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七篇

后汉(下)

第一章
外戚擅权及宦官蠹国

前汉时,外戚负势专横,吕、霍、上官几危国者,数矣。孝元王后四世为国母,群弟更持国柄,竟致新莽之篡。光武中兴,亲揽大权。明帝继之,最慎任使。贵戚皆遵法度,莫敢自恣。明德马后,援之女也,贤明好学。明帝之致治,颇赖后内助,然性谦谨,不敢以家私干政事。章帝即位,尊为太后,愈戒饬亲属,以盛满为戒。故诸马虽封侯,而退居私第,迄无祸败。及章帝宠窦后,诸窦贵盛,倾马氏,再开外戚预政之端。其后,皇统屡绝,权归女主,外立者五帝 安帝 少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临朝者六后 章德窦后 和熹邓后 安思阎后 顺烈梁后 桓思窦后 灵思何 ,定策帷帟,委事父兄,贪立孩稚,以专其威,于是外家权势太盛。其不肖者,辄骄恣不轨;其贤者,亦为众忌所归。祸败相踵,国随沦亡。古来外戚之祸国,莫甚于汉。而外戚受祸之频,亦莫如汉者。两汉后妃之家著闻者,凡四十余氏,非身遭害,则家罹祸。大者夷灭,小者放窜。其得身家俱全者,盖不过五六也 见附录

章帝初立庶子庆为太子,章德窦后 窦融之孙勋 尚光武女泚阳公主 生后 谮杀其母。废庆为清河 今直隶广平府清河县及山东济宁州东境东昌府北境 王,养梁贵人子肇,以为太子。又忌梁贵人,谮杀其父,贵人以忧死。章帝在位十四年,崩。太子肇立,年甫十岁,是为孝和帝。窦后为太后,临朝。太后兄宪以侍中用事,阴杀宗室,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太后许之。宪北伐有大功,入为大将军,专权骄纵,父子兄弟并为卿校,充满朝廷。和帝既长,知其逆谋,与中常侍郑众定议,勒兵收宪印绶,迫令自杀,黜其党与。以众为大长秋,封剿乡侯。太后以永元九年崩。帝始闻知其非太后出,追尊梁贵人曰“恭怀太后”。

和帝在位十八年,崩。和熹邓后 邓禹之孙 无子,迎庶子隆即位,生百余日,是为孝殇帝。后为太后,临朝。明年,殇帝崩。太后与兄邓骘定策,迎清河王庆之子祜,以为和帝嗣,年甫十三,是为孝安帝。太后犹临朝,骘为大将军。

汉承秦制,以阉人为中常侍,然亦参用士人。光武中兴,悉用阉人,不复杂调士流。明帝以后,员数稍增,及郑众立功,和帝与之议政事,宦官用权自此始。邓太后以女主称制,不接公卿,乃任用阉人,通命两宫,宦官权益重。

是时,诸羌侵扰西州,南匈奴叛于西河,与乌桓、鲜卑为边患,且遭连年水旱,内郡困弊。永初四年,邓骘欲弃梁州,并力北边。郎中虞诩以为不可,曰:“谚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烈士武臣,多出凉州。今羌胡所以不敢入据三辅者,以凉州在后故也。”众皆从诩议,骘由是恶诩。会朝歌 县名 属河内郡 今河南卫 辉府淇县 即殷纣故都 贼攻杀长吏,州郡不能禁,乃以诩为朝歌长,故旧皆吊之。诩笑曰:“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利器。此吾立功之秋也。”到官,募壮士,使入贼中,诱令劫掠,伏兵杀数百人。又潜遣贫人能缝者,佣作贼衣,以采线缝其裾,有出市里者,辄禽之。贼骇散,县境皆平。

元初二年 安帝九年 ,邓太后闻诩有将帅之略,以为武都 郡名 今甘肃阶州及秦州 南境 太守。诩驰至郡,郡兵不满三千,而叛羌万余。攻围数十日,诩令军中潜发小弩,羌侮之,并兵急攻,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震退,诩因出城奋击,破之,乃筑营壁,招还流亡,一郡遂安。

