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译本序

一八六二年秋,雨果流亡至盖纳西岛,开始为一本酝酿中的小说记笔记;其后过了十年,于一八七二年冬动笔写作,一八七四年二月出版,这就是著名的长篇小说《九三年》。

小说以一七九三年法国布列塔尼地区的旺代叛乱为题材,通过一支共和国军队与叛军作战的故事,再现了法国大革命急风暴雨时期惊心动魄的阶级搏斗,热情颂扬了共和国军人勇敢无畏的牺牲精神,谴责了外国干涉者和反动贵族的复辟野心。

《九三年》是雨果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他的写作艺术达到炉火纯青地步的产物。这部小说已不再袭用浪漫主义的奇人、奇事、奇境的传统,而选择了具有重大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题材。在艺术方法上,除保持鲜明、强烈的正反对照的浪漫主义特色外,还注意塑造了一些富有现实感的人物形象。在《九三年》中,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艺术方法的融合,不仅丰富和扩大了作品的思想内容,也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魅力。较之雨果的其他几部长篇小说,《九三年》的篇幅比较短小,结构却更为紧凑,情节更为集中,笔力也尤见雄浑。一七九三年纷繁复杂的阶级斗争,竟在一部三十万言的小说中得到生动的再现,不能不让人钦佩作家的宏大气魄和艺术功力。加之作者是怀着革命激情来描绘这段历史的,所以不仅写出了当时阶级斗争的严酷,也写出了革命的正义性和“九三年”恐怖手段的历史必要性,尤其可贵的是把共和国士兵的思想觉悟及其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写得十分真挚感人。这一点,在以法国大革命为题材的作品中,应当说是十分罕见的。

然而,雨果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世界观与一七九三年的革命原则不可能不产生冲突。在雨果看来,革命利益与人道原则常常是不一致的,他可以理解革命,却接受不了革命的严峻现实。这种思想矛盾,构成了他小说中尖锐的戏剧冲突。

朗特纳克是旺代叛乱的组织者、领导者,是波旁王室和国内外反动势力寄予全部希望的人物。此人有才干、有魄力,在打击革命力量和屠杀无辜方面毫不手软。以致救助过他的泰尔马克也觉悟到:“谁救了狼就害了羊。”然而雨果却要读者相信,这样一个杀人如麻的反革命领袖,竟肯牺牲自己的生命和事业,以换取三个农民子女的生命。惟一的原因是母亲的呼号在他心中点燃了人性的火花。他从即将使他脱险的暗道折回,返身进入烈焰腾空的碉堡,勇敢而镇静地救出了那三个孩子。这一英雄之举在共和国士兵中引起一片欢呼,改变了这个反革命头子在他们心目中的形象。当朗特纳克侯爵威严地走下扶梯时,共和国的士兵竟敬畏地向后退缩,他们的将领也因之陷于无法自拔的苦恼。郭文明知释放朗特纳克意味着纵虎归山,旺代将再度燃起战火,生灵将再遭涂炭;然而从人道的观念出发,他不愿惩办一个为援救三个儿童而牺牲自己的老者。在革命利益与人道原则的冲突中,人道占了上风,郭文终于放走了共和国最凶恶的敌人。

郭文是雨果的喉舌,雨果的社会理想、对人类前途的信念、对革命的感受,都借郭文的嘴加以抒发,郭文的思想斗争,反映了雨果自己的思想矛盾。在雨果思想上,人与人的敌对关系,是人性中的“恶”造成的,一旦“善”的天性被唤醒,恶魔也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雨果认为暴力不能降服敌人,只有人道的光辉才能战胜邪恶、消除人与人之间的对立。雨果虚构出侯爵救小孩的情节,意在说明“童稚的天真”可以打败“凶猛的心灵”,千军万马所不能战胜的,却会被牙牙学语的儿童所战胜。雨果试图通过书中三个主要人物证明,“在王权之上,在革命之上,在人世一切问题之上,还有人心的无限仁慈……”;在“绝对正确的革命”之上,还有一个“绝对正确的人道主义”。由此出发,朗特纳克宁肯放弃他那个阶级的复辟事业去救三个孩子;郭文置革命利益于不顾,甘心以自己的头颅换取侯爵的生命;西穆尔登尽管是革命原则的化身,内心却爱郭文超过爱革命,郭文人头落地,他随即开枪自杀。

这三个主要人物的结局,在情理上令人颇难接受,在艺术上却相当富有魅力,也许其他任何一种结局都不能产生这种结局所产生的强烈效果,而这正是所有浪漫主义作家所苦心追求的。试想如果侯爵逃之夭夭,或者逃跑未遂,被抓回来处死,较之现在的结尾都会显得平淡,不能在读者思想上引起大的波澜。所以作为小说家的雨果,不管他的某些构思是否违背了生活的真实,却是为他自己的思想找到了最完美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这一点来说,《九三年》当推雨果笔下最成功的艺术作品之一。

雨果于一八〇二年出生,一八八五年去世,几乎生活了整整一个世纪。他经历了十九世纪所有重大的政治变革,他的数量惊人的创作分别打上了十九世纪法国各个不同历史阶段的印记。他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诗人、小说家、戏剧家和热情的社会活动家。作为文学家,雨果在文艺上不乏独到的见解,他著名的《〈克伦威尔〉序言》,使他成为法国浪漫主义运动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作为社会活动家,尽管他几次三番改变自己的政治主张,却一直在随着时代潮流前进。他在一八四八年二月革命后成为坚定的共和派,在第二帝国时期无畏地与拿破仑三世做斗争;他曾为一八四八年六月起义的战士伸张正义,曾经开放他在布鲁塞尔的住宅,给一八七一年被迫害的巴黎公社社员作避难所。尽管这并不意味着雨果理解和支持无产阶级革命,他的这些行动只不过是出于对受迫害者的同情,只不过是实践《九三年》中谈到的“强者对弱者”“安全的人对遇难的人”应尽的“保护和救助的责任”,但无可否认的是,雨果对被压迫者的同情完全出自一片至诚。他深信人道主义是拯救社会、改善人类处境的济世良方。在这种信念推动下,他以自己的文学创作,对那个奴役人、压迫人、从精神上和肉体上摧残人的社会提出了愤怒的抗议,在一定程度上表达了人民的心声。他那些感人肺腑、音韵铿锵的诗歌、戏剧,以及以《悲惨世界》《巴黎圣母院》《九三年》为代表的优秀长篇小说,深深打动了两个多世纪来众多的读者,使之在世界文坛上享有无可争辩的不朽声誉。

《九三年》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雨果创作生涯的终结,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这部小说集中了雨果思想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深刻暴露了他的世界观中长期得不到解决的矛盾;他用圆熟的艺术技巧、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反映一七九三年法国国内战争的图画,并把自己的思想体系作了最完美的表达。通过这部小说,我们不仅能嗅到法国大革命时期的烈火硝烟,还能进一步体味这位十九世纪法国文学大师的创作思想和艺术特色。

艾珉
一九九二年九月 D/bWfQ7q0LYTkvB1eAyuMHPVDWd+PcldFlhBM6HxErRGMbFIyEFegqUkJwN502B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