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灭佛,一向笃信佛教的杨坚内心肯定是有抵触情绪的,但他当然不会表现出他的不满——他一向喜怒不形于色,只有心情,没有表情。
他能做的,只不过是偷偷把曾养育他的尼姑智仙藏匿在家里,让她在自己在家中修行而已。
不过,除此以外,杨坚这段时间总体来说是春风得意。
凭借皇帝亲家的身份,他的影响力就如前些年的房价一样一路飙升,加上他这人天生就有那种老大的气派,因此他身边总是朋友众多,很多大臣都和他来往密切。
这引起了齐王宇文宪的警觉。
宇文宪对宇文邕说,普六茹坚,相貌非常,臣每见之,不觉自失;恐非人下,请早除之!——杨坚这个人相貌非同寻常,我每次见到他,都觉得不自在;这个人恐怕不会久居人下,请尽早除掉他。
宇文邕的反应是怎样的呢?
有两种说法。
一种来自《资治通鉴》的记载:
听了宇文宪的话,宇文邕很疑惑,便秘密把术士来和召到宫中,让他为杨坚算命。
来和与杨坚早有来往,知道杨坚将来有当皇帝的命运,却故意对宇文邕说:随公止是守节人,可镇一方;若为将领,陈无不破——随国公只是个有节操的人,可以为国镇守一方,如果用他做将领,一定会无往不胜。
于是,宇文邕放心了。
这可信吗?
我个人感觉似乎不是太可靠。
因为这其实来源于《隋书·来和传》里来和在隋开皇年间上表时的自述,而当时杨坚已经当了皇帝,最需要的就是这种自己有天命的说法,所以如果是来和投其所好,故意编了这么个故事,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的。
还有一种说法来自《隋书·文帝纪》:
听了宇文宪的话,宇文邕只是微微一笑,轻描淡写地说,此止可为将耳——杨坚这个人只不过能做个将军罢了。
小子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可信多了。
因为在那个时候,宇文邕最忌讳的不是杨坚,而正是这个战功赫赫而又具有皇族身份的齐王宇文宪!
据说在宇文护被诛杀后不久,宇文邕曾经对宇文宪的下属裴文举说过这么一番话:你虽然侍奉齐国公,但不是他的臣子,你应该多多规劝他,让我们君臣和睦,兄弟同心,不至于互相猜疑。
裴文举回去告诉了宇文宪,宇文宪忍不住指着自己的心口悲愤地说:我的心你难道不知道吗?我难道是那种不忠不义的人吗?
从这件事可以看出,宇文宪虽然忠勇厚道,但威望太高,宇文邕对他显然很不放心。
在当时宇文邕的心目中,要论对帝位的威胁,杨坚和宇文宪比,就仿佛丰田威驰比S级奔驰——完全就不是一个数量级!
而宇文邕之所以要重用杨坚等人,也许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防范宇文宪!
因此,这个时候宇文宪说杨坚将来会篡位,就相当于潘金莲指责别的女人守不住贞操一样,实在是太没有说服力了。
宇文邕对此自然是不会相信。
当然了,不管你认为哪种说法是真的,反正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杨坚没受到任何影响,依然很受宇文邕的信任。
不过,对胸怀大志的宇文邕来说,这件事只能算个小插曲而已,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讨伐北齐,统一北方。
原本北齐的实力一直很强,但现在的北齐皇帝高纬却是个败家圣手——败家的速度比一个人中枪倒下的速度还快。
他不仅亲信小人,把朝政搞得乌烟瘴气,而且还自毁长城,杀掉了功勋卓著的名将斛律光和高长恭。
此时的北齐混乱不堪、每况愈下,宇文邕怎能放过这样的好机会?