安帝少号聪明,故邓太后立之。及长,多不德,稍不可太后意。帝乳母王圣,虑有废置,与宦者李闰、江京,共毁短太后,帝忿惧。建光元年 安帝十五年 ,太后崩。宫人有诬告太后兄弟有异谋,帝怒,悉黜诸邓,邓骘不食而死。以舅耿宝 安帝嫡母耿贵人之兄 监羽林军骑,阎皇后兄弟并为卿校。江京、李闰、王圣、圣女伯荣等用事,煽动内外,竟为侈虐。太尉杨震屡上疏谏之,不听。震,弘农人,贫而好学,诸儒称为关西孔子,邓骘尝辟之,置于幕府,竟为三公。耿宝、阎显皆有请托,震不从,群小谮之,策收印绶。震饮鸩死,宝为大将军。

初,阎后无子,安帝立庶子保为太子,江京等与后谗之,废为济阴 今山东曹州 府定陶县 即前汉末定陶国 王。帝在位十九年,崩。后为太后,临朝,与兄显等定策,迎安帝从弟北乡侯懿入即位。显忌大将军宝,讽有司奏贬之。宝自杀,王圣母子徙雁门 郡名 今山西代州西境 宁武府东境 朔平府东南境 大同府西境 ,诸阎擅作威福。是岁,懿崩。中常侍孙程等夜斩江京,拥立济阴王,年十一,是为孝顺帝。收诸阎,杀之,迁太后于离宫,寻崩。宦官封侯者十九人,后许以养子袭爵。顺帝既长,立梁贵人为皇后。后,恭怀太后侄商之女也。以商为大将军。商卒,其子冀代之,纵暴自恣,姻族满朝。帝遗杜乔、周举、张纲等八人,分行州郡,察吏治得失。纲埋其车轮,曰:“豺狼当路,安问狐狸?”遂劾奏梁氏无君之心十五事。帝知纲言直而不能用。他使所劾,亦多冀及宦者亲党,事皆寝遏。冀恨纲,欲中伤之。时广陵 郡名 今江苏扬州府及淮安府南境 贼张婴寇乱扬、徐间十余年,乃以纲为广陵太守。纲单车之职,径诣婴垒门,请相见,恳谕之。婴率万余人降。纲入垒宴,散遣其众,南州晏然。纲卒于郡,婴等五百余人为之行丧。

顺帝在位十九年,崩。太子炳立,年二岁,是为孝冲帝。梁后为太后,临朝。明年,冲帝崩,太后征清河王蒜及乐安 今山东青州府北境 王鸿之子缵至京师,皆章帝玄孙也。蒜为人严重,公卿归心。梁冀与太后共立缵,年八岁,是为孝质帝。蒜罢归国。质帝少而聪慧,尝因朝会目冀曰:“此跋扈将军也。”冀深恶之,使左右进毒以崩,在位一年余。冀召公卿议所立,太尉李固、大鸿胪杜乔欲立清河王。冀白太后,策免固,迎章帝曾孙蠡吾 县名 属中山国 今直隶保定府博野县 侯志即位,年十五,是为孝桓帝。清河王贬为侯,自杀。固、乔下狱死。

大将军冀凶恣日积,秉政十九年,威行内外。延熹二年 桓帝十三年 ,桓帝与中常侍单超等谋,勒兵收冀印绶。冀自杀,梁氏无少长皆弃市,收其财货斥卖,得三十余万万钱,以充国用,减本年税租之半。超等五人封侯,世谓之“五侯”。超为车骑将军以卒,其后四侯转骄横,置狱于北寺,刑杀在其手。兄弟、姻戚宰州临君,肆行贪虐,与盗无异。阿附权势者,自宫或宫子,以图荣达。帝又好淫侈,采女五六千人,侍使倍之,耗费莫有纪极。当时名臣如黄琼、杨秉,相继升三公。国民属望,然皆制于阄寺,不能一振朝纲而没。

