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三篇

诸侯本末

第一章
周代封建之制

古史称禹会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意其时所谓侯国不过族长、部酋耳。绵世历年,互相兼并,遂生大国。夏有有穷 见二篇第一章 、昆吾 今直隶大名府开 ,商有大彭 今江苏徐州府 、豕韦 今河南卫辉府滑县 ,皆乘王政之衰,据有东夏,迭为雄长。商汤之时,诸侯尚有三千,及周初为千八百国。周公相武王克商,灭国五十,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三十八人。异姓之得封者,亦十有八人,姜姓最显,世为王舅。姒姓出于大禹,封于杞 今河南开 封府杞县 ,子姓出于成汤,封于宋 见次章 ,号二王后。黄帝、尧、舜之后,皆新受封。

唐虞已有五等之爵,夏商稍变其制,惟分公、侯、伯三等。周制列爵惟有五,分土惟三,公侯之国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不能五十里,不达于王,附于诸侯曰附庸。其齐、鲁、卫各国,或因元勋,或因懿亲,特赐大邦,加以附庸,为东方雄藩,不拘常例。王有三公九卿及大夫、士,诸侯亦有卿大夫、士。士分上、中、下三等。王之上士特称元士,诸侯之卿大夫之命于王者也。或曰:唯公、侯有卿,伯、子、男无之。九州、五服,率沿禹制。甸服之地,西自岐山,东至洛汭 今陕西凤翔府以东 河南河南府以西 ,北包河内 谓南河之北 今河南怀庆府 、河东 西河之东 今山西西南境 。东西千三百里,南北五六百里,称方千里,谓之王畿,以充王官采邑。公卿受地视公侯,大夫视伯,元士视子、男,故又称畿内诸侯。

古者战用兵车,故兵赋以车算之。一成之田,当方一里许,出车一乘,卒数十人。百成为同,以封公侯,其赋百乘。王畿百同,其赋万乘。王曰兆民,诸侯曰万民。兆,百万也。九州人口,盖以千万数,而甸服之民,居其什一。诸侯之民,每国可万余人。然雄藩巨邦,或据数同之地,有民数十万,兵车千乘。其功德隆盛者,王特锡命为众诸侯之长,谓之元侯,或曰侯伯。制军之法,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为师,五师为军。军,一万余人。王作六军,以征不庭。元侯作三军,以承王命。诸侯或一军,或无军,帅教卫以佐元侯。伯、子、男无军,无教卫,帅赋以从诸侯,有巡狩、朝觐、会同之礼,以修上下之交。王合诸侯,则元侯率之以见。元侯合诸侯,则侯率子、男以见。诸侯能治其国,则有庆,庆以地;其国不治,则有让,贬爵削地,或加讨伐。此宗周立国之大势也。

当其盛时,王畿千里,居重驭轻。同姓诸侯列据四方,以御外侮。异姓与诸姬相婚媾,亦不敢离叛。朝聘、会盟、出车、赋役,所以维系群情者,意至深远。故诸侯虽各私其土,子其民,而奉王室之政刑与郡县之制无异。周衰,王失其政刑,异姓大国始有贰者,诸姬亦已疏远,自相阋争,畿内诸侯复阴图自立。于是强并弱,大吞小,渐非周初之制。至平王时,兼并益炽,惟存百七十国,有爵列于伯、子而地倍蓰于公、侯者。其大夫之大者,采地逾小国,号为百乘之家。列国争兴军旅,无复知有王命。齐、楚、秦、晋最强盛,皆拥三军,或作六军,并国二十若三十,势且驾王国之上。其后,弱国愈灭,遂为二十许国。其大者七,曰:秦、楚、齐、燕、赵、魏、韩,各有地千里,或至三千里,皆称万乘之国,而东周削弱为一小国矣。