公元575年7月,经过精心准备后,宇文邕亲率大军讨伐北齐,总兵力达十八万,主力从潼关出发,沿崤函古道东进,兵锋直指洛阳。
三十五岁的杨坚也第一次得到了统兵的机会——他被任命为偏师主帅,率水军三万,从渭水转入黄河,顺流东下,负责配合主力作战。
一开始,北周军连战连捷,很快就进逼洛阳,但在洛阳城北的中潬城和金墉城却遇到了北齐军的顽强抵抗,连续攻打了二十多天依然没有攻下。
此时从晋阳赶来的大批北齐援军即将到来,而宇文邕又急火攻心病倒了,考虑再三,稳健的宇文邕决定全军撤退。
但杨坚率领的水军在退兵时却遇到了很大的麻烦——黄河的流向是由西向东,水军要想西撤就要逆流而上,行军速度缓慢,很容易被北齐军追上,招致灭顶之灾!
杨坚当机立断,命令放火焚毁舟舰,从陆路返回。
这次伐齐,杨坚虽然没有立下显赫的战功,但他在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动作果断,最终全军安全返回,也算是不辱使命。
宇文邕对他的表现颇为赞赏,从此杨坚更受重用。
但之后不久发生的一件事,却差点让他失去了皇帝的信任!
此事与太子宇文赟有关。
宇文赟是宇文邕的长子,从小就顽劣异常。
宇文邕望子成龙心切,对儿子管教非常严,甚至动辄就拳脚相加。
在宇文赟被立为太子后,他任命自己最信任的老朋友宇文孝伯和尉迟运(尉迟迥之侄)两人为左右宫正(太子的老师),专门负责辅导太子,还命令东宫属官把太子的一切言行都记录下来,随时向他汇报。
出于害怕,宇文赟也只得在表面上收敛一点,当然也仅仅是表面上而已——私底下,贪玩的他还是喜欢和几个近臣一起玩各种乱七八糟的游戏。
这些近臣中,和宇文赟关系最好的是时任太子宫尹(太子的师友之官,位在宫正之下)的郑译——杨坚当年的同窗好友。
郑译从小就经常出入皇宫,后来又一直在宫中担任左侍上士、御正下大夫等职,练就了一身察言观色的高超本领,加上他又多才多艺,因此特别受宇文赟的青睐。
由于和宇文赟太过亲近——史书上称为“亵狎”(什么意思,你懂的),宇文邕一怒之下,还曾把郑译免职。
不过对宇文赟来说,郑译称得上是居家旅行必备,所以不久之后,因他的再三请求,郑译又复职了。
这样一来,宇文赟和郑译的关系反而更好了。
宇文邕不喜欢郑译,他信任的是好友宇文孝伯。
他经常向宇文孝伯打听太子的情况,宇文孝伯每次都说,太子害怕陛下的天威,没犯什么错误。
但宇文邕的另一位老朋友,时任内史中大夫的王轨却对太子很不看好,有一次,他在喝酒时,故意假借酒意,摸着宇文邕的胡子说,好可爱的老头儿,可惜后嗣太弱了(当时才34岁的宇文邕就被称为老头儿,30多岁的你还好意思称自己为男生吗)。
宇文邕当然知道他的意思,便再次找到了宇文孝伯,你老说太子没有什么过失,但是王轨却不这么看,你是在骗我吧。
宇文孝伯回答,太子的确有些不对之处,但即使我说了,陛下您也不可能忍痛割爱,所以我就不说了,只有尽力辅佐太子而已。
这下,宇文邕沉默了,心好像挂了个秤砣一样沉重。
是的,比起宇文赟,他的次子汉王宇文赞更差劲,其余的儿子都还小,就是宇文赟再不才,他又能立谁为太子呢?
商品有三包,你不喜欢,可以退换;儿子却不但没有三包,还永远不可能退换,质量再差,你再不喜欢他,他也还是你的儿子。
老天就是这么霸道,人生就是这么无奈!
即使贵为皇帝,也没有特权。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宇文邕别无选择,他能做的,只能是尽量培养宇文赟。
沉默良久,他才说,太子的事,朕全部委托给您了。您一定要把他教育好。
宇文孝伯重重地点了点头,表情却很复杂。
然而,固执的王轨却还是坚持认为太子不可靠,他又再次向皇帝进谏,这次他竟然把杨坚也牵连了进去。
唉,男人何苦为难男人!