第二章
东汉多清名之士

安帝时,汝南 郡名 今河南汝宁府及陈州府南境 光州北境 太守王龚好才爱士,以袁阆为功曹,引进黄宪、陈蕃等。黄宪年十四时,颍川荀淑遇于客舍,竦然异之,曰:“子,吾之师表也。”见袁阆曰:“子,国有颜子。”阆曰:“见吾叔度耶?”叔度,宪字也。陈蕃、周举相谓曰:“时月之间不见黄生,则鄙吝之萌复存乎心矣。”太原郭泰亦深服其器。宪不就官而卒。王龚后为三公,以病免。

荀淑少博学,有高行,当世名贤李固、李膺皆师宗之,为朗陵 侯国 属汝南郡 今河南汝宁府确山县 相,莅事明治,称为神君。八子皆有名,时人谓之“八龙”。李膺性简亢,无所交接,唯以淑及陈寔为师友。寔尝为太邱 县名 故城在河南归德府 永城县西北 长,修德清静,吏民追思之,至灵帝末年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

郭泰博学,善谈论,初游洛阳,李膺见之曰:“吾见士多矣,其聪识通朗,高雅密博,未有如郭林宗者也。”遂与为友。泰性明知人,好奖训士类,周游郡国。陈留 郡名 今河南开封府东境及卫辉府南境 茅容年四十余,耕于野;申屠蟠家贫,佣为漆工。泰皆见而奇之,劝令从学,后皆为名士。自余因泰奖进成名者甚多。泰尝举有道,不就,曰:“吾夜观乾象,昼察人事,天之所废,不可支也。”然犹周旋京师,诲诱不息。豫章高士徐稚以书戒之曰:“大木将颠,非一绳所维。何为栖栖,不遑宁处。”泰感其言,以为师表。

顺帝时,尚书令左雄管掌贡举,公直精明,能审核真伪。郡守坐谬举免黜者十余人,唯陈蕃、李膺等三十余人得拜郎中。桓帝时,朱穆为冀州刺史,令长望风解印绶去者四十余人。及到,奏劾贪污。宦者赵忠归葬父,僭用玉匣。穆案验,剖其棺出之。桓帝闻大怒,征穆诣廷尉。太学生刘陶等数十人上书讼穆,谓:“中官窃持国柄,手握王爵,口衔天宪。而穆独亢然不顾身,志清奸恶。臣愿代穆罪。”帝赦之,陶又上疏,请以穆及李膺夹辅王室。书奏不省,穆后上疏,请罢中官,触帝怒,愤懑发疽死。

梁冀既诛,黄琼为太尉,辟汝南范滂。滂少厉清节,州里服之。为清诏使,案察冀州,守令赃污者皆解印去。其所举奏,莫不厌塞众议。琼罢,杨秉为太尉。秉,震之子。立朝正直,中常侍侯览兄参为益州刺史,残暴贪婪。秉奏征之,参于道自杀,阅其车重三百余两,皆金银锦帛。秉奏请斥览,帝不得已,免览官。

秉卒,陈蕃代之。时李膺得罪,输作左校,蕃屡言其冤。以为司隶校尉,宦官畏之,鞠躬屏气,不敢出宫省。是时,朝廷日乱,纲纪颓弛,而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云。

第三章
党锢之祸

桓帝为侯时,受学于甘陵 县名 清河国治 故城在山东东昌府清平县南 周福。及即位,擢为尚书。时同郡房植有名,乡人谣曰:“天下规矩房伯武,因师获印周仲进。”二家宾客互相讥揣成隙,由是甘陵有南北部,党人之议始于此。

汝南太守宗资以范滂为功曹,南阳太守成瑨以岑晊为功曹,皆褒善纠违。滂尤刚劲,疾恶如仇。二郡谣曰:“汝南太守范孟博,南阳宗资主画诺。南阳太守岑公孝,弘农成瑨但坐啸。”太学诸生三万余人,郭泰及颍川贾彪为其冠,与李膺、陈蕃、王畅更相褒重。学中语曰:“天下模楷李元礼,不畏强御陈仲举,天下俊秀王叔茂。”于是中外承风,竟以臧否相尚,朝臣皆畏其贬议。

延熹九年 桓帝二十年 ,成瑨及太原太守刘瓆收捕宦官之党,于赦后杀之,皆征下狱,当弃市。山阳 郡名 今山东济宁州南境及兖州府 太守翟超以张俭为督邮,破宦官逾制冢宅,东海相黄浮案杀宦官族人犯法者,宦官诉冤,超、浮皆得罪。陈蕃争之,帝不听。瑨、瓆竟死狱中。