第二章
十四国封地

列国与周同姓者,鲁、卫、晋、郑、吴、燕、韩、魏最著。鲁,侯爵,周公旦之所封也,在徐州北境,今山东兖州府也,都曲阜 今兖州府曲阜县 。周公相王室,元子伯禽就封,次子仕周者,世为公卿,称周公。卫,侯爵,武王弟康叔封之所封也,在冀州南境,今河南卫辉府也,初都殷纣之墟,后屡迁。晋,侯爵,成王弟唐叔虞之所封也,初国于汾水上流,后迁于其下流。至文侯仇,定平王,至文公重耳 文侯 从曾孙 ,大兴,世霸诸侯,有冀州大半 今山西省及直隶南境 河南北境 ,都绛 绛有二 今山西平阳府翼域县 新绛 平阳府曲沃县 。郑,伯爵,宣王弟桓公友之所封也,在周之东,都新郑 今河南开封府新郑县 。吴,子爵,太伯之后也,据扬州 今两江之大半 ,故都在太湖东,今名苏州府,江苏首府也。燕,伯爵,召公奭之所封也,据冀州东北 今直隶河间府东北 ,都蓟,今京城之地也。召公之胤仕周者,世为公卿,称召公。魏,毕公高之后也。毕公国绝,苗裔毕万事晋,邑于魏 今山西解州芮城县 ,为魏氏,后世为诸侯。初有冀州南境 今山西西南境及河南北境 及雍州东境 今陕西北境 ,都安邑,夏后旧都也。后丧地于秦,更开疆东方,跨冀、兖、徐、豫四州 今河南东北境及 直隶南隅 山东西隅 江苏 安徽西北隅 ,迁都大梁,今河南首府开封也。韩,晋之支族也,邑于韩 故城在陕西同州府韩城县南 ,为韩氏。后为诸侯,取郑,都之,其地环绕东周,与秦、楚、赵、魏相接 今河南之半及山西东南境

列国与周异姓者,齐、宋、楚、越、秦、赵最著。齐,姜姓,侯爵,太公望之所封也,都临淄 今山东青州府临淄县 。至桓公小白,霸业隆,后为田氏所篡。田氏,妫姓,虞舜之胤,陈侯之支族也,本称陈氏,后改为田,事齐,遂代之,有青州及兖、徐之半,大抵今山东省也。宋,子姓,公爵,微子启之所封也,在豫州东境,都商汤之墟,曰商丘 今河南归德府也 ,至襄公兹父一霸。楚,芈姓,子爵,其先熊绎事周成王、康王,封于荆蛮,至熊通始大,是为武王。至庄王旅霸诸侯,后愈大,当其盛时,有荆、扬二州及徐、豫南境 今湖广 两江 河南东南境 ,都郢,今湖北荆州府也。越,姒姓,子爵,夏后少康之后也,在吴之南,今浙江绍兴府,其故都也。秦,嬴姓,伯爵,系出于伯益。益之苗裔蜚廉,以材力事殷纣,周公驱于海隅而戮之。其后有非子,为周孝王牧马,马大蕃息,邑诸秦 今甘肃秦州清水县 ,在渭水上流。至襄公 非子五世孙 ,救周有功,平王封为诸侯。至穆公任好 襄公五世孙 ,霸西戎,其后稍衰而复大兴。有雍、梁二州 今陕西 四川 ,初都雍,今陕西凤翔府也,后迁咸阳,今西安府咸阳县也,皆在渭滨。赵与秦同姓,祖蜚廉,蜚廉六世孙造父居赵城 今山西霍州赵城县 ,由此为赵氏。子孙事晋,与韩、魏同为诸侯。有冀州之半 直隶西南境及山西大半 ,都邯郸,今直隶广平府邯郸县也。

自楚子始僭王号,吴、越相继效之,其后齐、魏、秦、燕、韩、赵、宋皆自称王,自是王号始轻。吴为越所灭,晋为韩、魏、赵所分,韩取郑,齐取宋,楚取越、取鲁。秦终灭周室,并列国而为皇帝,于是三代之诸侯尽亡。 K/k6YR+fTMyXHDVWem6A9Tk+PfMtjbru0Ho59DhAjEkGw/Rne8MJzqPj+EbF5Q4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