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1992年以后,美国的对华政策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在日本经济因为泡沫破裂难以自拔,亚洲实力格局变化的同时,苏联的解体令欧洲国家发现了机会,迫切渴望填补这一新的空间,于是在1992年2月签署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Maastricht Treaty),正式宣告欧洲联盟的成立。同时,巴尔干半岛上南斯拉夫分裂,开始了历时数年的民族战争。

当时的中国正确地确认了国内的经济改革发展是最重要的国策,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对中国的发展非常重要。因此,中国无力也无心在世界事务上挑战美国的霸权,相反还采取了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于同年3月份签署了防核扩散条约。

苏联崩溃后,当时被视为挑战美国的欧盟在1992年成立时的签字仪式

对美国来说,中国潜在的巨大市场、廉价的劳动力和投资机会,都是巨大的诱惑,当然不会轻易放弃。但是中国不同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成长为大国的潜力,又令美国人担心。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美国国内对中国政策的争论,而各种不同的利益集团根据它们不同的商业利益各取所需,形成了对华外交政策的两大阵营。

一个阵营是“交往派”(Engagement)。这一政策派别主张美国通过与中国进行更多的交往,来确保在中国的发展中获得最大的商业利益,并在这一过程中,对中国施加压力,迫使中国按照美国设计的方向转变。在这个政策的设想中,美国的企业界既可从中获利,而中国又会在美国的影响和压力下转变,成为一个美国可以利用的力量,就像经济发达但政治、军事和外交完全唯美国马首是瞻的日本和德国。这一政策要求外国对中国的经济具有更大的影响力,例如让外国资金在中国的金融等关键行业里控制相当的比重;但同时又意求逐渐削弱中国的国家能力,甚至不惜鼓励中国内部的分裂力量(包括国土和思想上的分裂)。

另一个阵营是“围堵派”(Containment)。这一派别主张对中国进行围堵,以确保在中国的发展中不会对美国的强权在任何方面形成挑战。这个政策的主要方向是,增加美国的军事预算,使美国的军事力量对中国具有压倒性优势,然后在中国的周边国家建立起军事同盟,完全控制中国的经济生命线。在舆论上妖魔化中国,削弱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通过对中国的威慑,比如对中国分裂力量的支持,来迫使中国在经济利益上作出让步。

这两个政策本身都有各自不可解决的悖论。主要问题是,他们都只是考虑到自己一方的双边关系的欲取欲求,而没考虑到对方的利益和意愿,因而缺乏双边良性互动。中国则以邓小平的“二十四字口诀” 为基点,尽量低姿态、少露面,除了牵涉到中国的关键利益的事务,在其他无足轻重的事情上,都是以和为贵、以让为主,为中国的发展争取难得的外部环境。

这种不对称、不平等的互动,其实为未来的双边关系埋下了不稳定因素。如果按照第一种“交往派”的思路走下去,当美国在经济上与中国更加密切、获利匪浅的时候,其他的意识形态目标就变得无足轻重而成了口头空话。而与此同时,当中国经济对美国和世界影响越来越大的时候,美国对中国施加压力的能力就越来越小。此时,中国在应对压力上也进行了策略上的调整,在人权问题上提出了“生存权”的观念,又让美国企业完全退出意识形态上的争论,并使美国政府不再把人权作为中美关系的首要考虑因素。至于美国国防工业比较支持的“围堵派”政策,同样面临困境,因为美国在国际事务上需要中国的合作,而且中国周边的国家对围堵中国的提议并不是很有兴趣。

其结果就是,交往不能令中国转变成美国傀儡,围堵只会令中国变成美国强敌。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小心翼翼,埋头苦干,国力变得越来越强,美国影响中国的能力越来越弱。 fMbiXIc7jPwRlwlA2U/iuxJy/jFZM8kwVQb3acILEitv87ac2j7dp39r0Dlty0MP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