李膺亦于赦后案杀宦官之党,宦官教人上书,告膺等养太学游士,共为部党,诽讪朝廷,疑乱风俗。帝震怒,下郡国,逮捕党人。案经三府,陈蕃却不肯署。帝愈怒,下膺等北寺狱,辞连太仆杜密及陈寔、范滂之徒二百余人,使者四出追捕。蕃复极谏,帝策免之。朝臣震栗,莫敢复为党人言者。贾彪曰:“吾不西行,大祸不解。”乃入洛阳,说皇后父窦武 窦融玄孙 ,令上疏解之。膺等狱辞,又多引宦官子弟,宦官惧,白帝赦党人,书名三府,禁锢终身。

膺等已废锢,而名声愈高。范滂南归,汝南、南阳士大夫迎之者,车数千辆。海内之士,更相标榜,为之称号,以窦武、陈蕃、刘淑为三君。君者,一世所宗也。李膺、荀昱、杜密、王畅、刘佑、魏朗、赵典、朱寓为八俊。俊者,人之英也。郭泰、范滂、尹勋、巴肃等八人为八顾。顾者,能以德行引人也。张俭、翟超、岑侄、刘表等为八及。及者,能导人追宗也。度尚、张邈等为八厨。厨者,能以财救人也。

桓帝在位二十一年,崩,无子。窦皇后为太后,临朝,与父武议,迎章帝玄孙解渎亭侯宏即位,年十三,是为孝灵帝。灵帝建宁元年,武为大将军,陈蕃为太傅,博征名贤,李膺、杜密、尹勋等皆列于朝,国民想望太平。蕃与武谋,将诛中常侍曹节、王甫等,宦官知之,夜歃血共盟,拥灵帝出御前殿,王甫执蕃杀之,将禁兵围武。武自杀,亲姻悉诛,迁太后于南宫,徙武家属于日南。尹勋、刘淑、魏朗、巴肃等前后皆死,曹节等七人为列侯。

二年,节又讽有司,奏捕诸钩党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下狱考死,妻子徙边。凡与宦官有隙者,一切指为党人,其死徙废禁者,六七百人。遂考党人门生、故吏、亲族在位者,悉免官,锢及五属。郭泰私恸曰:“诗云:‘人之云亡,邦国殄瘁。’汉室灭矣。但未知瞻乌爰止于谁之屋耳!”泰虽好臧否,而不为危言核论,故处浊世,而祸不及焉。初,范滂等非讦朝政,自公卿以下,皆屈节下之。太学生争慕其风,以为文学将兴,处士复用。申屠蟠独叹曰:“昔战国之世,处士横议,列国之王,至为拥彗先驱,卒有坑儒烧书之祸。”乃绝迹自晦,及难作,唯蟠超然免于评论。

第四章
汉末大乱

巨鹿 郡名 今直隶顺德府东南境及广平府东北境 张角奉事黄老,咒符水以疗病,号“太平道”,遣弟子游四方,转相诳诱。十余年间,徒众数十万,置三十六方,大方万余,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灵帝中平元年 即位十七年 ,角等一时俱起,皆著黄巾,所在燔劫。旬月之间,诸州响应。帝惧党人助贼,急解党禁,遣皇甫嵩等讨黄巾。嵩与曹操合兵,大破贼。操,沛人也,少机警,有权数,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汝南许劭有高名,好核论乡党人物。操往问曰:“我何如人?”劭不答,操劫之。劭曰:“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操喜而去,至是以讨贼起。张角病死,嵩与角弟梁及宝战,皆破,斩之。自黄巾之乱,所在盗贼纵横,太常刘焉建议,以为四方兵寇,由刺史威轻,宜改置牧伯,选重臣任之。朝廷从之,焉自求为益州牧。州牧之任自此重。

