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一看上一次国际秩序的大洗牌。

那便是发生在1956年的苏伊士运河危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世界强权英帝国和法帝国在与纳粹德国的苦战中,势力衰落,但仍然想保住自己在全世界的殖民地,继续保持在全球的影响力,以图重新崛起。

当时的国际情形是,美国经济独大,苏联军事强悍,世界强权两极化开始显现。世界仅有的几个大国中,德国和日本是战败国,当然没份参与联合国安理会的工作,而美国总统罗斯福和他的接任者杜鲁门,将当时的弱国中国当成大国之一的外交政策,也被英国首相丘吉尔和苏联领袖斯大林强烈反对。 但以当时的世界局势,希望中国成为一个对付苏联的辅助性平衡力量,是美国的主要政策考虑。

当然,美国的用意,是以那个中华民国来制衡苏联,并同时由美国驻军压制日本,来维护美国在东亚的独霸地位。但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瞬息即变的局势超出了它的掌控。直到23年后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才有些重新达到了原来意图。而日本在这20多年里就钻了这个空子,被美国扶持起来。

而在中东,美国开始取代英国势力,成为该地区的唯一老板。美国在1953年通过中央情报局策划了伊朗政变,推翻了民主独立的伊朗摩萨台政府,扶持美国傀儡的巴列维国王,从而取代了英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伊朗的统治地位。加上对土耳其和以色列的控制,已经在战略重地——世界经济能源仓库中东形成三把钳子的姿势,控制住居于其中的分散不团结而形同散沙的阿拉伯人。

苏联想伸一脚进来,就利用以巴冲突,通过当时的卫星国捷克斯洛伐克向埃及提供可以和以色列先进武器抗衡的苏制武器。于是,美国和西欧便以停止向埃及的阿斯旺大坝提供贷款为威胁。这刺激埃及总统纳塞尔将苏伊士运河国有化,用它的过路费收入来保证进口设备建造大坝的外汇资金。

英、法两国以此为借口,联络以色列,在1956年对埃及展开军事入侵,并占领了苏伊士运河区。但是,当时英、法两国还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废墟上恢复,经济上无力支持这场战争。于是,两国向美国主导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申请援助。这一要求立即受到美国的要挟。美国以联合国维和部队进驻运河区和英、法军队退出作为经济援助的先决条件。经过痛苦的煎熬,英、法不得不退兵,从此将中东的统治权完全交给了美国。

苏伊士危机时期的地图及当时埃及人民热烈簇拥纳赛尔总统欢庆胜利的场景

这一事件标志着英国和法国作为世界霸权的彻底终结。英国本来在1948年结束对巴勒斯坦的管辖权,让以色列独立之后,还控制着埃及。但是在1951年,埃及发生革命,纳塞尔上台,推翻国王体制,建立共和国。本来美国支持英、法在埃及的军事行动,但是在最后变卦,转而在联合国安理会鼓吹停火协议,被常任理事国英、法否决后,又通过联合国大会运作,最终逼迫英、法退兵。在英国势力受此打击之后,伊拉克的一帮军官在纳塞尔的激励下,发动政变,推翻费沙尔国王,也成立了共和国。

英国的埃登政府因此而倒台。之后的英国人明白了:从今往后,谁才是这个世界的真正老板。此后,英国外交政策一直以美国马首为瞻,亦趋亦行,直到今天的伊拉克战争,都是如此。而法国则走上了与美国分道扬镳之路。先是开始和德国(当时的西德)和好,为最终的欧盟成立建立基础。当然,法国人从来都是比英国人慢几拍,直到后来的越南(印度支那)和阿尔及利亚独立,才真正明白大势已去。 Eb1tRulyH2E+Z+QHIfPm6j3dvnYCND7CFgRIERxTMetobyCu8lEpVf3lvSs/SQj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