了侄子李悊。

李悊感觉很为难,便和李安商量:这事我如果听了伯父的话,就对不起丞相;如果不听伯父的话,就对不起伯父。怎么办?

李安也吓出了一身冷汗——这事太大了,搞不好李家就会被灭族!

经过再三考虑,最后他还是决定偷偷向杨坚告发。

听了李安的话,杨坚也大吃一惊——看来宇文招一伙迟早会对自己动手,自己必须先发制人!

于是,按照史书的记载,接下来发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公元570年7月,赵王宇文招在家中埋伏下了武士,设下了鸿门宴,邀请杨坚赴宴。

杨坚怕对方下毒,就自己带着酒菜前往。

到了赵王府,宇文招把杨坚引入卧室,而杨坚的随从都被挡在了外面,只有他的堂弟杨弘和大将军元胄两人被允许站在门口。

杨弘能文能武,智勇双全,杨坚执政后,他一直跟在杨坚身边。

元胄出身于北魏皇族,相貌英俊、武功高强,曾是齐王宇文宪麾下的爱将,官至大将军,现在他是杨坚的心腹。

卧室内。

宇文招和杨坚两人相对而坐,觥筹交错。

宇文招的儿子宇文员、宇文贯和小舅子鲁封则站在宇文招的身后。

酒过三巡,侍者奉上瓜果。

宇文招拔出了佩刀。

杨坚一愣:大王你这是要干什么?

宇文招连忙解释:丞相,吃瓜,吃瓜……

他亲自用佩刀切瓜,再用刀刺着,一直送到杨坚口中。

在大门口护卫的元胄看得心惊胆战——大事不好,这哪里是吃瓜,明明是吃刀!如果宇文招的刀稍微再往前一厘米,丞相的命就没有了!

他再也顾不上礼节,马上冲进卧室内,大声对杨坚说,相府有事,您该回去了!

然而杨坚却毫不在意,依然傻傻地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宇文招则厉声呵斥:不脱裤子没人当你是阉人,不闯进来没人当你是死人!我与丞相现在有要事相商,你小子在这里干什么?还不给我快滚出去!

元胄根本就不听,反而大步走到杨坚身后,手按佩刀,摆出一副随时准备拔刀的样子。

就像小子我天生就有让人着迷的帅气一样,元胄天生就有令人生畏的霸气。

他须发尽竖,怒睁双目,朝宇文招狠狠地瞪了一眼,目光锐利得可以轻松击穿10厘米厚的装甲!

宇文招不由自主地打了个冷战,心像台风时的柳枝一样晃荡不已,说话也不利索了:你你你,你是何人?

元胄一字一顿铿锵有力地回答:大将军元胄!

对元胄这个名字,宇文招还是有印象的:你就是过去在齐王手下的元胄?真壮士也!

随后,他命人给元胄斟了一杯酒,客客气气地说,我不过是和丞相叙叙旧而已,哪有什么恶意,你何必这么紧张呢。

元胄没有回答,依然按着刀站在杨坚身后。

有元胄的护卫,宇文招觉得自己借送瓜的机会来刺杀杨坚是不可能的了,便假装喝多了要出去呕吐,打算起身去后面叫伏兵。

可是,他刚站起来,才走了两步,就被元胄拦住了,并强行被扶回了原位。

宇文招再站起来,又被元胄拦住,又被扶回原位。

如是者三。

宇文招眼珠一转,又想了个办法——既然你不让我走,那我让你走不就得了!

他对元胄说,我口渴了,麻烦将军帮我去厨房拿点水来。

元胄哪里肯走,只当没听见。

一时间,场面异常尴尬。

正好此时滕王宇文逌来了,杨坚起身到门口迎接,元胄连忙凑到他耳边,压低了声音说道,丞相,情况不对,快走!

杨坚却还是执迷不悟:他们没有军权,怕什么?

元胄急了:军队本来就是他们宇文家的,一旦他们先下手,咱们就完了。我元胄不怕死,只怕死得不值!

然而杨坚像被人灌了迷奸药一样的迷糊,居然还是不听,又迷迷糊糊地重新入座。

这时,元胄突然听到身后隐约传来披挂盔甲的声音,便马上对杨坚说道,相府还有急事,您怎么能再喝呢?

一边说一边强行拉着杨坚往外跑。

宇文招愣了一下,随后慌忙起身追赶。

然而元胄站在门口,用庞大的身躯把大门堵得严严实实(这家伙如果生活在现代,一定是世界第一守门员),宇文招根本无法出去,只好待在那里干瞪眼。

杨坚远影碧空尽,唯见长风天际流。

眼睁睁地看着杨坚从自己眼皮底下消失,宇文招又悔又恨,只能无奈地用手指不停地弹着墙壁,直到手上鲜血淋漓……

几天后,杨坚以谋反的罪名将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以及他们的儿子全部诛杀。

这件事在《隋书·高祖纪》《隋书·元胄传》《周书·赵僭王招传》以及《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然而疑点却颇多,要相信它实在是有辱智商。

首先,杨坚会这么毫无防备、这么没心没肺、这么糊涂愚昧吗?——宇文招要杀他,谁都看得出来,他怎么就看不出来?

这哪里是杨坚,根本就是唐僧!

其次,宇文招会这么愚蠢这么饭桶这么没用吗?——明明埋伏了人,还要靠自己出去叫,就不能发个指令比如摔杯为号什么的?元胄一个人堵在门口,他就老老实实地看着杨坚走?家里埋伏了这么多人是干什么的?……

这哪里是久经沙场的宇文招,根本就是单细胞的草履虫!

再者,为什么这件事中出现的明明是赵王和滕王,杀的却是五王中威望最高的赵王和越王?

还有,为什么《隋书·元胄传》和《周书·赵僭王招传》都说是宇文招邀请杨坚赴宴的,而《隋书·高祖纪》中却说是杨坚不请自到主动上门(高祖赍酒肴以造赵王第,欲观所为)?

事情的真相到底是什么?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坚诬招与越王盛谋反,皆杀之,及其诸子。

这个“诬”字,也许说明了一切。

宇文招死后,对于大义灭亲的李安,杨坚当然不会忘记他的功劳,想给他加官晋爵。

李安却痛哭流涕,坚决推辞:我怎么可以用叔叔一家的性命来给自己升官?

杨坚对此深受感动,便决定只杀李璋一人,放过了他的儿子们——这才有了后来的唐初宗室名将李道宗,因为李道宗是李璋的孙子。

顺便说一句,唐初和李道宗齐名的另一位宗室名将李孝恭是李安的儿子。

回到正题。

赵王宇文招和越王宇文盛这两个北周最有威望的亲王被杀后,其他的亲王群龙无首,从此再也无法对杨坚形成威胁。

现在,杨坚终于可以集中精力对付叛军了。 uW9/vivD2mb6cYY2nB/Z+4T7uwT/OC6pDKaiaQsg2bSgp08tiPYvXjGnw7Vcn7N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