灵帝在位二十二年,崩,皇子辨即位,年十四,母何太后临朝,后兄大将军何进录尚书事。袁绍劝进诛宦官,太后未肯。绍等画策,召四方猛将,使引兵向京,以胁太后。时将军董卓拥兵在河东,进召之。未至,进为宦官所杀。绍勒兵捕诸宦者,无少长皆杀之,凡二千余人。卓至,与帝辨语,语不可了,乃与帝弟陈留王协语,问乱由,协年九岁,答无遗失。卓欲废立,绍不可,卓怒,绍逃奔冀州。卓遂废帝为弘农王,鸩杀何太后,立陈留王为帝,是为孝献帝。

献帝初平元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推袁绍为盟主。绍,司徒袁安之玄孙也。袁氏四世五公,家门富盛。绍壮健有威容,爱士养名,宾客辐凑。从弟术亦以侠气闻,至是皆起。卓迁都长安,杀诸富民,没入其财物,驱余民数百万而西,烧洛阳宫庙、民家,发诸陵墓,收其珍宝。

长沙太守孙坚起兵北上,与袁术合兵。术据南阳,以坚领豫州刺史。是时,关东州郡务相兼并,以自强大。绍、术亦自相离贰。二年,术遣坚击破董卓兵,坚至洛阳,修塞诸陵而还。绍逐冀州牧韩馥,自领州事,以曹操为东郡 今直隶大名 府开州 山东曹州府北境及东昌府南境 太守。术又使坚击荆州刺史刘表,表兵射杀之。

董卓凶暴滋甚,自为太师,车服僭拟天子,宗族并列于朝,筑坞于郿 县名 右扶风 今属陕西凤翔府 ,积谷为三十年储,金银、锦绮、奇玩,积如丘山。自云:“事成,雄据天下;不成,守此以老。”三年,司徒王允等密谋诛卓。中郎将吕布膂力过人,卓爱信之,常以布自卫。尝小失卓意,卓手戟掷布,布避得免。允因结布,使为内应。卓入朝,允等伏勇士于宫门,刺之,卓堕车,大呼吕布。布曰:“有诏讨贼臣。”应声持矛刺卓,出怀中诏板以令吏士。吏士皆称万岁,百姓歌舞于道。卓宗族皆为其下所杀。卓党在东者,率军入长安,杀王允。吕布走依袁术,又归袁绍。曹操据兖州,自领刺史。四年,击袁术,破之。术走,据寿春 县名 九江郡 今安徽凤阳府寿州 ,领扬州事。

涿郡 今直顺天府西南境 保定府东境及易州 刘备,字玄德,其先出于景帝,少孤贫,以贩履为业,有大志,少语言,喜怒不形于色。河东关羽、涿郡张飞,与备友善,恩若兄弟,而稠人广坐,侍立终日,随备周旋,不避艰险。备尝与公孙瓒同学,因往依瓒于北平 郡名 今直隶永平府西境 顺天府蓟州及遵化州 。瓒使备徇青州有功,以为平原 王国名 今山东济南府西北境及武定府西境 相。备使羽、飞分统部曲。曹操击破徐州牧陶谦。兴平元年 献帝七年 ,备往救谦。谦使备屯小沛 即沛县 属沛 今属江苏徐州府 。谦卒,众迎备领徐州。时吕布取濮阳 县名 东郡治 今直隶大名 府开州 ,兖州郡县皆应布。二年,曹操击破之。布走归备。

初,孙坚从军于外,其子策、权等留家寿春。策年十余,已交结知名。舒人周瑜与策同年,亦英达夙成,迎策居舒,有无通共。及坚死,策往见袁术,得父余兵,东渡江转斗,所向皆破。百姓闻孙郎至,皆失魂魄。及策至,军士奉令一无所犯,民大悦。

第五章
曹操定中原

董卓余党构兵相攻,关中大乱,献帝逃至安邑 战国魏都 汉置县 为河东郡治 山西解州夏县 。建安元年 献帝七年 ,遂至洛阳。颍川荀彧,淑之孙也,为曹操谋士,说操曰:“昔晋文公纳襄王而诸侯景从。高祖为义帝缟素而天下归心。今鸾驾旋轸,东京榛芜,诚由此时,奉主上,以输大顺,秉公义,以致英俊,四方虽有逆节,何足恤哉?”操从之,将兵入朝,迁帝于许 县名 属颍川郡 今河南许州 ,遥授袁绍以太尉,操自为司空,以彧为侍中、尚书令。吕布据下邳 县名 属下邳国 今江苏徐 州府邳州 ,攻破刘备,备走归操,操以为豫州牧,遣东屯沛。二年,以袁绍为大将军,督冀、青、幽、并四州。