王轨是这么对宇文邕说的:皇太子非社稷主,普六茹坚貌有反相——皇太子不是个能守住江山社稷的人,杨坚这个人的相貌看上去将来会造反。
明明是说太子,王轨为什么偏偏要提到杨坚?
因为杨坚的身份太敏感,他是太子的岳父,将来的国丈,如果太子继位后能力不行,外戚干政,杨坚就可能夺走北周的天下。
归根结底,王轨还是希望宇文邕废掉宇文赟。
从后来的历史演变来看,小子我不得不说,王轨的眼力真是毒哇。
而宇文邕的反应是怎么样的呢?
还是有两种说法。
一种是这样的:
听了王轨的话后,宇文邕对杨坚产生了怀疑,便再次召术士来和进宫,询问杨坚的相貌。
来和还是坚持原来的说法:是节臣,更无异相——随国公是有节操的大臣,而且他根本就没有什么不凡的相貌。
于是,宇文邕放心了。
其实,这种说法还是来源于《隋书·来和传》中来和在隋文帝开皇末年上表中的自述,在这段自述中,为了增加可信度,来和还特意提供了两个目击证人:王谊、梁彦光知此语。
王谊是杨坚的老同学,当时深得宇文邕的宠幸,时任内史大夫,还被封为杨国公;梁彦光时任御正下大夫,也是皇帝的近臣。
然而,在开皇末年的时候,王谊、梁彦光两人都早已经不在人世。
因此,来和提到王谊和梁彦光,反而颇有点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嫌疑。
另外,小子我发现这种说法其实还有个智商问题:
宇文邕竟然没有换一个人为杨坚看相,而是两次都找同一个人,这可能吗?
因为上次来和已经给杨坚算过一次命了(假设来和说的话都是真的),难道这次来和会说:对不起,上次我骗了陛下,其实杨坚真有反相……
当然不可能——要知道骗皇帝那可是欺君之罪呀。
既然来和不可能改口,那他还有必要这么做吗?
宇文邕有这么傻吗?
之前他一向是聪明睿智,现在却变成了低能弱智;之前他一向是最强大脑,现在却变成了进水大脑。
这可能吗?
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事的真实性是很成问题的。
另一种说法来自《隋书·高祖纪》,是这么说的:
也许是王轨这话说得太直接、太唐突、太冲了,宇文邕听了很不开心,只是恨恨地说了一句话: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如果天命真的是这样的话,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宇文邕为什么会这么说?
以下是我的假设。
对于杨坚,宇文邕当然知道这人的确有很强的能力,但他更相信自己有足够驾驭杨坚的能力。更何况,杨坚的年龄比他还要大两岁,因而他根本不担心此人在自己身后利用外戚的身份兴风作浪。
所以宇文邕更在意的其实是前面一句——他知道王轨的意思是要他废太子。
然而废了宇文赟,别的儿子更不成器,他又能立谁呢?
他不是不想废太子,他是不能废太子呀。
即使宇文赟是烂泥糊不上墙,他也不得不把这块烂泥糊上墙;即使宇文赟是朽木不可雕,他也不得不把这个朽木雕刻好;即使宇文赟是一条蛇,他也不得不把这条蛇培养成一条龙!
因为他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
明知前面是火坑,却只能往下跳;明知事不可为,却只能为之;明知前面是绝望,却依然还要期望……
可想而知,他有多么郁闷,有多么无奈!
所以他才会发出这样沉重的叹息:必天命有在,将若之何!
我个人更倾向于这种说法。
当然了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信不信由你。
不过,不管怎样,这事最终的结局是确定的——宇文邕没有采信王轨的话,杨坚再次逃过了一劫。
而王轨对宇文邕说的这句话也很快就传到了杨坚的耳朵里——我个人估计,很可能是他的老朋友王谊说给他听的。
杨坚吓出了一身冷汗,从此他做事更加低调,很少抛头露面。
但宇文邕对此也许并不在意,他最关注的依然是自己的事业——统一北方的大业。
公元576年10月,经过一年的休整,宇文邕再度率军亲征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