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点校说明

1.《历代史略》原书六卷八本,现合为一本,为尽可能呈现原有篇章面貌,点校本目录层级统一为:卷、篇、章。为方便阅读,此次点校本,将原书繁体竖排改为简体横排。

2.原书有的目录如“春秋末诸大事(楚灵骄而败……)”后面小标题特别长,出于版式及现代阅读习惯只保留“春秋末诸大事”。

3.原书部分名词写法与今天不同,为尽可能减少读者的疑惑,一般采用今天通行的写法。如喜马拉山(喜马拉雅山)、九疑(九嶷)、祈连山(祁连山)、潞江(怒江)、商邱(商丘)、楚邱(楚丘)、阖庐(阖闾)、句践(勾践)、驺衍(邹衍)、怕(帕)提亚、阿剌(拉)伯、亚西(细)亚、蒲(葡)萄牙等。

4.原书笔误或表述不当的,直接校正过来,如楚使展完(屈完)、饮毛茹血(茹毛饮血)、范蔚宗(范晔,同一句话中只有范晔是称字,则改为称名)、范雎(范睢)、辨士(辩士)、五代九国(五代十国)、毋(毌)丘俭、吐番(蕃)、祝(柷)、景(璟)、徇(殉)、九犭爯(狝)府、大(太)政、龙 (翰)等。

5.原书的通假字,一并校为常用字。如畔(叛)、寖(浸)、反(返)、蚤(早)、从(纵)、弟(悌)、肮(吭)、著(着)、扞(捍)、涂(途)、沈(沉)、衊(蔑)、禽(擒)、烝(蒸)等。

6.原书的古今字,古字统一改为今字。如本作“陈”的“阵”字,统一改为“阵”字,如“决机于两阵之间”“使观营阵”等。

7.书中姓、人名及古地名一般不改,跟古书一致起来,便于定位对应。如“高昌王麴文泰”此处的麴字虽同“曲”,但作为姓,不改为“曲”;“朝衡”不改为“晁衡”;“穀梁”不改为“谷梁”;“濬”不改为“浚”;“洊”不改为“荐”。古地名如“疊州”不改为“叠州”,“驩州”不改为“欢州”,“石砫”不改为“石柱”。

8.极少数地方根据语法使语句通顺,添加个别字。如“夜击坑二十万人(于)新安 故城 在河南府渑池县东 城南”。

9.原文为竖排版,行文中有“如左”表述者,因现为横排版,统一改为“如下”。如“其世次名号如下”。

10.原文有明显为注释的正文,现改为小字。如“三师 古三公之官 …… 秦主兵 之任 ”。

11.原书行文到明代,有涉及清朝的史实前通常加“我大清”,点校时保持原貌。如“我大清景祖翼皇帝”。

12.原书“宏正”“宏治”等是避讳清乾隆皇帝的名字爱新觉罗·弘历,现统一校正为“弘正”“弘治”。 JBJ9TwIzg6FTagSIqxS9ur8S3WhTKDS3bFzUJyI/BxR0YmmMyDg5eYRXim+7zSx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