袁术以谶言“代汉者当涂高”,自云名字应之。盖术字公路,而术亦道也,故以为当涂之义,议称尊号。孙策以书谏之,术不听,遂称帝,遣将攻吕布,布击破之。三年,布复攻刘备。备败走,复归操。操击布,围下邳,引沂、泗灌之。布困迫而降,操杀之。备从操还许,操重礼之。袁术淫侈滋甚,资实空尽,不能自立。四年,自烧宫室,欲奔青州。操遣备邀之,术走还,呕血死。

袁绍连攻公孙瓒,进围易 县名 属河间国 今直隶保定府雄县 ,获瓒,斩之。绍战胜,心益骄,简精兵十万、骑万匹,欲以攻许。沮授谏曰:“曹操奉天子以令天下,今举师南向,于义则违,窃为公惧之。”绍不听。操分兵守官渡 城名 在开封府中牟 县东北 ,与绍相拒。

车骑将军董承称受密诏,与刘备谋诛曹操。操一日从容谓备曰:“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备方食,惊失匕箸,值大雷,诡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会操遣备邀袁术,备因取徐州。五年,董承等谋泄被杀,操击备,破之,擒关羽,备奔袁绍。绍遣颜良攻白马 县名 属东郡 今卫辉 府滑县 ,操使张辽、关羽击之。羽望见良麾盖,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而还,遂解白马之围。初,操察羽无留意,使辽以其情问之。羽叹曰:“吾极知曹公待我厚,然吾受刘将军恩,誓以共死,不可背之。要当立效以报曹公乃去耳。”操义之,及羽杀良,重加赏赐。羽尽封其所赐,拜书告辞,而奔备于袁军。左右欲追之,操曰:“彼各为其主,勿追也。”孙策既定江东,欲袭许,迎汉帝,密治兵,未发。策出猎,为怨家所射,创甚,呼弟权,佩以印绶,谓曰:“决机于两阵之间,与天下争权,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遂卒,权代领其众。

袁绍攻曹操于官渡,操袭破其辎重,袁军大溃。刘备以绍兵在汝南,六年,操击之,备奔荆州,归刘表。绍惭败军,发病呕血死。二子谭、尚争国相攻。九年,操乘衅攻取邺 县名 为魏郡治 今河南彰德府临漳县 ,自领冀州牧,治邺。谭败死,尚奔乌桓。十二年,操击乌桓,破之,胡汉降者二十余万,乌桓遂衰。尚奔辽东,辽东太守公孙康斩尚首送之,于是北带诸州皆从操之威令。

第六章
汉土三分

琅琊 郡名 今山东青州府诸城县及沂州府东境 诸葛亮寓居襄阳 县名 属南郡 今湖北 襄阳府治 隆中 山名 在襄阳府城西北 ,每自比管仲、乐毅。襄阳庞德公素有重名,亮每至其家,独拜床下。德公从子统,少朴钝。德公重之,尝谓亮为卧龙,统为凤雏。刘备访士于司马徽,徽曰:“儒生俗士,岂识时务?识时务者,在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诸葛孔明、庞士元也。”徐庶亦言:“孔明,卧龙也。将军愿见之,则宜枉驾顾之。”备三诣其庐,乃得见亮,问策,亮曰:“曹操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国险而民附,此可与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用武之国,益州险塞,沃野千里。若跨有荆、益,保其严阻,抚和戎越,结好孙权,内修政治,外观时变,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备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不悦。备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建安十三年 献帝十九年 ,曹操为汉丞相,仍居邺,南击刘表。表卒,其子琮举荆州降操。刘备奔江陵 县名 南郡治 今湖北荆州府治 即春秋楚都 ,操将精骑急追之,及于当阳 县名 属南郡 今属湖北安陆府 之长坂 在当阳县东北 ,备与数十骑走,张飞拒后,据水断桥,瞋目横矛,呼曰:“身是张翼德也,可来共决死!”操兵无敢近者。备至夏口 浦名 在湖北武昌府城西

操进军江陵,将顺江东下。诸葛亮往见孙权,说以协力破操。权大悦。时操遗权书曰:“今治水军八十万众,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群下失色,皆欲迎操。鲁肃独以为不可,劝权召周瑜。瑜至,曰:“请得精兵数万,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拔刀斫前奏案曰:“诸将吏敢言当迎操者,与此同!”乃使瑜督三万人,与备并力逆操,进遇于赤壁 山名 在武昌府嘉鱼县东北 下。操军次江北,瑜部将黄盖曰:“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旌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艘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士皆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烟焰涨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雷鼓大进,北军大坏。操狼狈走还,后屡加兵于吴,不得志,叹曰:“生子当如孙仲谋,如刘景升儿子,豚犬耳。”仲谋,权字。景升,表字也。

刘备徇下荆州、江南四郡 武陵 长沙 桂阳 零陵 今湖南省及贵州东境 。建安十五年,周瑜上疏于权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聚此三人,俱在疆场,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宜徙备置吴。”权不从。瑜方议图北方,会病卒。鲁肃代领其兵。肃劝权以荆州江北 今湖北荆州 宜昌二府北境及安陆 府地 借备,与共拒曹操。

备以庞统守耒阳 县名 属桂阳郡 今属湖南衡州府 令,不治。鲁肃遗备书曰:“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备用统,亲待亚于诸葛亮。是时,刘焉之子璋据益州,民殷国富。统劝备取之。十六年,备留关羽守荆州,自引兵溯流,自巴入蜀,据涪城 涪县 属广汉郡 今四川绵州 。十八年,袭刘璋,庞统中矢卒。备遂入成都,自领益州牧。孙权使人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与,遂争之。二十年,备求和,分荆州,以湘水为界。权使鲁肃屯陆口 陆水之口 在武昌 府嘉鱼县西南 。权将吕蒙初不学,权劝蒙读书,鲁肃后与蒙论议,大惊曰:“卿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及肃卒,蒙代之。

初,荀彧佐曹操,推贤进士,决机发策,以能削平群雄。及操党议九锡,彧独非之。操不悦,彧饮药而死。操遂为魏公,加九锡,为篡位之地。二十一年,进爵为王,用天子车服,出入警跸。二十四年,刘备击破魏军,取汉中,自立为汉中王。关羽自江陵出,攻樊城 在襄阳府城北 汉江之右 ,取襄阳,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威震中原。魏王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司马懿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之。”操从之。吕蒙亦劝权图羽,袭取江陵。魏军救樊,羽撤围走还,吴兵获羽,斩之。操表权领荆州牧,权上书称臣于魏。

关东诸将,本以讨董卓起,已而各图自立,互相攻阋,终皆为曹操所并,唯孙、刘二氏犹存,汉土分为三国。是时,承东汉尚气节之余风,人才甚盛,三国之主,各能用人。操则以权术相驭,策、权则以意气相感,备则以诚待人,众士仰慕。惟备有地最晚,人才已为魏、吴收尽,故得人较少。然诸葛亮才器绝世,备独得之,由是能与二国并立,成鼎足之势。

建安二十五年 魏文帝黄初元年 ,魏武王操卒,子丕嗣立,为丞相、冀州牧、魏王。魏群臣言:“魏当代汉,见于图纬。”魏王乃使献帝禅位于己,奉为山阳 县名 属河内 今河南怀庆府修武县 公。献帝在位三十一年,禅位后十四年,卒。汉自世祖兴复,至是十三世 光武帝 明帝 章帝 和帝 殇帝 安帝 少帝 懿顺帝 冲帝 质帝 桓帝 灵帝 ,百九十六年。通前后汉,凡二十六帝,合王莽、刘玄之世,历年四百二十有二。 HwyB8BhKssrsAvv9ZBNahowqt+SzyWEJzij2hjEUB4tESh05oBaXfykJW3w7yPJ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